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缙云县左库小学 赵智慧
摘要: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古语也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对课文或知识进行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预习得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容量就增大了,时间延长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了,语文素养提高的进程就加快了。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 课前预习 具体指导 激发兴趣
引言: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古语也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预习,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又渐渐地被许多一线的教师重视起来。我也深有感触,教了多年的高段,我发现,那些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过的课文,上起来就“顺畅”,课堂上与我交流的同学就多,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而没有课前预习,尽管我是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貌。很多学生就是不知所云,尤其是那些后进生,回答得内容空洞,毫无底气,让我颇有唱“独角戏”的感觉。
我们农村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我对过去担任的这三届毕业班的教学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应付多:我发现农村孩子对预习真正感兴趣的同学不多,只是迫于“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的“严格要求”下应付完成,效果不明显。还有更多的是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作业的监督,更别提指导了,最多的一句就是“作业做好了没?”;形式少:大多数完成作业的孩子预习时,也是规规矩矩的完成抄写作业,其他的有如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就省略了,问其原因,有的说家里没电脑,没书,没地方查;问题浅:大多数学生去进行课前预习时,对于文本的理解很少,思考也是没有。没有习惯对于文章的内容提出疑问,提出来的问题也是些诸如“什么词语是什么意思?”等等浅显的问题。而教师本身也存在布置不够细和学法上缺少指导等问题。
三、预习习惯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1、激发预习兴趣,享受学习快乐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怎样让学生自觉自愿投身于预习之中,并且乐在其中呢?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更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情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在课前预习时,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兴趣的话题,习题让他们多形式地接触,不仅预习了课文,还锻炼了能力。我认为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以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去煽风点火,有必要时更可火上浇油,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所有好奇心与积极性参与到预习中,让学生信心十足,动力强劲。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之时,切忌用命令的口吻,生硬的语气强加给学生,这样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将单调乏味的语言化为激励的话语,多一份亲切,多一份商量,对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将大有帮助。有这样两位教师,面对同一篇课文《凡卡》的朗读预习布置时,A教师面无表情地说“今天回家请大家预习《凡卡》一文,老规矩,至少读三遍,读熟为止,明天一早,老师会来抽查大家的朗读情况,希望大家一定用心地好好去读”。B老师则充满感情地问大家:“同学们还记得小珊迪吗?诚实善良却又可怜的小珊迪曾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比珊迪更可怜的俄国小朋友凡卡,相信他的不幸遭遇同样能触动你的心灵深处。曾经,有一位六年级同学在读这篇课文时,读着读着竟然哽咽了,引得全班同学的眼圈都红了,老师不知道咱班上有没有这样感情丰富的朗读大王?”他稍顿了顿,提高了声音说,“今天放学后就请大家试着去读一读,感受感受,明天来校后,请把你最拿手的一段读给大家欣赏,咱们比一比,到底班上谁能荣膺朗读大王的称号,好吗?”如此两位老师激发学生预习愿望的效果,应是高下立见的吧!
2、循序渐进引导,体验成功乐趣。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有的问题不可能全放在课堂,预习得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容量就增大了,时间延长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了,语文素养提高的进程就加快了。有些问题因为有了准备,课堂上学起来十分轻松;有些问题因为课外有所思考,课堂再通过文本的学习,老师的点拨,循序渐进的引导,再加上学生个人的感悟,集体的讨论,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而要尽可能地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索,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永不气馁的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只要将他唤醒,学生的潜能就会像原子核裂变那样充分释放出来,使人超常发挥。让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学习感受到学习语文并非枯燥,而是充满诱人的快乐和智慧的魅力。
二.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我们常说:“要把学生看作是一根等待我们去点燃的蜡烛,而不是一只任凭我们去填充的空桶。”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在预习时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在阅读中,肯定有碰到疑问,可以采取这样地做法:一有问题就用铅笔记在课文的旁边,而下次读时有的是能解决的,就擦掉,而同时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再记录,直到自己真的没办法解决为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合作能力、辩论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并进而增强语文的总体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这种最终养成的善问的好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三、“预习五步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古语云:“得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在预习中既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又要考虑到不加重学生负担,于是我便采用了“预习五步法”。
第一步 读
俗话说:“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新学习一篇课文,第一步就是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捧起书本放声朗读二、三遍。朗读不仅训练自己的准确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和老师的备课一样,老师备一课之前先要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读”字。初读课文,让孩子自己对课文有个大致内容的了解,对文本有个初步交流。课文要多读几遍,。而且每遍的要求不同。第一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是读着读着就能解决,象有些词通过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不能解决的,就可以通过利用工具书或是请教别人的途径来解决。
第二步 标
标就是在预习时要勤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划划,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标小节号码,划好词佳句,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在预习过程中,要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标记。比如:用“—— ”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标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词语,用"----?"标出疑难的地方,用"~~"划出好词好句,用“( )”标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第三步 查
查什么?查在前面读时遇到的问题,词语不理解;句子中的内容不理解等,当然方式可以多样,用工具书,上网,请教高年级同学、老师、家长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预习中要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探索,这样可以充分释放学生探究潜能。学生可以利用工具书帮助理解字词;可以浏览网页或查找文献资料拓宽深化对预习内容的了解;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加深理解,锻炼实践能力……我认为农村孩子生活圈子窄,“见的世面少”,一些新时代的新鲜信息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就差距很大.城市的孩子家里有大摞大摞的书籍,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而农村孩子就不一样了,虽然比以前要好,但也不是轻易就能买的,城里的孩子每周都可以去书城阅读,学校图书室设备也好,有商场购物、公园游乐,有肯德基、大包小包的零食,有漂亮的衣服,外出有专车接送(就是坐公交也比农村人走路便捷),接触的是潮流,新社会。而农村孩子都缺少城里孩子的优越。他们眼里只有青山绿水,走出家门(甚至就在家里)就能听到流水声,出门就看见山。自己步行上学,就是在下雨天,也还得自己卷起裤管踩着泥泞打着雨伞去上学。平时象肯德基什么的,就是电视上看看眼馋。生活圈极其狭窄,几乎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没有现成的,我就努力给学生“开创”。我们班有几个学生家买了电脑,就给他们分村组成学习小组。课前预习时,让他们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上网查询,并认真做读书笔记。如果将学习的是名篇名著片段,就要求他们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原著,或者到同学处借来看。比如前段时间学习的第四组《外国名篇名著》中的《鲁宾孙漂流记》,课文中将学习的是梗概和精彩片段,我就提前一星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去阅读整本书,并做摘录和写读书笔记,有的学生拼起来买,有的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学习热情都很高。通过上网去查阅资料,对鲁宾孙这个人物了解地更加深刻,也更爱读书了。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第四步 记
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就是把自己认为文中重要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抄在预习本上或活页卡上。这是积累语言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坚持摘抄,不但会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还会增强口头或书面的表达能力。当然摘抄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但为了提高能力,花些时间、下些功夫,还是值得的。我要求我的学生专门用一本笔记本记录。经常让学生去读读记记,以备写作用。
第五步 想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想想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通过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想想整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留给自己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想想课文主要内容、课后问题、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经过思考的问题上起课来就很主动,听着正确答案,从而知道自己思维的差异。长此以往,不断思考、调整,就会渐渐缩短思维的差距,使自己的思维更加规范、有序、准确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对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可适当要求高一些。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试验,我发现我班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上起课来讨论的话题也是津津有味地,学生在读课文时,会自觉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用我教给的方法去预习。上课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就很会思考,我知道那是孩子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如在教《凡卡》一课时,我出示讨论题:“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们经过紧张的思索,一番独立地探求,个个畅所欲言,对凡卡的命运做了充分地设想,有的说“凡卡会爷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的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一个社会,爷爷肯定是生活不下去了,才会把他送到城里当学徒的”……..这样层层深入,因为有了学生对课文背景的深入了解,才会有学生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有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使学生在强烈的情绪活动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主动深层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听课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问题》 罗斌翔
《新课程改革论文专集》 缙云第二届小语研习班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李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