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
查询教学资源课件的详细结果
|
标: 1.导入: 请学生回忆在家里或在学校手工课上制作的小物品,如小动物,小车辆,小文具等等。要他们简单介绍一个小制作,让他们重温一下操作过程,帮助他们整理一下表述的语言。提示他们注意说明的顺序和层次。 2.目标:有条理,有顺序的说明事物。 明确: (1)观察事物要仔细,说明事物要有顺序。 (2)文字通顺,层次分明。 (二)、展示例文《怎样制作玩具娃娃》简要评点。 (三)、指导审题 1.依次对书上的作文题目作相应的讲解,分析,提示。 2.学生就作文题目作口头交流。 (四)、修改作文专题:词语的修改 1.用词准确,切合所写的对象。 2.注意词语的运用是否得体。包括语境,褒贬,说话人 的身份等。 3、注意词语的搭配。 4.注意修改冷僻的文言词语,方言词语以及生造词。使 用普通话词语和日常生活用语。 (五)、构思: 1.定所写事物,列提纲。 2.打草稿,按要求修改。 (六)誊写工整。
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闻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定向获取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3、锻炼学生独立组织一定规模的完整活动的能力。 活动设想: 1、整个活动分为会前准备、活动过程、辅助活动三部分。会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安排两节课:一节课小组交流资料,确定选题,为新闻发布会做准备;一节课举行新闻发布会。 2、拟安排2课时。 活动准备: 教师: 1、搜集有关新闻发布会的资料。(如内容、形式等) 2、准备有关新闻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 学生: 1、搞小发明、小制作,或进行奇思妙想,将有关成果或设想写成书面介绍。 2、从各种科技书刊中查阅,或到科技网站上搜索最新的科技成果。 3、准备举行科技新闻发布会。 4、参阅报刊上的新闻,了解简单的新闻知识。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 当今世界已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作为21世纪“地球村”的村民,了解现代科技成果,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走向,培养自身的科技素质,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当关注科学,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为了展示同学们学习、关注科学的收获,我们将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 二、选题确定: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果累累,涉及到现代社会的生产、科研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人要穷尽地了解现代科技的所有成果,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只能有选择地进行宣传。 这里列举一些选题供大家参考: 1、网络技术2、基因组计划3、生物克隆4、纳米技术5、生态农业6、遗传工程7、航天技术8、通讯技术…… 三、简介新闻及其写作的知识: 出示从最近的报纸上摘录下来的有关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材料,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使学生对“新闻”、对有关的“新闻发布会”的情况有所了解。 1、学生朗读交流有关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材料。 2、小结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①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 ②标题是用醒目的语言标出报道的内容,还可点出报道的意义。标题应准确、鲜明、新颖。分眉题、正题、副题。 ③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要求简明扼要的写出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或中心,使读者先获得一个总的概念。 ④背景指跟事实有关的情况,如历史环境、现实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有关的联系等。 ⑤结语使消息的最后一段话或一句话,用小结的形式概括事实,也可以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 3、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此项科技成果或小发明的名称; (2)此项科技成果或小发明的一般原理; (3)成果的适用范围和价值意义; (4)成果的发展前景。 [附] 新闻发布会一则: 让手机在网上动起来 7月20日,国创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合作协议。国创拥有的CWTV网络电视是世界上第一家网络电视媒体平台,也是全球唯一24小时365天在线播放电影、电视、互动广告的媒体平台,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网络视频传输技术——CWTV网络电视技术,在现有网络环境下,第一次突破了带宽的限制,实现了高速、高清晰度的影视动画播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站,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权威性专业性网站。 此次合作,国创将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站提供CWTV网络电视系统综合服务。应用了CWTV网络电视技术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网站将把手机等产品在网上进行高清晰度的三维动态展示,浏览者可随意旋转,任意扩大广告画面,使商品的质地清晰可见,对商品任意观赏,仔细选择,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激发浏览者的购买欲望。此次携手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移动通讯业的发展。 四、小组交流筛选: 在各自分头准备后,各小组先作交流,然后推选出两至三人到发布会展示。要求发布人写好新闻稿,小组成员共同修改,提出改进意见。 五、确定新闻发布会的人员分工: 会议主持人,专家,记者,听众;并设计会标。
第二课时 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模拟) 会议进程安排: 一、主持人开场白。 二、发布新闻: 各发布人介绍科技信息,或发明人讲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可以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其间记者、其他听众可提问,发布人简要作答。 三、“专家”评价: 请与会专家就本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价值、意义作出评价,或就其中某些成果的开发利用前景作出预测。 辅助活动: 1、各小组制作一份宣传科普知识的手抄报。 2、写一篇新闻稿,在校内媒体上报道本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的实况。 3、围绕本次发布会写一则日记,如实记录本次活动从准备到结束过程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四、整理会议过程记录。
专题:《狼》 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专题内的资料,全面了解狼的知识,并能通过特设专题的学习和提示,搜集有关狼的资料,撰写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组织辩论。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使他们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加强。 学法指导: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资料、写作小论文、组织辩论会。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古文《狼》,疏通文意,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和特征。 二、课前准备: 1、预习古文《狼》,根据注释,疏通文意并熟读全文。 2、搜集汉语中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介绍你所知道的狼的故事说一说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三、教学步骤: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2、介绍交流有关狼的成语或谚语、故事,讨论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教学提示:在同学们交流材料与心得的同时,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文学作品、成语、谚语中的狼都被人们赋予了一种文学色彩,赋予了人的情感与认识,主观因素较强。) 3、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理解文意。 4、小组交流,请一位同学翻译全文,教师作指导。 5、朗读全文并思考: 蒲松龄笔下的狼具有什么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并加以分析。 6、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古文中的狼具有贪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暝,意暇甚”;凶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它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同时,又反衬了人类的智慧——“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的写作意图清晰可见。) 7、课堂小结。 8、作业布置: (1)“思索质疑”第二题、第四题。 (2)预习《母狼的智慧》及参考资料,思考:这些文章又表现了狼的哪些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母狼的智慧》及参考资料,比较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的差异及文学作品和科学资料中所表现的狼的不同之处,更全面更科学的掌握有关狼的知识。 二、教学步骤: 1、交流所搜集到的英语中狼的有关谚语或故事,说一说它们又体现了狼的什么特征。 (教学提示:可引导同学们将狼的各种形象进行比较,认识到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对狼的形象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与评价,如“聪明”、“狡诈”、“勇敢“凶残”等等,这都带有人们主观的情感因素和文化特征。可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人们对狼的态度如何?可以用哪一些词语来形容?) 2、阅读《母狼的智慧》一文,思考: 这篇课文中所表现的狼是怎样的形象?这与蒲松龄笔下的狼有何不同?这两篇课文中猎人的形象有何相同和不同?作者对狼的态度有何不同? 3、小组讨论,师生交流。 (教学提示:这几个问题思维的发散性较强,教师不要力求答案的统一,而应要求同学们富有穿创意和见解地看待问题,激发出课堂上思维的火花。) 4、阅读参考资料并思考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资源课件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