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脚印
|
查询教学资源课件的详细结果
|
姜先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3.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
2.自读课文一讨论问题。
媒体设计
可用投影仪展示介绍岩石构造知识的一些画面,还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岩石从分化再到重新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读设计
从古至今,关于时间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马克思强调“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培根认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梅森指出“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在各行各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针对“时间”发表过自己独特的见解。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这堂课,就请阔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时间的脚印”。
(解说:从中外名人谈时间的话题开始,引出如何寻找人类史前“时间的踪迹”这个课文所要说明的核心问题,进而导入新课,显得自然,既可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l)读课文,消灭字词障碍。
①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的字的读音。
腐蚀( )浑( )浊 山麓( )粗糙 ) 龟 裂海枯 )石烂
②辨析下列各字,注意其与括号内的字的区别,防止误读、误写。 砂(沙)旅(族)掸(掸、蝉、婵) 拂(佛)砾(栋、跞、砾) 炎(严)热光滑(华)
③掌握下列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藏CAng隐藏zAng宝藏壳kE贝壳qiAo地壳重ZhOng重新ZhOog重压龟GUI乌龟JUN龟裂 (解说:这一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使用工具书,独立思考并解答,确有疑难,教师点拨解疑。此举意在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等学习能力。)
(2)内容与形式总理。
在通读全文,整体思考的基础上,理清本文说明的层次。
全文共3 0个自然段(不包括作者在题记中引用的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4段)概括介绍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第5~28段)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5、6段)总说岩石由被破坏到重新生成的过程。
第二层(第7—16段)分说岩石遭破坏被分解为泥沙的过程(即“石烂”的过程)。
第三层(第17-28段)分说泥沙形成岩石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第29、30段)照应开头,说明辨别岩石中留下的“时间的脚印”之难,意义之重大。
(解说:设计上述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本文的学习重点。)
2课堂训练。
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着它,严寒的霜雪_着它,风.着它,雨__着它…… ②狂风__来了,洪水__来了,冰河_来了…… ③而在读懂以后,_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2)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段落,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解说:以上课堂训练(1)的目的是通过完成填空练习使学生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训练(2)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在结构文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逐一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四、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其生
动有趣的语言。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
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
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说:这是课后练习中的一 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 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解说: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之二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解说: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解说: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意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三、欣赏品味 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等方面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首先,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尤其是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其次,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介绍岩石生成过程中如何留下时间的踪迹,却先交代岩石的毁坏、分解过程等,不断开阔读者视野,使人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再次,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四、课堂总结
1.总结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2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
3总结学习方法。
(解说: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h容的整体把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散文,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板书设[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资源课件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时间的脚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公输 |
下一篇文章: 死海不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