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查询教案说课设计的详细结果
>化学方程式解释诗中的\"翡翠\"\"桃花\"是怎样形成?它们与\"罗绮\"\"云霞\"都是美的事物,与这\"绝望的死水\"有什么关系?
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翡翠\"与\"桃花\"与\"破铜烂铁\"有关系。\"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与\"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两句可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表述如下:
2Cu+O2+CO2+H2O===Cu2(OH)2CO3俗称铜绿(绿色固体)
4Fe+3O2===2Fe2O3Fe2O3+xH2O===Fe2O3·xH2O(铁锈)
\"死水\"本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赋予其艳丽的色彩及油般的美。目的是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丑越写得美,越引起人们的反感,越能表达诗人对\"死水\"的厌恶之情。
4、提问:最后一节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该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光怪陆离的旧社会的深恶痛绝。反映了诗人理想中的\"美\"与现实中的\"丑\"的尖锐对立,诗人对\"死水\"的彻底绝望,期望旧社会的彻底毁灭。
5、布置作业
熟背《死水》。


赞美(穆旦)
.一分钟默写  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学目标与导向
1.穆旦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2.咀嚼诗歌语言诗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的能力。4.鼓励学生热爱美丽的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5.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6学习《赞美》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7.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自主学习提纲

1、了解穆旦及写作背景
卢沟事变后,日寇的铁蹄肆意地践踏着中华大地,祖国母亲又一次遭受到巨大的灾难。民族的命运,吸引着诗人们为之发出各种音调的歌唱。歌唱优秀的中华儿女坚忍不拔的意志,敢于献身的精神,迎着光明来临的信心。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习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1949年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外文系。诗作凝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成功的诗歌翻译家之一。与郑敏、辛笛同为\"九叶诗派\"代表诗人。穆旦是《九叶集》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他的诗最触目的特征是\"丰富的痛苦\"。著有诗集《探险者》(1945年)、《穆旦诗集》(1947年)、《旗》(1948年)等。
抗战以来,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创作于1941年的《赞美》,以深沉的笔触,描摹了忧患中的祖国,抒发了深沉、热烈的情感--对祖国深情的爱,对民族强大的深情期盼。
2、掌握生字词
峦(luán)呼啸(hū xiào) 佝偻(ɡōu lóu)粗糙(cū cāo)诅咒(zǔ zhòu) 圯(pǐ)枯槁(kū ɡǎo)踟躇(chí chú)
3、学生分析诗歌各层内容。
明确:第一层(1节):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第二层(2~3节):重点写\"农夫\"这一人民的缩影,他奋起抗争,支撑起整个民族,除了忍受饥寒、疲劳,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赞美伟大的人民。
      第三层(4节):诗人以痛苦和希望两相交织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
4、研读诗歌的第1节,思考:诗人鸟瞰满目疮痍的大地,用密集意象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在辽阔美丽的大地上,有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有美丽的河流草原,动听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的河水,唱着单调的歌。\"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怨的情感,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深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们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感受到了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5、研读诗歌的第二、第三节,思考:\"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中的\"农夫\"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站了起来,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入了抗日的行列。这是一个觉悟了的\"农夫\",又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
6、学生讨论: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
明确:\"我\"是抒情主人公,又可指对祖国命运投以深情关注的千千万万个忧国忧民的进步人士,也可指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
7、学生思考:诗歌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明确: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苦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他们勤劳、善良、坚忍、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在结构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上又能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位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由苦难走向光明新生的焦盼之情,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8、课堂练习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完成文后各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大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1.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2.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在此,诗人将自己与鸟化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嘶哑\"的歌喉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深沉执著的爱。
3.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做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可以看做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
4.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含义?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9、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










第三课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
郑愁予
一分钟默写
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说课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林中小溪》赏析
    话题作文复习教案

    故乡
    纸船
    毛泽东词二首第一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第二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第三课时
    毛泽东词二首第四课时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荷》专题
    陈情表
    孔乙己
    吟诵青春: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案
    职专第二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教案
    沁园春  长沙
    《都江堰》课堂实录
    《斑纹》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
    人生寓言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死水
    《客至》教学实录
    苏教“诺曼底”号遇难记讲学稿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开展一次辩论赛——语文活动课教案
    广告与生活——语文活动课教案
    让智慧与激情共飞扬——对话式教学实…
    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中国现代诗三首赞美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
    人生寓言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装在套子里的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
    蜀道难
    只要有心,机遇总会来到
    《客至》教学实录
    孟子见梁襄王
    《谈中国诗》学案
    《旧日的时光》备课参考
    桥之美
    星星变奏曲
    傅雷家书两则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课…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
    陋室铭
    孟子见梁襄王
    《谈中国诗》学案
    陈情表
    巨人和孩子
    将进酒
    致女儿的信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雨霖铃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落日》教学设计
    《诗经》三首教案设计
    故宫博物院
    《桥之美》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详案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规范性议论文写作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
    文言文句式
    《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教学设计
    有关文言文断句及翻译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真实记录――一堂语文课
    时间
    蜀道难
    《辛德勒名单(节选)》教学设计
    将进酒
    兵车行
    逍遥游
    《箭与歌》备课参考
    人生的境界
    《别离》备课参考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创造学思想录
    有的人
    作文训练设计《我的校园》
    沁园春·长沙
    趣谈对联及对联文化
    珍珠鸟说课教案
    《故都的秋》
    烛之武退秦师
    答谢中书书
    勇气
    高中生学习注意力现状及培养研究
    高二第三册第16课短文两篇(美腿与丑…
    议论要有理有据
    报任安书
    珍珠鸟教案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都市精灵》
    <<父母的心>>说课教案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学参考
    十八岁和其他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外国诗两首
    “议论要有条有理”教案
    我的五样
    《肖邦故园》《发现》《祖国土》课文…
    《孟子》两章
    沁园春 长沙
    爱莲说
    我与地坛(节选)
    《钱》(粤教版必修五)
    《原毁》教案
    作文教学课--快与慢
    足不出户知天下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备课笔记
    《林黛玉进贾府》学教案
    这个世界的音乐
    《兵车行》教学实录
    声声慢
    我很重要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
    《心术》教案(粤教版-选修2)
    成长的烦恼——活动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活动课教案
    洲际导弹自
    《废墟的召唤》
    相信未来
    今生今世的证据
    作文训练《我不是差生》
    语文版 八年级下 《现代诗两首》教…
    六月,我们看海去
    走进对联——活动课教案
    日记作文训练案例
    写作训练---联想和想象
    米洛斯的维纳斯
    作文教学:让我们的语言“亮”起来
    《我的五样》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八册上第一单元教…
    《一个文官的死》
    《阿里山纪行》(一)
    《花季·雨季》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扬州慢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
    《蜀道难》教学实录
    孔乙己
    劳山道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幽径悲剧》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教案
    敬业与乐业
    语文版九下第一单元《家》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石缝间的生命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口语交际----向你推荐一首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更浩瀚的海洋
    《祖国土》教学设计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采桑子·重阳》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教参
    书愤
    促织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