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与教学建议
(一)怎样理解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课程理念,而不应看作语文学习的某项内容和能力。因此,综合性学习是实施语文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不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是养成学习习惯的过程,这种综合性都应该得到体现。否则,语文学习就会陷入机械训练的泥淖。 首先,语文学习的场所是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行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商店的招牌、家里看到的各种商品的包装盒上的文字,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一上,外面的世界)。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街道上的各种交通工具、如何去商店购物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思考和讨论的话题。(二上1 、秋天,把观察到的秋大景象画下来,布置教室。三上7 、集市和超市,和父母商量购物计划。到市场购物,说说冬冬应该怎么做。怎么能找到需要的商品?想买得CD 盘,商场没有,怎么办?发现了一个小书包,很喜欢,但是原本没打算买书包,她该怎么办?付款时应该注意什么?填写购物清单。)只有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具备开阔的视野。 第二,语文学习的方式是综合性的。“人类最初的知识,最根深蒂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杜威)。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在“做”中实现,而“做”的环境,应该是“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 “必须是和他们的经验有关的,能够激发他们兴趣和求知的愿望的学习活动,才能实现有效的学习”。反过来说,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是第一位的要求,而学习的环境则应该达到“解放和组织能力”的标准。让学习语文变成学生主动的愿望和行为,某一种学习方式和模式是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只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与学生生活和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场景和环境,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 第三,语文学习的目标是综合性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从语文能力来说,包括听、说、读、写能力;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包括个性、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形成;从社会的角度,包括白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塑造。 因此,即使是课文的学习或语文天地中的分项练习,也应视为综合性学习,比如‘日积月累”栏目或低年级有关字词句的学习过程,都是从学生的真实感受出发,伴随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而展开的,都是和阅读、写话紧密联系的。
(二)本套教材有关综合性学习的呈现途径: 1 .开放单元(l 一8 册分别设计了一个开放单元,土题分别是外面的世界、车的世界、书的世界、体育世界、集市和超市、特产、地名、纪念日);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表演、做手工、收集资料或图片、办板报、办联欢会、开玩具交易会、办展板、办手抄报、做天气统计图、采访或访问、调查等)。1 、2 年级,活动要求比较简单,用相应的图标表示。3 一5 年级则在语文天地中设置了“初显身手”的项目 3、主题综合活动。(五年级和六年级)
(三)实施建议 1 .综合性学习更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能误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全部放开,大撒把,教师不是学习活动的旁观者,而应该是指导者。教师应明确学生己有的发展水平,行适时的指导和点拨,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比如语文天地中有很多活动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如果老师把搜集资料作为一个任务或者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只满足于学生把资料带到课堂上,就认为达到了搜集资料的目的,这样做就没有很好的体现活动的意义和原本应该具有的价值。 收集鲜花的图片,写明花名、特点等,办一期“百花”图片展。(四下,3 单元) 以上这些活动中,搜集资料只是学习中的一个环也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学生收集、提取、整理有用信息的能力。在了解和观察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信息的把握、筛选能力。学生的程度不同,所完成的工作质量也有区别,从而显示出能力的差异。老师的作用不是在与关注学生是否拿来了资料,而是怎样获得这些资料。再进一步,在同学互相交流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让这些资料成为学生创作的材料。 综合性学习对老师的要求体现为,充分领会和把握学生发展基础,能够达到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换句话说,要清楚通过综合性学习,发展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老师的目的要明确,活动之前要预设目标,组织活动要有针对性。切忌为综合而综合,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活动的最后要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达到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的目的。 2 .综合性学习不必刻意追求形式的丰富,要因学生、当地实际和学习内容而异。综合性学习适宜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促进教学、减轻负担的原则来设计内容。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认为综合性学习操作起来花费的精力和实践都很多,老师和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果却得不到保证。这种认识和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解有关。前面我们提到,综合性学习应该作为一种课程理念存在。如果只追求形式的新奇和简单的花样翻新,单纯吸引学生的注意,结果可能是老师花费了很多功夫,学生认为好玩,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无效的学习。如果从学科目标出发,树立了综合性的理念,那么一次师生之间对于阅读方法和感受的讨论,或间同学之间共同商讨,写一份如何保护环境的报告,都能够成为难忘而愉快的学习经历。是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非临时的权宜之计和片刻的愉快惬意。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所谓有效的学习,就是知识的获得,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杜威) 有了“有效的学习”的意识,实际操作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活动方式、方法的选择。另外,尊重学生的兴趣不等于放任自流,组织活动要严密,指导学生学习怎样分工合作。 3 .忌教师、家长包办代替。充分的学习应保证师生在愉快、轻松、主动的气氛中开展。我们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敢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和尝试学习的过程。因此,很多情况下,老师或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指导学生按部就班地“活动”。每一个步骤都要把关,唯恐出现什么“闪失”,不符合自己预想的结果。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很多时候,学生的创造性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的课堂,往往出现这样的景象,学生的活动热火朝天,而且理解得非常到位。老师为了把自己事先准备的材料展示给大家,常常会说:“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表面上,这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可实际上,却可能不如学生自己的发现和创新。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自主,而且要敢于面对。教师应该出现在最需要的“紧要关头”,才能显示出“为师”的高明之处。 4 、有效的学习活动应体现出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共同进步(全员进步和共同提高)。 也许这一点是最值得注意的。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集体的成果,进行小组或团队的比赛和竞争。但如果伙伴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那么这个成果只是一两个人的,大部分成员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全员参与,需要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并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所得,有进步。一方面,在布置和安排任务时,需要老师提前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特长,另一方面,应该注重活动的有效评价。 了解了学生情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还可以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有效的评价,一是指评价的多样性,比如学生活动的准备情况、组织能力、合作程度、活动成果的展示方式、创新精神等等;二是指评价的标准,既要放在集体中去比较,也要考虑学生原有的水平和表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和进步。
综合性学习还可以与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和当地水平、学生实际结合,这样不仅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弹性的空间,也给了学生运用语文的广阔大地。
原文标题: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四) - 教育档客 jydoc.com 原文网址:http://www.jydoc.com/article/15785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