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湖
|
查询案例和课堂实录的详细结果
|
wenzhoulmj wenzhoulinmiaoji@163.com 温州二十中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顺序”。 2、掌握“圃、颇、趟、雇、澄、芦、苇、毯、垫、荐、嗤”等十个字。 3、初步学会按游踪分析游记作品,研读精彩段落。 4、初步学会运用“甚、尚、间、着、畔”等5个单音节词。 5、感受大明湖优美的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记叙的顺序;紧扣游踪写景状物; 三、教学难点 1、第四自然段的写景层次。第四自然段的写景层次和写景方法;对课文中三幅对联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残游记》及其作者。 2、掌握生字新词。 3、理解行文脉络,把握记叙顺序,了解按游踪分析游记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利用单元导语,补充必要知识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 ①、请学生收集、整理并制作有关《老残游记》及其作者的卡片,借此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②、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填写下列空格: 课文记叙老残游湖经过,条理分明:先从鹊华桥乘船向北,到__________;再乘船向西,到_________;步行向东,到____________;再乘船绕过_____________;回到鹊华桥。 ③ 查阅词典,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复行下船 铁公祠畔 高下相间 叹赏不绝 实在奇绝 3、了解作家作品 《老残游记》共20回,清末小说。全书以一个被人称为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为中心,通过描写他游历中的见闻,暴露了当时官吏的残暴昏晕,反映了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一面。鲁迅先生把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赞扬它“叙事状物,时有可观”。 4、落实生字词 注音:老圃(pǔ) 踅(xué)了一趟 为难(nán) 梵(fàn)宇僧楼 着(zhuó)花 青的靛(dìng)青 楹(yíng)柱 画舫(fǎng) 解释:复(又)行下船 铁公祠畔(旁边) 高下相间 (隔开) 叹赏不绝(停、止) 5、浏览全文,把握整体。思考:从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游湖活动的?全文可分几个部分?层意该如何归纳? 明确: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即顺序。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老残到济南府 第二部分 写老残游大明湖。 6、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理清脉络。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行文脉络,把握记叙顺序,了解按游踪分析游记作品的方法。 2、阅读、思考描写历下亭、铁公祠、古水仙祠景点的文字,尤其是第四段的写景特点和层次。 二、教学过程 1、听课文录音,请学生找出第一部分的两处整句,思考它们的表达作用。 “秋山红叶,老圃黄花”:表现老残沿途观赏的景致,色彩丰富、绚丽、充满诗情画意,使老残感到“颇不寂寞”。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紧扣“泉”、“杨”两个字概括出了济南的主要特点,真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为后面对大明湖的描写作了铺垫。 2、阅读第二部分,要求学生画出交代游踪的词语,说说老残主要游了哪几个景点,并要求画出“老残游湖示意图”。 老残游湖示意图: (向东) 绕 (向西) 道 返 回
①、开头第一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表明老残游湖的急切心情,说明大明湖景色诱人。 ②、作者描写历下亭,着重引用一幅对联:“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幅对联有说明作用。 讨论后明确:对联画龙点睛地突出了历下亭的古老和济南城历史悠久,同时表明具有悠久历史的济南城地灵人杰,涌现许多以诗文名世的大家。(如:李清照、辛弃疾) ③、阅读、思考三、四两段,重点分析第四段。 明确:从三个方面写:祠名由来、祠前风景和祠内对联。重点是写祠前风景。 ④、描写祠前风景共有七个句子。这七句话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加以描写的? 景物特点: 千佛山:梵宇僧楼与苍松翠柏红枫高低错杂,掩映有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色彩丰富、明确、和谐。作者在浓墨重彩渲染的基础上,忽然由实入虚。 千佛山倒影:通过“一声渔唱”非常巧妙地将人物的视线从上往下移,描绘千佛山的倒影。这一层次的描写,先用比喻,再作对比,突出了大明湖的明净澄澈,令人流连忘返。 芦苇:“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粉红绒毯”的作用太奇妙了;隔出了山和水、上和下,实景和虚影,也可以说连接了山和水、上和下,实景和虚影。 &nb[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案例和课堂实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大明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卖油翁 |
下一篇文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