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
查询教育教学工作的详细结果
|
知意,屏退众小厮,再说出原委。这一方面是故意显示他并无意将贾家丑事传扬,以掩饰告
密的真实目的,迎合贾政心理;另一方面也防着有人将他告密之事说出去,引来麻烦。在述
明金钏儿死时,又一再说明“我听母亲说”“我母亲告诉说”。这一种口声,一则令读者遥
想赵姨娘为金钏儿一事幸灾乐祸、四处传播之情状;一则表明贾环人小鬼大,已为万一所言
失实准备好了推卸责任的借口,从而真实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告密者的心理状态。叙述贾环这
一段文字确实有令读者难以想像的“意料之外”,却又如此深得情理。此处,作者虽无一字
写贾环形貌,但其龌龊卑琐的面目,却如在眼前。
再看黛玉探视一节。黛玉是宝玉众多女儿中的惟一知己,《诉肺腑》一课中,宝玉说黛
玉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宝黛感情一方面是他俩从小耳鬓厮磨,日久情深,更主要
的是两人趣味投合,同气相应。宝玉挨打这一大事件后,读者正期盼黛玉这一知己出场后,
两人有多少话要相互倾诉,结果却大出意料之外。作者只写黛玉过了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说
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只一句话,可细究这一节文字,却大为在理。情到深处,心灵
自能相互感应,话多反而絮烦了。而这一句话又何止千言万语可比,这是感情的河流,九曲
回肠后的喷发,包含了黛玉多少沉痛、体贴、惊恐、无奈……这一句话,也只有此时此地此
情此境中的黛玉才能说出。这就是脂砚斋常批点到的“真正情理之文”。曹雪芹在叙事时,
详略、虚实的安排,都紧紧扣住了人物心灵世界、思想性格的内在真实。
《红楼梦》此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叙事艺术,使这部以写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小
说增添了无限烟波,也使读者的阅读在期待与惊喜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2.一石数鸟,相互辉映
一石数鸟,相互辉映,是指在叙述一件事、一个人时,可以夹着许多事、许多人,而这
些事、这些人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他们)互相联系、共同辉映出丰富的小说艺术境界。
宝玉挨打这一大事件发生,往前看,可以联想到贾政与宝玉、贾环与宝玉素日来的矛盾冲
突以及宝玉挨打前的诸多“乖张”行为,还有贾母对宝玉的诸多宠爱、王夫人对宝玉的诸多
无奈、黛玉与宝玉的诸多“心证意证”,仿佛是涓涓细流,猛然汇聚在一起来了一次大碰撞;
往后看,直接与宝玉赠帕、黛玉题诗、袭人劝说王夫人、宝钗错劝哥哥、玉钏儿亲尝莲叶羹
等事件相勾连,又呼应着整部作品的悲剧结局,仿佛余波涟漪,久久不平。曹雪芹借助宝玉
挨打这一事件的震撼力,使书中众多人物性格得以多层面的展示。而这些人物的神情态度、
思想性格又相互辉映,构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艺术境界。这是从这一章节的整体
上说。从细节上说,也有交相辉映之妙。
课文开头写宝玉会过贾雨村回来,得知金钏儿自尽,“五内摧伤”,“茫然不知何往,
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走着”,以致和贾政撞了个满怀,并且面对贾政的呵责,
“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这些叙述,固然是挨打情节的需要,但也传达出金
钏儿的死,给宝玉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良知上的震撼。这就让人联想到金钏儿死后
其他人的反应。首先是王夫人。第32回写金钏儿死后,宝钗忙到王夫人处道安慰。王夫人说
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
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话中隐瞒了事实,
虽提到自己的罪过,实在是为自己开脱。再看宝钗。为劝慰王夫人,把金钏儿说成了“糊涂
人”,并且感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
就尽主仆之情了”。这种冷冰冰的话,不禁让人想起宝钗的判词,“金钗雪里埋”,宝钗的
灵魂深处确实有着天寒地冻的雪地。还有本文中的聋老婆子,她那句笑着说的“跳井让他跳
去,二爷怕什么?”的话,令人不禁觉得比《祝福》中的短工还要麻木,可见封建社会对奴
隶生命的冷漠态度是怎样侵蚀着同样是奴隶们的心。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竟仿佛道出了中
国历史漫漫的黑暗。王夫人的推诿、薛宝钗的冷漠、聋老婆子的麻木和宝玉的悲痛、内疚、
震撼对照,辉映出了宝玉的心灵世界是多么美好而热烈。
一石数鸟,互相辉映,是《红楼梦》常见的叙事手法。不能从一事中看出他事,一人中
看出他人,不能从一人一事中看出无限深意,就不能深刻理解《红楼梦》的杰出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设计说明
以上所述,只是一种教学方案。《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在大
事件上内涵丰厚,即使一些细枝末节处,也有着令人玩味不尽的韵味。《红楼梦》单元的教
学,应充分利用伟大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多解性,积极鼓励学生探求研究。运用自己的经验
进行体贴也好,运用红学材料进行研究也好,贵在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见解,贵在能进行创造
性的阅读,贵在学会审美感悟、文化思考、精神探险。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文学作
品的美好体验。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金华市一中 321017)
作者邮箱: 上一页 [1] [2]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育教学工作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曹刿论战》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