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光头发微 一 导入 以前在旧式的小街上闲逛,看到这么一幅对联: 提起刀人人没法, 拉下水个个低头。 大家猜猜看,这是写哪个行业的?为什么呢? 提示: 此为旧日理发店店联,联语采用谐音双关法,上联在“法”字上大做文章,粗读“没法” 即没有办法,又指没有头发的意思。下联虽无谐音字,依然一语双关,“拉下水”会被人误解为受人贿赂、动摇思想之意;这里则是说洗头时,无论地位贵贱,你都得听理发师的。品味此联,一定会对我国汉字的妙用叹服不已,同时又让我们觉得理发师好象也有点不小的权力。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一下著名杂文作家何满子对此有何说法。请大家把书翻到52页。先把文章熟读一遍。 二 解题: 我发现咱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有点意思,似乎有好几种理解,大家能不能试着分析一下。 例:剃光头发。微。意思是,剃光了头了,就没有了,因为“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就是“无”的意思。还有一位同学读成了:剃光头发!微!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张微,这又变成命令张微理光头了。他们大笑。 师:你们一定不会错了吧?他们齐答:发微,就是探究奥秘的意思。“剃光头发微”,就是要探究剃光头一事中所潜在的人的心理,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现象后的内在本质。换句话说,本文是采用了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看到剃光头三字,你联想到什么? 生1:和尚。 生2:尼姑。(你的回答也太没有创造性了。) 生3:葛优、陈佩斯。 生4:体育比赛被对方以几比零战败时,或是考试没有一个考上,叫做“剃光头”。 生5:理发师。(哦?)因为光头是理发师剃的,他手里有理发权,就可以决定给谁理怎样的发型。 师:(对着前排的男生)那他要是给你剃光头,你乐意吗? 生5:那是对我人格的侮辱! 师(板书:光头——人格的侮辱):为什么光头有这种意味? 三 分析课文内容 请大家齐读第五自然段。 头发、光头到底有何历史渊源呢? 古圣强调: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 隋唐以前:“髡钳为城旦舂”,是在政治上或人格上有差池的象征 师:可是这种刑罚很久以前就废止了,为什么人们还是不愿被人剃光头呢? 生:时至今日,为了保护头颅和美观上下班的讲究,这才有人不愿剃的。那个“乡下佬”就是为了怕剃光头后太冷才想剃平头的,那么他剃平头的要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呢? 没有。 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 “乡下佬”只好悻悻而去,乃至悻悻也不敢悻悻 “悻悻”可以怎么理解呢?谁来说说看? 悻悻,是无奈愤恨的样子。(那三个有什么分别?)第一个应该是怀着无奈愤恨的心情,而后两个是指表现出愤恨的样子。 我们常说“顾客是上帝”,就算理发工人没这个观念,也不应断了自己的财路啊,那么,这位理发工人是凭借什么拒绝这一要求的呢? 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 请大家听老师把第七段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段文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不满,讽刺。 “幸亏他只有这么点小权,如果他掌握了用人的权,分配房子的权,乃至更大的权”。理发师明明没这么大的权,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假设? 理发师就这么点小权,他要想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还对我们构不成威胁。可是如果其他有权的人都跟他一样,有权就弄权,那么我们这些小百姓就亏大了。这样,作者就把主题从对理发师的批评深化到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了。所以做这样的假设,是为了由此及彼,由小及大,为了将矛头指向社会上有权力的人。 “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为什么要在“读者来信”亮相? 因为,读者来信意味着这些当官的要接受群众监督,而舆论力量是反腐败的重要措施。 “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用了拈连(甲乙两种说法同时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的说法所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说法。如“这水流进了瓜地,更流进了瓜农的心里。”)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有权就耍”的人的深恶痛绝和对纠正不正之风的迫切呼声。 回到我们前面所提的以小见大的写法上来。那么本文的“小”和“大”是指——? 板书: 小:理发师——握刀——拒绝理头 大:当权者——掌权——办事没门 本文就是这样从平凡的小的生活现象中引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思考。 本文是写于1983年,那么现在还有没有有权就弄权的现象呢?(有)举个事例说说。 有的同学值日,关系好的就不记名,关系疏远的动不动就记名。 可见,这篇杂文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因小见大的写法,理解文章借“剃光头”这一平凡的生活现象所阐发的深刻道理。
2.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讽刺意味,逐步提高鉴赏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学习作者善用类比,联类引申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1、3、4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
2.品味本文语言幽默讽刺,富含深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杂文在立意选材上常常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落笔,谈重大的社会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看看作者从剃光头事件中发现了什么。
二、开掘主旨
1.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画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探讨,互相置疑,交流对文章主题的看法。
问题导引
①作者怎样结构全文?
②本文的主旨?
解析
①本文结构: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作者先从大处落墨,提出头发问题,小处着眼,提出理发师的社会地位问题,尽管在旧社会,“剃头的”在下九流,“连家谱都不能上”,但大人物(例如石达开)却并没有卑视理发师之意。“物与民胞”,对理发师够平等的了。
此段作者有待而提。先扬理发师。
第二段(第3~6自然段):陡起波澜,从正面扬了理发师,理发师却从反面出现(这当然是个别现象,但也有他的典型意义),以“剃头刀”这么一点不是权的权来对付“乡下佬”。
这一段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反面提出与第一段理发师相反的理发怪事:不给“乡下佬”“剃平头”,以“权”令人。
第二层,从历史上考证“剃光头”原是刑罚。
第三层,时至今日,剃不剃光头,应随“剃头客人”——也是“上帝”——之意,而且二位理发师竟认为“乡下佬”剪平头“模样”不够格,至此,作者愤怒起来了:理发师为什么这样为所欲为?他们有什么权力这样对待顾客?
第四层,点题:剃头刀在他手里。
这一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弄清本质,层层深入,环环扣紧,结构十分严密。
第三段(第7自然段):对“剃头刀在他手里”的社会思想的分析:弄权耍人。有一点蝇头小权的人,他也要耍弄一番,置人于“没门”境地。
这段是结论,也是中心。作者揭露得深刻,批评得尖锐,语言犀利。
第四段(第8自然段):劝告或警示有点权就弄的人别再胡来,否则就会下场不妙:“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②把握主旨:作者通过剃头事件,发微见著,分析其原因,就是“权”在作怪,从而指出要警觉和监督社会上“有权就耍”的现象。
3.学生试就“剃光头问题”展开讨论,形成自己有个性的认识。
三、品味语言
1.学生同位竞争,看谁能尽可能多的发现并分析文中有讽刺幽默意味的句子。
2.师生共同品味语言。
四、总结本文写作技巧1.选材虽小,立意深远。
2.过渡自然。作者由“剃头”一事论及社会“有权者耍权”之现象,其间衔接过渡十分自然。“原因简单之至,剃头刀在他手里”,承上之句,启下之论,为下文阔开思路做下铺垫。“这就是权”,一句同样承上启下,引人论“权”之路。
3.语言技巧:本文语言似谈天说地,十分自然,但其中讽刺之意却丝毫不减,反而借助这种自然幽默的语言更加加强了语言的讽刺力度。
教案点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