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堂由学生自己上的课
|
查询语文课堂实录反思的详细结果
|
董亮
一.引言
语文课上,我们通常进行着或教师讲授,或师生互动,或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那么,活学体现在哪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没有发展?我以为,语文教学二期课改的精神就是大语文活动,应该突出学生在语文实践上的主动性。下述案例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和思考。
二.教学设计说明
《曹刿论战》是八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重点文言课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本课,我试图把阅读理解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几幅课文插图,采用男女生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领会作者的表现意图。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的辩论,而难点也是学生的辩论,这是教师无法可以事先控制的。所有的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临场发挥和教师的临场调控。
三.教学进程
本课的前期准备:男女学生各自推荐十名代表,我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乡人劝说;君臣对话;指挥作战;战后总结),通过抽签男生选择了1和3两个部分,女生是2和4。接着各自回去通过集体讨论对所选的两个部分进行创作,形成两幅插图。然后经过交换,男女生对对方的创作进行集体评议,寻找漏洞和不足,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创作两幅插图,作为当场的展示。
教师:今天我们以图画和辩论相结合的形式对《曹刿论战》进行阅读理解。你们是这节课的主角,老师给你们打下手。不过我要强调一点,辩论的依据是课本,男女同学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下面我们就请男生代表把他们创作的第一幅画展示给大家。
男生代表:我们画的是本课的第一幅插图“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从下文中曹刿同鲁庄公的对话“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编,民弗从也”中可以得知,曹刿应该不是一个权高位重的人。所以我们在处理上把曹刿和乡人的服饰画成了当时平民的衣服,对于曹刿,我们增加了摇手的动作,表现他的坚定,一定要为国效力的思想。
女生代表:男同学的画最大的缺点就是人物的表情看不出来。针对这一弊病,我们女同学重新构图,突出了曹刿的面部表情,表现他毅然决然的要去晋见鲁庄公的神态。
说明:男女同学站在各自的理解角度上进行了辩论。我没有干涉,虽然男女生一度纠缠在关于衣服的设计上,偏离了辩论的重点,但从鼓励学生的目的出发,我还是让他们做了充分的辩论。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幅画的辩论。
女生代表:这是我们创作的第二幅画,在画面上我们重点突出了鲁庄公的面部表情,通过他的表情来衬托曹刿的深谋远虑。曹刿我们给他设计了一个背影,以一个挺拔的背影表现他的直言不讳。
男生代表:我们以为女生的错误就在于曹刿的背影。从女生的画面上我们很难看出曹刿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对此我们男生的画面就着重突出了曹刿的面部表情,以实实在在的形象告诉大家曹刿是一个有本事、考虑问题周到、全面的人。
说明:在这个辩论环节中,男女生一下子对对方画面上的侍卫、桌面上的摆设产生了浓厚的辩论兴趣,完全脱离了课文本身的内容,教师不得不打断辩论,重申了以课本为依据的辩论原则。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三和第四幅画的辩论。
说明:在后两幅画面的辩论中,学生以课文为依据展开了精彩的辩论。一些细节也充分地注意到了,比如:当时的“齐”字怎么写(表现齐人三鼓的画面);战鼓应该横放还是竖放(表现公将鼓之的画面)等等。
教师:下面我们发检测材料,看看你对文章的理解是多少。
四.教学效果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不能令我满意。首先,学生在辩论中往往枝节问题化时太多,人物的精神品质考虑的过少(以至于检测的时间显得仓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双方辩者要以课本为依据,看来此类课教师课前的指导要加强,重要的注意事项要明确。其次,辩论四组图画共八幅显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让课堂内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机发问,增加辩手辩论的难度,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来看时间明显不够,所以,我觉得不妨重点突破一个环节如“指挥作战”这一环节,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五、教学反思
从“二期”课改的精神来看,教学目标必须要符合两个特点: 即可操作性;可检测性。首先,从可操作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辩论和探讨了解他人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达到互补促进的目的。其次,从可检测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当场的问题检测,了解学生通过辩论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由此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画面的创作和辩论的过程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绘画和辩论中去学习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教师只是起一个调控的作用。设计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挥为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本课的提问设想事先是无法准备的,因为学生如何进行辩论,会有什么措辞,教师在课前并不知晓,男女双方的辩手也不知道对方会使用什么招数,一切全部是课内的当场发挥。我在课前强调了一点“辩论的依据是课本”。因为我估计学生可能会辩论一些枝节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辩论能对课文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
本节课采用的是图画结合辩论的方式,从课文本身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原文重在“论”字上,语言和形象毕竟是有明显的差异,应该讲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但我的教学初衷不是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和辩论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其实,对于学生我没有明确的要求,他们能说多少是多少,说得对或者不对(对照认可的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敢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也是如此,她们把理解转化成图画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总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民办梅陇中学 董 亮
附《[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课堂实录反思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一堂由学生自己上的课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黄河颂 |
下一篇文章: 庄周买水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