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十三 分 马

查询教学计划和设计的详细结果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篇在故事情节发展中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地描写人物和准确地遣词用字的特点。

  2.学习郭全海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二、难点、重点分析

  1.“分马”是件激动人心的大喜事,课文中是如何反映出那个兴奋欢乐的场面的?

  分析:场面就是人们围绕某种事情在一定的地点活动的面,文中郭全海和翻身农民是活动的人,“院子”是活动地点。课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主要在分马前以郭全海主持分马和群众盼望分马两方面表现出这一场面。

  2.《分马》就是分马吗?

  分析:《分马》是从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节选而来的。节选的部分并非小说中独立的一章或一节,目然也就没有标题。课文的标题是课本的编者加的。那么,为什么要题作“分马”呢?

  课文一开头就写郭全海宣布:“分马了。”但紧接着他又说:“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分的不光是马。从课文内容看,所分的除了马、牛,也还有毛驴、骡子等牲口。课文题作“分马”,恰当吗?

  回答这个问题,就得理解郭全海所说的“分马了”这句话的意思。《暴风骤雨》中的郭全海是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的农民。当时我国东北很多地区种地大量用马,不像关内那样主要用牛来耕作。在东北地区的农民看来,马是能干活儿的役畜的代表,说“分马”,指的就是“分牲畜”。课文以“分马”为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体现了地方特点,而且与文中郭全海等很多人的话相呼应,是很恰当的。

  在语言实践中,用有代表性的个别事物来指称一类事物,这是常见的现象。说“吃饭”,还包括吃菜、喝汤,甚至还包括饮酒,而不仅仅是吃饭。毛泽东曾批评党内的教条主义者“言必称希腊”,并不光是指他们讲话、写文章必定要引用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的话,而是批评他们老要以西方的、特别是西方古人的话作为准则。这也是以个别事物来指称一类事物的例子。

  说“分马”并不就是分马,还要分牛,分毛驴,分骡子。这是语言现象复杂性的一种体现。了解了这一点,就会理解课文以《分马》为题是切合内容的,十分适当的。

  3.小说是以刻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生活的。本文共写了哪些人物,从思想觉悟方面能给他们归归类吗?

  讨论、归纳:

  可分三类:

  (1)先进人物:郭全海。

  (2)进步群众:赵大嫂子、白大嫂子、老初和张景瑞后娘。

  (3)比较落后的:老孙头、老王太太、老田太太。

  4.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写得最生动、最有趣的人物是谁呢?请找出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的人物语言、行动描写。

  分析:老孙头。分马时,他嘴上虽说“还没定弦”,其实心里“早已相中”,所以叫到他名字时,他就“大步流星”地迈过去牵上。

  他翻身骑在马上,想炫耀一下自己的马最好,谁知被马扔了下来,他口称“非揍它不可”,可是棒子“落到半空”却“舍不得打”。

  这些表现了老孙头心口不一,流露出他的自私性格和热爱牲口的特点。

  换马时,他对换马的意义有所认识,在大家都愿意换的情况下,他也言不由衷地慷慨地说:“乐意换”。可是当老王太太真的向儿马走来时,他却嚷道:“小心它踢你”、“样子不好看”。

  这些描写,把一个既要表现积极又摆脱不了自私观念,正在转变之中的农民形象刻出来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说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

  5.郭全海是怎样一个形象?

  分析:分马前,他抓住时机教育群众,“分了东西可不能忘本啊”,分马时,他虽然在最前分马,却“随随便便”牵一头;当老孙头的马跑了,他立即“翻身骑上”自己的骤马去追,累得“人马都气喘呼呼”。当他发现老王太太不中意自己的马时,他就主动提出跟老王太太换马。并又召集积极分子开会,号召大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跟老王太大换马。当老王太太换走了老田太太的马,郭全海又做老田太太思想工作,决定“开春马驹归你”,使矛盾圆满解决。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郭全海是一个忠于党、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6.为什么详写郭全海、老孙头?

  分析:这篇课文写了十几个人,其中郭全海贯穿全篇,他主持着整个分马的工作,老孙头性格鲜明,在分马中、分马后这两部分都占了相当的篇幅,这两个人物是作者在本篇中着力刻的。

  为什么要详写这两个人物呢?郭全海是优秀的农村基层于部,是党所培养的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的代表。他深刻认识到农民翻身分马是党领导的成果,在主持分马的过程中,他表现了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并且善于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农民积极分子也发扬了先人后己的精神,使分马顺利地完成。郭全海又是进步农民的典型。课文写他在分马前先作具体部署,教育乡亲们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不能忘本;但他“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的”;老孙头刚分到的玉石眼跑了,郭全海慌忙翻身骑上自己的青骤马去追;在热烈的分马场景中,他注意到老王太太灰溜溜的样子,立刻表示愿将自己的马换给她;随后他又召集一些积极分子商量怎样令老王太太满意;他还做好老田太太的思想工作,最后表示自己的“青骒马开春下了崽,马驹子归你”。所有这些材料,都突出了郭全海这个人物形象。详写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体现了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领导作用。

  老孙头的思想性格代表了正在转变中的那一部分农民。他是贫农,赶了29年大车却从来没有自己的牲口;他拥护党的领导,因分马而感到由衷的喜悦;他长年在外赶车,见多识广,同时也沾染了些心口不一、圆滑世故的毛病,表现出私有观念的颇为强烈的影响。详写老孙头,能反映出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庆翻身的喜悦心情,又说明教育农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总之,课文记述整个分马的过程,详写郭全海、老孙头这些人物,目的在于歌颂党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农民先进分子的崇高品质,表现翻身农民获得胜利果实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中存在的公与私两种思想的斗争。这正是本文的中心意思。

  7.怎样看待老孙头这一人物形象?

  分析:上面说过,老孙头的思想性格代表了正在转变中的那一部分农民。他的思想性格由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我们来看看他在分马时以及后来换马一事中的言行吧。

  还没轮到老孙头挑马时,“老田头走到老孙头跟前,问道:‘你要哪匹马?’”后者的回答是:“还没定弦。”他嘴里这么说,其实呢?他“早相中了拴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珠似的栗色小儿马。听到叫他的名字,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牵下”。课文前边说过,老榆树底下拴着的是一等牛马,老孙头早就看中了一匹,认为是最好的马,但他却不肯说给老田头听,也许是怕老田头先挑会挑走吧?这一言行暴露了老孙头的自私心理。

  牵了马后,“老孙头翻身骑在儿马的光背上”。他一边骑马乱跑一边说,“我老孙头赶了29年大车,还怕这小马崽子?哪一号烈马我没有骑过?多咱看见我老孙头掉过交呀?”没有马鞍的马是难以驾驭的,但老孙头刚分到马,心里兴奋——29年来他赶车,但从没目己的马——也就顾不得了,说话也自吹自擂起来。这一言行显示出他翻了身、分了马的喜悦之情以及爱自我吹嘘的毛病——小马“到底把老孙头扔下地来”。

  郭全海替老孙头把马追了回来。老孙头原说“非揍它不可”的,实际上他“一手抡起木棒,棒子落到半空,却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目己的马,这回有了“这小家伙”,他怎会真的揍它呢?老孙头爱惜他的“小家伙”的心情在这一连串动作中表现出来了。

  接下来发生了老王太太想换马的事。商量这事时,老孙头先是不表态,后来看到老初、白大嫂子、张景瑞以至老田头夫妇都表示愿意换下老王太太的热毛子马,这才“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换给她,就怕儿马性子烈,她管不住。”老孙头不甘落在别人后面,但内心实在不愿意换,所以话是“慷慨地”说的,可话里面却强调儿马性子烈。可见他私心较重,心口不一。

  老王太太走近他的马,“老孙头神色慌张,却又笑着说:‘看上了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接着又嚷道:‘别摸它呀,这家伙不太老实,小心它踢你,我才挑上它,叫它掉一交。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了似的’”。“神色慌张”、“嚷道”写出老孙头发急了,怕老王太大选中他的马。他说出来的话又跟前边说的矛盾。分马时他说这马“是最好的马,屯子里的头号货色”,这时却变成了“破马”,而且“不太老实”,“样子也不好看”,“像瞎了似的”。老孙头的这些言行把他自私世故的心理暴露出来了,他甚至公然说起假话来!

  课文对老孙头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是成功的,他是全文写得最生动、形象的人物。上面列举的一些描写,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由开始教学小说单元,引出《分马》(板书课题)。

  (二)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的第一段,大致了解爆风骤雨》和课文前面的故事情节;参看注释阅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的身份,理解词义、句意、全文大意。

  (三)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四)指定学生二人朗读课文。

  前一人读至“不又安上家了吗”,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五)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层次。

  工.依据故事的发展,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不又安上家7吗”,写分马;第二部分,从“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到篇末,写换马。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从开头至“说罢,跳下地来”,为第一层,写郭全海主持分马,对群众进行教育;这一部分的后文为第二层,写分马的经过情形。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从这一部分开头到“见人就叹命不好”为第一层,写老王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计划和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十三 分 马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
    中国石拱桥
    梅岭三章
    木兰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向沙漠进军
    白杨礼赞
    读报常识
    评论
    《消息 通讯》
    统筹方法
    口技
    听潮
    “友邦惊诧”论
    同志的信任
    《我与地坛》导学学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在大熊猫的故乡
    《咬文嚼字》导学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
    改造我们的学习
    《项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竞选州长
    大瀑布揽胜
    威尼斯商人
    活板
    全流通寓言之“塞翁分马”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
    北京立交桥
    记一辆纺车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古代诗词五首
    我的老师
    一面
    从三到万
    小麻雀
    荔枝蜜
    同志的信任
    分马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诗三首
    模拟光合作用
    五人墓碑记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教学设计说明
    陈涉世家
    捕蛇者说
    曹刿论战
    论雷峰塔的倒掉
    出师表
    《爱莲说》导读
    有的人
    马说
    老杨同志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变色龙
    核舟记
    米洛斯的维纳斯
    怀疑与学问
    理想的阶梯
    《启明星 亮晶晶》教学实录与评析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教学设计说明

    《挖荠菜》自读提示
    回延安
    《石壕吏》等古代诗歌五首
    驿路梨花
    《一件珍贵的衬衫》精讲导读
    《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五首
    俭以养德
    活板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义务教材第十册)
    核舟记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在烈日和暴雨下
    三峡
    简笔与繁笔
    胡同文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劝学
    过秦论
    教学内容:《分马》至《出塞》。
    鸿门宴
    梦想照进现实 神通广大的网络家电
    石钟山记
    病梅馆记
    况钟的笔
    鱼儿捎来的信
    工之侨献琴
    《提醒幸福》教学参考
    语文单元活动教学案例
    回忆我的母亲
    藤野先生
    人类的语言
    我的叔叔于勒
    七根火柴
    故乡
    我与地坛
    关于《兰亭集序》
    最新卫星技术神通广大:追踪大白鲨
    《科学技术神通广大》课堂实录
    13、科学技术神通广大
    和动物有关的管理定律之分马定律
    分 马(课内外阅读练习)
    分马
    分马
    周立波分马
    分马
    一三分马
    分马
    苏州园林
    活板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