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
查询教学计划和设计的详细结果
|
教学目的
1.学习空间方位的说明顺序,数量、诠释等说明方法,突出重点地说明事物。
2.认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建筑、新颖结构,理解中国人民的建筑艺术、非凡智慧。
教学设想
本文结合“我们”在建筑师陪同下参观人民大会堂,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先说外貌,后说内部;说明外貌时,先说整体,后说局部--东面正门;说明内部时,也是先说整体布局,后说局部--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办公大楼;井然有序。着重说明万人大礼堂,突出重点恰当。具体说明当中,运用数量、诠释等说明方法,展现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建筑和新颖结构,表述了中国人民的建筑艺术和非凡的智慧。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上述说明特点和说明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划分结构层次,理清说明顺序,认识人民大会堂外貌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1.由教学过的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引出将教学的同类文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初步了解人民大会堂和本文。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课文,理解词义、句意、全文大意。
4.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蔚(蓝):wèi 绚(丽):xuàn 镶嵌:xiāngqiàn
枢纽:shūniǔ 穹窿:qiónglóng(围)拱:gǒng
(清)晰:xī(矿)渣:zhā(混)凝:níng
5.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
6.引导学生划分结构层次,理清说明顺序。
(1)依据说明的内容,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人民大会堂的外貌;第二部分,4至13段,说明人民大会堂的内部;第三部分,末段,说明夕阳斜照中
人民大会堂的景象。
(2)第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各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1、2段为第一层,说明整体外貌;3段为第二层,说明局部外貌。
(3)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几层?各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层:4段为第一层,说明人民大会堂的整个建筑布局;5至9段为第二层,说明万人大礼堂;10至12段为第三层,说明宴会厅;13段为第四层,说明办公大楼。
(4)本文是怎样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产生着什么样的说明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是结合“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参观人民大会堂,按照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说明的(板书:结合参观 空间方位顺序)。第一部分说明外貌,先说整体,后说局部——东面正门;第二部分说明内部,也是先总说整体布局,后分说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办公大楼;第三部分又说明外貌。通篇体现着由外貌到内部,由整体到局部,结于外貌,井然有序(板书:井然有序)。
7.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层怎样说明了人民大会堂什么样的外貌?(板书:外貌)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层1段交代出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的位置,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共商国策”的重要场所。2段从整体上说明人民大会堂。先用“十七万一千八百平方米”这个数量说明它的建筑面积之广,再用“一百五十万六千九百立方米”这个数量说明它的体积之大(板书:面积广体积大),然后具体描述它的外貌:“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从蔚蓝的天空中幻画出来”它的轮廓,放眼高处,说明了人民大会堂的巍峨(板书:巍峨)。“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注目整体,说明了人民大会堂的庄严壮丽(板书:庄严壮丽)。
(2)第二层怎样说明了人民大会堂什么样的外貌?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3段段首句“……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交代出面西观看大会堂的东门——正门,先说远处望见的国徽,再着重说登上大台阶细看的大理石门柱。用“二十五米”说明门柱之高,用“四个人才能合抱过来”说明门柱之粗,并且依次说明明间柱距宽,紧邻的两个次间、两旁的各四个次间的柱距越来越窄,从而说明了门柱的高大和设置的得当,柱廊十分壮观。然后诠释说明“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赞美了建筑者的精心创造和建筑艺术,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大会堂的庄严壮丽。
布置作业
进一步体会本文的说明顺序,大会堂的雄伟庄严壮丽外貌;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运用说明方法的说明效果,和恰当突出重点地说明事物。认识大会堂内部构造的宏伟精美。
教学过程
1.课前写出上节课的板书,结合板书由上节课分析的内容,引到分析后文。
2.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1)分析第一层。
第二部分第一层怎样说明了大会堂的整个建筑布局?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由“我们”进入东面正门,表明立足中央大厅,通过建筑师的介绍由此“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办公大楼”,在说明中央大厅是整个建筑的枢纽部分、分别通达三处的同时,说明了大会堂的整个建筑布局(板书:中央厅 整体枢纽 分别通达三处)。
(2)分析第二层。
①第二部分第二层说明大礼堂(板书:大礼堂)。其中的5段怎样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5段先用“七十六米”、“六十米”、“三十三米”、“八万六千立方米”四个数量,说明大礼堂的“宽”、“深”、“中部高度”和“体积”,说明了它内部的宏大空间(板书:空间宏大);然后用数量、描述等方法说明屋顶灯光。“近五百个”灯孔纵横密排在天花板上,灯光齐明就像“满天星斗”,比喻、描述出屋顶灯光恍如群星丽天;“七十条”瑰丽的光芒线和“四十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围绕着顶部中心的红宝石般的五星灯,“象征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描述、诠释出顶心灯光的深刻意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比喻、描述出外围灯光的深远境界;从而说明了大礼堂内灯光的无限美妙(板书:灯光无限美妙)。
②6段主要怎样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6段主要在说明堂内两层新月形挑台围拱着主席台,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以后,运用数量说明大礼堂的席位和扩音设备。“九千六百多个”席位的三层座席,能容纳“三百多”人的主席台,说明了它席位近万(板书:席位近万)。底层席位的桌柜“都”装有同时能译“十二种”语言的译意风,每“四个席位”还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有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音小喇叭,说明了堂内扩音设备十分齐全(板书:扩音设备齐全)。
③7、8段怎样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7段赞叹大礼堂体形的完美、色调的清新以后,用两个问句提出音响问题,引起下段说明这个问题的处理。
8段运用举例、诠释等方法,说明音响问题是处理得很好和如何处理的。先用在堂中听梅兰芳演唱京剧,“从座位的最前排走到最后排,都听得一样清晰圆润”这个事例,说明大礼堂的音响问题处理得很好;然后借建筑师的述说,诠释说明音响问题是如何处理的。说明如何处理的音响问题,在指出“处理这个万人大礼堂的音响,确实给建筑师和声学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以后,先反后正地诠释说明音响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反面诠释:按照声学上每人在堂内所占空间的常规,就要缩小空间,盖成一般影剧院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万人大礼堂了;正面诠释:建筑师们跳出声学常规的圈子,放宽每人所占的空间,座位上安扩音小喇叭,屋顶、墙内装隔音矿渣棉,天花板钻孔成为吸音板,从而使人们都“可以清晰准确地听到发言人的声音”;[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计划和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北京立交桥 |
下一篇文章: 新诗三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