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五首
|
查询教学计划和设计的详细结果
|
春日江边写得生机盎然,画景如现目前,真是诗中有画。
译文:
竹林外桃花有两三枝
春江水暖,只有鸭子最先感知。
蒌蒿满地,
芦苇也抽出短短的芽,
正是河豚浮上水面之时!
二、自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一)简介作者与作品
陆游(公元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大诗人。
作品选自《陆游集》。
十一月四日,即宋光宗绍熙三年。大作:即大起。
全诗通过对冬夜村居、卧听风雨以及梦中还想为国戍守边疆、征战沙场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自读测试:
1 解释句中加黑的字:
僵卧孤村不自哀(孤,单独;自哀,自己感到悲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尚,依然,还,副词;戍,守卫。)
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夜深,阑,残尽)
铁马冰河入梦来(冰河,冰封的河流,这里用来泛指北方的战场;梦,梦境。)
2 既然“僵卧孤村”为什么“不自哀”?说明了什么?
3 划出诗中写梦境的语言,并试作分析。
(三)讨论并明确:
第1题:见题后括号内的内容。
第2题:“僵卧”两字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衰老多病的情态,加之“孤村”,更映衬出诗人处境的寂寞凄凉,然而,作者爱国忘私,胸襟坦荡,一心为报效国家,所以“不自哀”。
第3题:诗中写梦境的语言有: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人忧虑国事,深夜未眼,将大自然凄凉的风雨声化作他梦境中雄壮激越的行军曲,此为托梦喻志,以展示诗人慷慨激壮、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读后令人顿生敬意。
(四)译文:
困居孤村,却不为衰老而悲哀,
依然想着为国家守卫轮台。
夜深了,躺着听这冬夜的风雨,
又见到铁甲的战马和冰封的疆场闯入梦来。
三、集体朗读五首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 给下列字词注音:
浥( ) 辞( ) 莺( ) 崇( )
戍( ) 阑( ) 豚( ) 蒌蒿( )
2 分别归纳五首诗的主要意思。
3 背诵并翻译五首诗。
上一页 [1] [2] [3]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学计划和设计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送元二使安西》等古诗五首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听潮 |
下一篇文章: 苏州园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