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 >> 正文

 

[图文]高中语文第三学期期考试题

查询语高二上末的详细结果

高中语文第三学期期考试题

考试时间:2008/1/25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彭相国

一、语文基础知识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组是( )

A.关卡kǎ 疮痍chuāng 兑现duì 编纂zuàn

B.给予jí 须臾yú 怪癖pǐ 杀掠lüè

C.颓废tuí 粗鄙bǐ 矫正jiǎo 瑕疵cī

D.银篦bì 殷红yān 嗜好shì 山阿ē

2.选出下列书写正确的一项( )

A.振惊 笔直 名列前矛 至善至美

B.像征 虚象 才华卓著 令人生畏

C.翱翔 肉博 泰然自若 熠熠发光

D.拥抱 脏腑 游刃有余 愤世嫉俗

3.下列句中空缺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 ,她们美丽的浅笑过于

②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

③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又 了。

④略微交谈了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

A.显眼 暧昧 支配 踟躇 品味

B.招摇 尴尬 吞吐 犹豫 品位

C.刺眼 甜腻 决定 踌躇 底细

D.轻盈 亮丽 定夺 徘徊 斤两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靠他的一双脚板,一块块地收集,很难包揽天下奇石,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经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

B.他偷了你的东西,自有法律制裁他,你把他的身体打得体无完肤,法律同样也要制裁你。

C.小泉必须悬崖勒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用实际行动反省参拜靖国神社的危言危行,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D.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C.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D.现在许多小学答应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己经得到纠正。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格律诗是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的新诗体。格律诗在对仗、押韵、平仄变化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分律诗和绝句两种。

B.“词”这种文学体裁出现于唐、五代时,当时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传,改称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愁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散文,或侧重叙事,或侧重抒情,或侧重说理。无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说理,无不打上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表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

D.明清两代散文数量很多,流派纷呈,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这个时期比较有名的散文作家,明代影响最大的是桐城派的代表方苞、姚鼐等。有清初的宋濂、刘基,清中叶的归有光,后期的袁宏道三兄弟,晚清的张岱等。

7.下列各项中作品和作者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王 维 《蜀相》——杜 甫

B.《石头城》—— 刘禹锡 《书愤》—— 李商隐

C.《鹊仙》——秦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D.《扬州慢》——姜夔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辱人贱行:有辱他人的卑鄙行为

B.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比较

C.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抵罪:犯罪应受惩治

D.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扼腕:感情激动时用力握住自己的手腕,这里表示非常愤慨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佯狂不知所之者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今之高爵显位……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亦以明死生大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D.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10.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以“今之高爵显位”的丑态和五人的“蹈死不顾”作对比,在当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作者正要借这两类截然相反的典型来宏扬正气,收拾人心。

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这个假设固然突出了五人“荣于身后”的伟大,但也不免反映出一定的时代局限,流露出对“民”生存意义的藐视。

C.“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末句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使得文章的题旨有了更深广的意义。

D.《五人墓碑记》一文善用对比。选段就有三组对比:第一组是“今之高爵显位”与“五人”的对比,第二组是“蓼洲周公”与五人的对比,第三组是五人“激于义而死”与假设五人“尽其天年”的对比。这些对比使得五人的形象更加鲜明,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六国论(苏 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魏塞秦之冲 塞:阻挡 B.藉之以蔽其西 籍:凭借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抵制 D.韩、魏折而入于秦 折:转身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B.而蔽山东之诸侯

C.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本文和苏轼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

B.对秦国而言,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进攻山东的交通要道。

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此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

D.本文采取了对比的论证的方法,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的论辨的力量。

三、(23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补出下面各句中空缺处的语句。(14分,每空1分)

①青青子衿, ,沉吟至今。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明月松间照, ,莲动下渔舟。

④映阶碧自春色,

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

⑦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⑧人生如梦,

,泣孤舟之嫠妇。

⑩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尽吾志也而不能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诗歌鉴赏(6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放言之三 ①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②。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惧怕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诗歌表示自己的心情。②钻龟,古代用龟甲占卜吉凶;祝蓍(shī),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取蓍的茎以卜吉凶。

诗歌中的颔联(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阐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痛哭和珍(石评梅)

惨淡庄重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布满了冷森,布满了凄伤,布满了同情,布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坎坷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自得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

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熟悉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布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静静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的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布满残杀,布满恐怖,布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17.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重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布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六、写作(60分)

21.请以“说善”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高中语文第三学期期考试题答卷

考试时间:2008/元

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彭相国

一、(每小题3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三、(23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年 级

班 次

姓 名

考 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课文,补出下面各句中空缺处的语句。(14分,每空1分)

①青青子衿, ,沉吟至今。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明月松间照, ,莲动下渔舟。

④映阶碧自春色,

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

⑦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⑧人生如梦,

,泣孤舟之嫠妇。

⑩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尽吾志也而不能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诗歌鉴赏(6分)

1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室号

座位号

成 绩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7.

(5分)

18.

(5分)

19.

(6分)

20.( )( )(6分)

六、作文(60分)

800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D

B

D

B

D

B

二、(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D

A

B

13、B(不仅是这两个国家是秦进攻山东的交通要道,更是假如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打,就非常危险)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译文: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

(2)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译文: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

(3)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译文: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

15.根据课文,补出下面各句中空缺处的语句。(14分,每空1分)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④映阶碧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⑦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⑧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⑩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诗歌鉴赏(6分)

答:颔联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说明,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像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终究会被重用)

五、 现代文阅读(22分)

17.①勇士②革命的首领③有毅力,任劳任怨,④乐观热情(5分)

l8.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5分)

19.

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6分)

20. B D(6分)

17.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为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18.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19.由于学生有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积累,文章背景是学生熟悉的,这对理解本文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答案是: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20.答案BD。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E项的理解可能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

附课外文言文译文: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希奇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经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碰到燕、赵的反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反抗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反抗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高二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图文]高中语文第三学期期考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昌邑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广丰中学 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 短 文 两 篇 》
    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科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语文同步课课练: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评估测试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点将过关练习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摸底考…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5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7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8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我有一个梦想》同步练习3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和研究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师说》练习题
    东埔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质量检测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 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4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6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3
    东北育才学校周练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8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秋季学期高二语文段考(2)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卷
    第一学期期终高二语文考试
    上学期齐市普校联考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模拟题
    《演讲词》扩展练习
    下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背诵竞赛
    高中语文第三册背诵课文集锦填空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新教材,一…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新教材,一…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阿房宫赋》习题
    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守财奴》同步练习
    《守财奴》练习测试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0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检测
    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专题检测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综合测…
    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质量检测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和研究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广州市高二语文会考模拟试题
    第二学期长兴中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乐清育才中学高二培优班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新教材)期末…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促织拓展练习
    作 文 教 学 反 思
    北京名校试题精选:文言文第五单元检…
    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
    东北育才学校周练测试卷高二语文(上学…
    第二学期长兴中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东埔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文言文第五单元检测
    作 文 教 学 反 思
    《道士塔》同步练习
    《唐诗宋词选修》阶段测试(唐诗部分…
    《名著导读》专项测试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
    下学期高二语文联考题(含答案)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新教材)期末…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综合试卷(A)
    成语学习文言词语答案
    普通高中必修模块语文调研测试
    最新语文教材第三册名句练习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语文
    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强化训练语文(必修…
    江安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病梅馆记课堂练习
    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语文
    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江安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A…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摸底检测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语文学科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终考试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延伸阅读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质检复习题
    诗词名句
    《我有一个梦想》练一练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质量调研试题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 文 试 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语 文 试 卷
    第二学期中段考复习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高二语文)
    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试卷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醴陵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醴陵一中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阅读高速路
    高 二 语 文 期 末 测 试
    高 二 语 文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高中语文第四册6单元检测题
    第四册练习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10
    延伸阅读
    高二语文素质评估答案
    职高高二语文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14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8
    高中二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第三册语文半期测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抽测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6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1
    高中第三册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验卷
    高中第二册语文素质训练同步试卷—第…
    高中语文必修四专题一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测验卷
    高中语文第三册一、二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3册期终考试试卷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5单元检测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第三册综合练习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高二3册散文单元练习
    高中语文(试验本)第四册期末素质检…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综合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复习指导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现代…
    高中语文第四册半期考试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3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4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全册语文复习提纲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题
    高二语文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