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高中二年级 >> 语文高中二年级期末考试 >> 正文

 

[组图]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查询语高二上末的详细结果
上学期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命题者:黄华韵

一、基础知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逸豫(yí) 溺爱(nì) 拜谒(jè) 省视(xǐng)

B.度曲(dù) 提挈(qiè) 臆断(yì) 谥号(shì)

C.澎湃(pài) 铿然(kēng) 仆 (pū) 庐冢(zhōng)

D.瑰怪(guī) 誊写(yù) 懈怠(dài) 谬误(miù)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B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六国互丧 (交互) 盖失强援 (大概)

B.思厥先祖父 (敬称已去世的尊长) 暴秦之欲无厌 (讨厌)

C.强弱胜败已判 (确定,判定) 终继五国迁灭 (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第二次) 苟以天下之大 (假如)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eq \o\ac(○,1)1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eq \o\ac(○,1)1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A B

eq \o\ac(○,2)2此余之所得也 eq \o\ac(○,2)2独其为文犹可识

eq \o\ac(○,1)1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eq \o\ac(○,1)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 D

eq \o\ac(○,2)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eq \o\ac(○,2)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岂独伶人也哉 (仅仅)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

C.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不) D.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泛指一般官吏)

6.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eq \o\ac(○,1)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eq \o\ac(○,2)2思厥先祖父 eq \o\ac(○,3)3存亡之理

eq \o\ac(○,4)4可谓智力孤危 eq \o\ac(○,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eq \o\ac(○,6)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eq \o\ac(○,7)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A.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6)6 B. eq \o\ac(○,1)1 eq \o\ac(○,7)7 C. eq \o\ac(○,2)2 eq \o\ac(○,3)3 eq \o\ac(○,5)5 D. eq \o\ac(○,3)3 eq \o\ac(○,7)7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则山下皆为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8.下列加点的字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eq \o\ac(○,1)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eq \o\ac(○,2)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eq \o\ac(○,3)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eq \o\ac(○,4)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eq \o\ac(○,5)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eq \o\ac(○,6)6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eq \o\ac(○,7)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eq \o\ac(○,8)8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eq \o\ac(○,9)9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eq \o\ac(○,10)10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eq \o\ac(○,1)1 eq \o\ac(○,2)2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5)5/ eq \o\ac(○,6)6 eq \o\ac(○,7)7 eq \o\ac(○,9)9/ eq \o\ac(○,8)8 eq \o\ac(○,10)10 B eq \o\ac(○,1)1 eq \o\ac(○,7)7 eq \o\ac(○,9)9/ eq \o\ac(○,2)2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5)5/ eq \o\ac(○,6)6/ eq \o\ac(○,8)8 eq \o\ac(○,10)10

C eq \o\ac(○,1)1 eq \o\ac(○,7)7/ eq \o\ac(○,2)2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5)5/ eq \o\ac(○,6)6 eq \o\ac(○,9)9/ eq \o\ac(○,8)8 eq \o\ac(○,10)10 D eq \o\ac(○,1)1 eq \o\ac(○,7)7 eq \o\ac(○,9)9/ eq \o\ac(○,2)2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5)5 eq \o\ac(○,6)6/ eq \o\ac(○,8)8 eq \o\ac(○,10)10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eq \o\ac(○,1)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eq \o\ac(○,1)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A B

eq \o\ac(○,2)2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eq \o\ac(○,2)2起视四境,而秦兵有至矣

eq \o\ac(○,1)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eq \o\ac(○,1)1 暴霜露,斩荆刺,以有尺寸之地

C D

eq \o\ac(○,2)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eq \o\ac(○,2)2日削月割,以趋亡

10.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 为国者无史为积威之所劫哉

B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过灭,为天下笑

C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 古之人不余欺也

11.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 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赶到饶州的得兴县当县尉。

B 我从齐安坐船去临汝,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得兴县。

C 余下齐安的舟,要去临汝,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得兴县去做县尉。

D 余下的舟从临安出发,并且大儿子苏迈要去饶州的得兴县。

12.下列阵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他和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北宋闻名文学家。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B 《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闻名文学家、史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闻名散文《醉翁亭记》。

C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以游山探胜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志”、“力”、“物”,作者非凡强调了“物”。

D 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文的写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述、描写、抒情很好的结合起来,环环相扣,达到情与景、理与事浑然融合。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13~18题。(18分,每小题3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歼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即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齐人未尝赂秦 (不曾)

B 五国即丧,齐亦不免矣 (免不了)

C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因此)

D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消灭)

1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eq \o\ac(○,1)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eq \o\ac(○,3)3此言得之

eq \o\ac(○,2)2是谁之过与 eq \o\ac(○,4)4较秦之所得

A eq \o\ac(○,1)1 eq \o\ac(○,2)2词义不同, eq \o\ac(○,3)3 eq \o\ac(○,4)4词义相同 B eq \o\ac(○,1)1 eq \o\ac(○,2)2词义不同, eq \o\ac(○,3)3 eq \o\ac(○,4)4词义不同

C eq \o\ac(○,1)1 eq \o\ac(○,2)2词义相同, eq \o\ac(○,3)3 eq \o\ac(○,4)4词义不同 D eq \o\ac(○,1)1 eq \o\ac(○,2)2词义相同, eq \o\ac(○,3)3 eq \o\ac(○,4)4词义相同

15.下列句子中存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

A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歼灭,何哉 B 至丹以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败胜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善于用兵的结果。

B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C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

D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处在其他四国快要被秦国完全消灭的形势下,可以说势力单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17.作者说“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下列全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是 ( )

eq \o\ac(○,1)1(齐)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eq \o\ac(○,2)2丹以荆卿为计 eq \o\ac(○,3)3牧以谗诛

eq \o\ac(○,4)4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eq \o\ac(○,5)5智力孤危 eq \o\ac(○,6)6三国各爱其地

A. eq \o\ac(○,1)1 eq \o\ac(○,2)2 eq \o\ac(○,4)4 eq \o\ac(○,6)6 B.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5)5 eq \o\ac(○,6)6 C. eq \o\ac(○,1)1 eq \o\ac(○,2)2 eq \o\ac(○,3)3 eq \o\ac(○,6)6 D. eq \o\ac(○,1)1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5)5

18.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 作者申明了赵国失败是“用武不终”的后果。

C 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贿赂秦国。

D 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是无法估计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史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史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日:“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尝。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疑,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日:“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明史·张淳传》)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史民大骇服,讼浸减 (渐渐) B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入学)

C 密召史责以通盗死罪 (与盗贼沟通) D 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治县政绩)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4分) ( )

eq \o\ac(○,1)1因呼为“张一包” eq \o\ac(○,1)1今闻吾去乃归耳

A eq \o\ac(○,2)2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B eq \o\ac(○,2)2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

eq \o\ac(○,1)1御史以属淳 eq \o\ac(○,1)1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C D

eq \o\ac(○,2)2闻淳言以告十八 eq \o\ac(○,2)2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代词的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代吏某) B 甫就车,顾其下曰 (代张淳)

C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 (代某盗) D 淳验无实即坐之 (代杀人犯)

2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谆治狱讼能“以理卜”的一组是(4分) ( )

eq \o\ac(○,1)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史民大骇服 eq \o\ac(○,2)2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eq \o\ac(○,3)3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 eq \o\ac(○,4)4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eq \o\ac(○,5)5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 eq \o\ac(○,6)6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

A. eq \o\ac(○,1)1 eq \o\ac(○,3)3 eq \o\ac(○,5)5 B. eq \o\ac(○,1)1 eq \o\ac(○,2)2 eq \o\ac(○,5)5 C. eq \o\ac(○,3)3 eq \o\ac(○,4)4 eq \o\ac(○,6)6 D. eq \o\ac(○,2)2 eq \o\ac(○,4)4 eq \o\ac(○,6)6

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 张淳初到永康县任知县时,永康县上诉的人有数千人,张淳廉洁自律,日夜阅读案卷,从速公正处理积压下来的狱讼,受到永康百姓的赞誉。

B 张淳请御史每月下数十道檄文,而自己却佯笑“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是想以此来麻痹巨盗卢十八的警惕性,从而引其出洞,一举擒获。

C 张淳对那些诬告他人者处以诬陷罪,捐出俸禄救济贫穷的人,杖杀死囚而榜其“是劫米者”,稳定了永康的形式,获得了治行第一的评价。

D 张淳在即将离开永康之际,凭借着对周边情况的调查研究和科学推断,派人在河边将某盗捉拿归案,永康人感到很希奇,认为有神灵帮助张淳。

三.翻译默写鉴赏(18分)

24.将《张淳》一文中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句2分)

(1)吏民素多奸黠。

译文:

(2)盗遁久矣,安从捕?

译文:

(3)而己出营赀以尝。

译文:

(4)贫无力者捐俸量给。

译文:

25.补写下列名词的上句或上句。(4分,每句1分)

(1) ,而人之多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悲夫!有如此之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4) ,谦得益。

26.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此诗应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田园美景?体现了王维诗怎样的特点?(3分)

答:

(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

答:

四、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忽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生活中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至少,我知道这苹果不属于我。假如这时从木梯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不算晚。

生命中的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请请以“有探索就有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多角度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答题卡

11

12

一、基础知识(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选项

6

7

8

9

10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 13——18题。(18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二) 19——23题。(18分)

题号

19(3分)

20(4分)

21(3分)

22(4分)

23(4分)

选项

三.翻译默写鉴赏(18分)

24.将《张淳》一文中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句2分)

(1)吏民素多奸黠。

译文:

(2)盗遁久矣,安从捕?

译文:

(3)而己出营赀以尝。

译文:

(4)贫无力者捐俸量给。

译文:

25.补写下列名词的上句或上句。(4分,每句1分)

(1) ,而人之多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悲夫!有如此之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4) ,谦得益。

26.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此诗应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田园美景?体现了王维诗怎样的特点?(3分)

答:

(2)“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

答: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

1、B 2、 D 3、B 4、B 5、C (解析第4题:选B,此项均意为“文字”。A项“得”,①适宜;②心得,收获。C项“穷”,①走完;②尽。D项“至”,①到的人;②到达。)

6、D 7、D 8 、B 9、C 10、D 11、A 12、C

13——18:(13)B (14)B (15)A (16)C (17)C (18)C

19——23:(19)B (20)A (21)D (22)C (23)A

(解析第20题:选A,A项中①因果连词,相当于“因此”;②承接连词,相当于“趁着”。B项均作连词,“于是“就”;C项均作介词,相当于“把”; D项均作连词,表示承接,不译。)

24、 (1)官民中许多奸诈狡猾的。

(2)大盗早已逃跑了,到哪里去捕捉啊?

(3)自己出去想办法凑钱赎罪

(4)对非凡困难而无力抚养子女的人,就捐出俸禄给他们。

25、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逸豫可以亡身 (4)满招损

26、(1)绘行、绘声、绘色的艺术手法。 诗中有

(2)清晨粉红的落花洒落一地,家童未及清扫,四面一片静谧,只有树上的黄莺在婉转啼鸣,却并没有惊扰主人的好梦。

27、略。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高二上末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山东昌邑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广丰中学 高二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 短 文 两 篇 》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科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语文同步课课练:装在套子里的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评估测试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点将过关练习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3
    广州市高二语文会考模拟试题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5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7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8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东埔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我有一个梦想》同步练习3
    《阿房宫赋》习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质量检测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 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4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6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和研究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东北育才学校周练测试卷
    高二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秋季学期高二语文段考(2)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卷
    第一学期期终高二语文考试
    上学期齐市普校联考高二语文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综合模拟题
    《演讲词》扩展练习
    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二语文第一次摸底考…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8
    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延伸阅读
    高中语文第三册背诵竞赛
    高中语文第三册背诵课文集锦填空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新教材,一…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新教材,一…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师说》练习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
    高二语文试卷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守财奴》练习测试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0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检测
    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专题检测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综合测…
    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质量检测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题
    东埔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二学期长兴中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下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乐清育才中学高二培优班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新教材)期末…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促织拓展练习
    作 文 教 学 反 思
    北京名校试题精选:文言文第五单元检…
    下学期高二语文检测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新教材)期末…
    《守财奴》同步练习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和研究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
    东北育才学校周练测试卷高二语文(上学…
    上学期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文言文第五单元检测
    作 文 教 学 反 思
    《道士塔》同步练习
    《唐诗宋词选修》阶段测试(唐诗部分…
    《名著导读》专项测试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 文 试 卷
    下学期高二语文联考题(含答案)
    延伸阅读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5
    第二学期长兴中学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素质评估答案
    成语学习文言词语答案
    普通高中必修模块语文调研测试
    最新语文教材第三册名句练习
    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语文
    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强化训练语文(必修…
    江安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病梅馆记课堂练习
    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语文
    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江安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A…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摸底检测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语文学科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终考试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抽测题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综合试卷(A)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我有一个梦想》练一练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质量调研试题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 文 试 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语 文 试 卷
    第二学期中段考复习试题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四册练习题
    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质检复习题
    诗词名句
    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调查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醴陵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醴陵一中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阅读高速路
    高 二 语 文 期 末 测 试
    高 二 语 文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高中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中语文第四册6单元检测题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高二语文)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职高高二语文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14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8
    高中二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第三册语文半期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试卷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1
    高中第三册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测验卷
    高中第二册语文素质训练同步试卷—第…
    高中语文必修四专题一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测验卷
    高中语文第三册一、二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3册期终考试试卷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检测题(现代…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5单元检测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10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第三册综合练习题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高二3册散文单元练习
    高中语文(试验本)第四册期末素质检…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练习6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复习指导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末综合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半期考试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3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4单元检测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全册语文复习提纲
    《季氏将伐颛臾》同步练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试题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学期期考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