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一、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完成1~2题。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两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两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
【解析】这首诗诗人写出了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对劳动的感受。劳动生活虽然艰辛,但诗人体会到的是远离尘世的闲适。“愿无违”是指“不违反隐居躬耕的心念。”所以D项说“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错误。
【答案】D
2.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语,前实后虚,相互补衬。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平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D.以“沾衣”带写躬耕的所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乐趣远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解析】B项中说法错误,理由见D项。
【答案】B
二、阅读下文,完成1~~6题。
曹植失宠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值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为,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康、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孤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诗》:《诗经》;《论》:《论语》;这里泛指经书
B.每进见难问 问:质问
C.太祖孤疑 孤疑:怀疑,犹豫
D.于是悔而罢之 悔:后悔
【解析】 D.“悔”应为悔恨、懊悔之意。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几为太子者数矣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B. ①以杨修颇有才策
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C. ①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 ①植既以才见异
②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解析】A.均是“当作、作为”之意; B.均是“因为”之意; D.均与后面的“而”“且”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C. ①句为转折连词,“然而”之意,②句为递进连词,“并且”之意。
【答案】C
3.下列加点的词的词义与今相同的一项是( )
A.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B.公车令坐死
C.宫人左右,并为之说.
D.于是,以罪诛修.
【解析】A句为“当面试试”,今义为“对应试者进行当面考查、测试”;B为“官署名称”,今义为“公家车辆”;C句为“在旁侍候的近侍、近臣”,今义扩大到“身边随的人”;D中“于是”古有两种方法,一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一为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与今相同。此句为第二种用法。
【答案】D
4.下面全是曹植失宠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②丁仪、丁 [A1] 、杨修等为羽翼。③任性自行,不自雕励。④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⑤值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⑥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灾甥也。⑦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植醉不能受命。
A. ①③⑦ B. ①⑤⑦ C. ③④⑦ D. ②⑤⑥
【解析】①是曹植答复的话,从后面可知,曹植并未说慌,曹操对植的才华深为赏识。②是曹操欲立植为太子的原因。④虽不是曹植自身所为,但却从反面造成了植的失宠。⑥是曹操杀杨修的原因。
【答案】C
5.根据文意,下列句子的判定不当的一项是( )
A.曹植少时就博览群书,擅长写文章,并且面对武帝的诘问,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得魏武帝的赏识。
B.曹操东征孙权,留植戍守邺城,意在让植锻炼自己,以便以后有一番作为。
C.曹操杀杨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修颇有才华,而又为值羽翼
D.从文章看,曹植败于曹丕的关健一点在于曹值酒醉不能受命,误了军事。
【解析】迷惑性在于C项,从文章看,开始曹操欲立植为太子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丁仪、丁 [A2] 、杨修等为羽翼,立丕为太子后,曹操反而又怕这些人助植造反(虑终始之变),故是正确的;D项是曹植酒醉不能受命在已立丕为太子之后。
【答案】D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可不勉与!
(2)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解析】(1)是要害把握句式“可……与”。
(2)“由是”不要翻译为“因为”,“重”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1)能不努力吗?(也应当努力啊!)
(2)从此以后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
【参考译文】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太祖读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问他:“你是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出口就能谈论,提笔就能写出文章,请父亲当面试试,看是否请人代笔?”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都台去,让他们各自作和篇赋。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即成,而且写得很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赞叹不已,曹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妆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曹操宠爱。太祖去攻打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并告诉曹植说:“我以前作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 。想想当年的所作所为,我至今也不后悔。你如今也是二十三岁了,也应当努力啊!”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 [A3] 、杨修等人的辅佐。太祖犹豫不决,几次想把曹植立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重修饰,饮酒也没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曹植,宫女及太祖身边的人都给他说好话,因此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有一次乘车在御街上行驶,从司马六径直出宫。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气。守卫司马门的官因罪被处死。从此以后加重了对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太祖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患,一方面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而且足智多谋,更是袁绍、袁术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杨修杀了,曹植心里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太祖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去解救曹仁,为此太祖专门敕令告诫曹植,曹植却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罢免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对这首诗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结绮”,格子连结着如丝织品的花纹。“阿阁”四面有檐的楼阁
B.“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为”,作;“无乃”,莫不是。
C.“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清商”,乐曲的特点,音调清越。“徘徊”,在一个地方往返行走。
D.“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知音”,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引申为了解对方内心抱负的人。
【解析】“徘徊”诗中是形容乐曲的回环重叠。
【答案】C
2.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这四句诗写歌者地位的不凡。
B.“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这八句诗写歌声激越悲哀,婉转动人。
C.“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二句诗的意思是但愿弹歌唱的人和听曲知音的人,像一对鸿雁一样展翅高飞,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感慨。
D.这首诗所咏的是高楼上的弦歌,引起一个楼外人对于歌者的同情和知音稀少的感慨。
【解析】C中“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感慨”说法错误,应该是“对歌者寄予深切的同情”。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