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教案
|
查询语文教育和教学的详细结果
|
合材料的能力不强。
二是想象不合理。题目所给限制条件不少,也留给考生自由驰骋的天地:(1)对于妈妈只洗一只鞋的缘由的揭示,至少有以下三个思维角度。其一,妈妈是“有意而为”,作为手段教育小乐热爱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是要有始有终;其二,因为偶然事件发生来不及洗,如妈妈突然接到电话到医院抢救病人,或妈妈自己突然病倒等,小乐体谅理解妈妈而自己洗另一只;其三,小乐开始不假思索地洗另一只鞋,在洗的过程中体会到妈妈的辛劳,品尝到劳动的快乐,决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此外,意在讽刺、批判小乐的任性、娇惯等也是可以的。(2)小乐只要是学生,具体年龄不限。(3)语言、动作、心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为主不限,考生应在这一范围内驰骋想象,力求内容合理、新颖。但答卷中内容违反生活真实情况者不少,且比较严重。如写妈妈用只洗一只鞋的手段教育小乐要有理想,要善于交友,要重视体育锻炼,放东西要有秩序等,就违背了逻辑推理。有的考生写另一只鞋从被窝里找到,妈妈不洗另一只鞋的原因是鞋里有耗子,令人啼笑皆非。
导致想象不合理的原因,一方面与审题有关,更重要的是反映出考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缺乏积累。因为合理的想象必须以生活积累为基础。
三是立意不高。片段作文虽然字数少,但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在立意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是:(1)立意不明确。主要表现在详略的处理不当,因为“中心”是评写的内容,需要加以突出的,如短短的200字,既写小乐的疑惑,又写妈妈的教育,还写小乐刷鞋的过程,平均使用笔墨就导致中心不明确。(2)立意不深。表现在情节过简,缺少特定情境设置。如不少考生只写小乐感到奇怪,就去问妈妈,妈妈一番教育,小乐就欣然刷鞋去了。同样的内容,如果设在小乐生日这一天,妈妈用这只未洗的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乐,就做到了“尺水兴波”,既合乎情理,又深化了中心。(3)立意不正确。如有的考生津津有味、不加批判地描写小乐设圈套,最终还是让妈妈洗了另一只鞋的经过等。
此外,答卷中还反映出一些考生不善描写的问题,在语言表达方面,词汇贫乏,句式缺乏变化,不善用修辞手法。错别字,病句仍是一大顽症。这些问题也都是需要花点力气加以解决的。
2.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么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①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
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④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是提供材料的命题(或自拟题)作文。材料提供了限制条件:所写的范围是有关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问题,而且是写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在“要求”项内,提出了4条:①可以从提供的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也可以自己拟题;②关于表达方式,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即基本没有文体限制,比较自由。③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这是一个限制条件。④不少于600字。从以上几点综合来看,这道作文题较往年宽松得多,自由得多,难度较往年要小一些:既可以自由命题(在限制范围内),又有可选择的参考题目;没有文体限制(只是不能写成文学体裁);因此,围绕关于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的问题,考生可以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选择适合表现自己承受力的实例,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海阔天空,任你驰骋。因此,这道作文题比较容易表现考生的个性、特长,很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素质水平。
尽管没有表达方式的限制,没有固定题目的限制,但是作为整篇作文,有些基本要求还是有标准限制的。根据《考试说明》,以下几项还是要求达到的:
(1)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比如,上述要求和限制,毕竟还是有限制的,不是完全任意而写的。
(2)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充实。不管你写哪种文体,不管写哪种情况,文章内容思想健康,向上,不能因自己“脆弱”而肯定脆弱,不能因自己欠坚毅而否定坚毅。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不能只是事实的罗列,现象的堆砌,让人读后不知所云。材料要充实,写记叙文也好,议论文、说明文也好,都不能泛泛而叙,泛泛而论,不着边际。
(3)语言规范、连贯、得体,所谓“规范”是指所使用的语言要遵循本民族语言共同的规范。对于中学生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伴随视野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深化而出现的语文能力不适应的情况——要表达的内容日益丰富而词汇量有限,这时容易出现概念使用不当或生造词语的问题;思维日益复杂的构句能力一时还不能适应,这时便容易出现语法规则方面的失误,此外,方言、俚语等也是不符合语言规范化的要求的。所谓“连贯”是指用若干句子合起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时候,它们之间必须组成“链状结构”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链状结构”又称“句链”,指的是句与句之间应该相互衔接,前后联系。倘缺乏这种衔接与联系,语言不呼应,表述就出现脱节等等。所谓“得体”,是指语言的运用要注意语言环境。在高考作文中,对“得体”的要求简化成为两条:①注意表达方式,②注意表达对象。
(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此外,字体端正,文面整洁,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篇大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在内容上,首先是审题意识不够强,造成的文不对题或者部分偏离题意。一是由于对题目中关键词意把握不准,没抓住“坚韧”“脆弱”在心理素质上的意义,误与“克服狭隘意识”“戒骄戒躁”“要不断进取”“自知者明”混为一谈;二是忽视了题目中的“追求”和“战胜”的要素,写成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自我检查式,没有写出“追求”或“战胜”的理由或过程;三是对写作中要求“表现你的心理承受力”把握不牢,造成写作角度失当,写成“我们”或英模亲友等其他人,“我”仅仅成了穿靴戴帽或篇中点缀。内容上的另一问题是思想性不够强,有的作文以诉苦为主,最后表示要“跳出泥潭”;有的作文是自我性格介绍,似乎“坚韧”或“脆弱”是与生俱来,不必追求或战胜;有的作文写“追求”或“战胜”只是应付选举或高考等一时之需。这些都削弱了文章的思想性。
选材失当是作文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材料不能支持观点,与自己心理素质上的斗争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我长大了”“我又前进了一步”等作文的翻版;其二是材料不能有力地支持观点,虽大致能与主旨保待一致,但失之过小(如做一个小手工),或失之过俗(如做一道题,一次跑步),或失之过虚(如举例中罗列人名)。总之,实例欠典型。
在表达上,记叙类最突出的问题是:以概述代替具体描述,只是粗线条介绍自己成长过程,欠具体生动;详略欠当,引入部分太长,进入对事例的描述太慢。无用文字挤点了全篇。议论类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善说理,写“为什么要追求坚韧的品格”“为什么要战胜脆弱”太少,摆问题、发感叹、作检查、表决心充斥全文,有的文章罗列例子,欠缺思辨性;论据欠典型性、现实性、新颖性,例子大搬家,毫无新鲜感。
1998年作文评分标准将结构归入表达这一大类。结构上最突出的问题是新八股文很浓,不少作文无外乎是“一引(引原材料)、二摆(摆观点)、三堆(堆例子)、四联(联系自身)”。今年作文命题恰恰要清除“八股”气,要求解决自身现实具体问题,力避虚浮套话,所以,“八股”作文显得十分不“合辙押韵”。
表达项中语言运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考查点。考生在语言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句与句之间的意思跳跃大,欠缺逻辑性、连贯性和流畅感。有些作文病句较多,是表达项中失分较多的重要原因。 相当一部分作文书写欠规范,被归入三类以下,应引起应考同学注意。
(三)能力训练。
1.合作
2.尝试
3.习惯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有远虑也有近忧
5.近朱者赤
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9.一些成语中,往往充满哲理。对下面成语,用因果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各写一段200字以内的文字,剖析成语所含哲理。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不能载舟/也能覆舟
10.根据下面材料作文。
最近,有人曾谈到两件事。
第一件,一位爸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经常查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天晚上——
爸爸:最近你们语文学了什么?
孩子:老师在讲《论雷峰塔的倒掉》。
爸爸:怎么?雷峰(锋)塔怎么能倒掉?雷锋的形象我们要永远树下去嘛,怎么能倒?
孩子:(愕然地)那是鲁迅先生写的……
第二件,一位小学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准备讲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族英雄郑成功吗?他是谁?一位学生举手,班主任高兴地让他回答。那位同学激动地说:“知道,他是歌星郑智化的弟弟!”
要求:①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②不少于700字。
11.续写下面文字,使说理更深刻。
《要持之以恒》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教育和教学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 |
下一篇文章: >教案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