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天书”掀开一角
|
查询语文教育和教学的详细结果
|
张小军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基本内容。 二 认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的公布这一重大科技成果的划时代意义。 三 学习根据特定内容选材以及把叙述与说明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根据特定内容选材以及把叙述与说明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建议:
第一课 一、课文分析结构与内容: 除引用和引言外,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用五个小标题概括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基因让全球媒体违规。 全球媒体的违规报道说明这一科学成果的不同寻常,作者最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地球因为基因变得有些发烫。” 第二部分:“生命天书”究竟有啥。 这部分摘要介绍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主要内容:图谱覆盖了整个人类基因组的95%,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39114个之间;在所有确定出来的基因中,已经有三分之二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可能的功能;地球上的每个人与其他人有99.99%的基因密码相同。 第三部分:“基因狂人”文特尔。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一样,不属于科技知识的内容。但由于文特尔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必要对他进行介绍。同时,介绍文特尔的生平,也就从一个侧面介绍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研究过程。 第四部分:生物经济大潮初起。 这一部分是介绍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的公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概括说明生物经济进入成长阶段。 第二层(第2~6段),说明为什么生物经济进入成长阶段。 第2段总叙,生物技术公司借助“生命天书”的破译,实现人类很多梦寐以求的愿望。第3、4、5段举例。第6段总结,因为潜在的巨大市场激励生物技术投资,所以生物经济进入成长阶级。 第三层(第7~10段),具体介绍生物技术经济的发展。 第7段总提,生物经济时代最早表现于制药、保健、农业和食品行业。第8段讲保健业的发展。第9段讲农业、食品以及人们很难想像到的行业的发展。第10段以美国为例说明制药业的蓬勃发展。 第五部分:奥秘破解尚待时日 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指出:人类基因研究并没有大功告成,仍需继续研究。 二、写作特点 1、根据特定的内容和需要选材。作者在文章中选用了两个非科技内容的材料。一是媒体的违规报道,二是文特尔的生平。它们虽然不属于科技知识的内容,但与说明的对象密切相关。媒体的违规报道说明这一科技事件的不同寻常;文特尔对人类基因的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公司又是参与研究和公布研究成果的成员之一,所以对他的生平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2、语言形象、准确。 “生命天书”掀开一角,是形象的语言。“天书”是人们熟知的难于读懂的书,把人类基因组图谱喻为“天书”,读者就有了形象感,“掀开一角”,既形象,又准确。一方面,对于生命的秘密,人们开始解读了;另一方面,这个秘密在现阶段又没有完全解开,表达非常恰当。又如“地球因为基因变得有些发烫”,也是形象化的语言,把这一重大科学事件对人类的影响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三、作业布置:
第二课 一、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参加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美、英、日、法、德、中6国科学家2001年2月12日公布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国际权威科学刊物《自然》也以60多页的篇幅刊登题为《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定和分析》的学术论文,这是首次全面介绍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基本信息”。同一期杂志上还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涉及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方法、Y染色体图谱、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交换基因序列的方式、人体单核苷多态性数据等。 意义: 20世纪80年代早期,对HGP就形成了两个重要共识: (1)全面认识基因组可以极大地加速生物医学研究。 (2)可以使研究人员全面地、无偏差地解决问题。 1990年美国能源部与国立卫生院启动这一计划。英国、法国、日本也建立基因组中心开展研究。90年代后期,HGP加速,德国和中国相继加入这一计划。中国是1999年9月加入这一国际协作组,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成为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遗传生物学发展的阶段: 1. 遗传的细胞基础——染色体的发现。 2.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 3. 遗传的信息基础的提出。 科学家发现了细胞读取基因中信息的机制,借助DNA重组技术,可以同样读取基因中的信息。 4. 测定一个基因乃至整个基因组。 到目前为止,已经测定了599种病毒与类病毒、205种自然存在的质粒、185种细胞器、31种真细菌、7种古细菌、1种真菌、2种动物和1重植物。 二、学生讨论认识现代科技。 三、教师总结: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教育和教学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生命天书”掀开一角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曹刿论战》教案 |
下一篇文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