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春节期间到广州深圳游览一番后,乘车来到肇庆,专程游览岭南名胜七星岩。到达肇庆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星湖岸边的端州大酒店已经客满,便就近入住另一家宾馆,名称记不得了,但条件还不错,尤其宾馆餐厅烹制的“香芋扣肉”,肥而不腻,比起“梅菜扣肉”又是另一番风味,美味至今难忘。第二天一早,步出宾馆,在不远处的星湖牌坊岸边乘游艇进湖,开始游览七星岩。
桂林的七星岩是个光怪陆离的溶洞,而肇庆的七星岩是个山清水秀的湖区,湖区内天柱岩、石室岩为中心,东有阆风岩、玉屏岩,西有仙掌岩、蟾蜍岩,北有阿坡岩,状若北斗七星分布,所以也称星湖,古人赞誉它是“西湖水,桂林山,帛缎天降挂飞帘。”
星湖就在肇庆市内北部,湖区共有五个互通的子湖,总面积有八千多亩,比杭州西湖还大,高杨、垂柳、凤凰木遍布湖堤,整个湖区风光旖旎,峰奇水秀。
这七星岩不像西湖那样,是一周山围着水,山是山,水是水。这里,山生在水里,水环绕着山,像一个硕大的盆景。遥望七星岩,除了突起的七座山,便是一望无际绿莹莹的水,让人察觉不到平坦的陆地。
走进七星岩,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种浓浓的绿。那稠密的绿色情怀像不解的春情,缤纷洒落在天上、水上、还有人们的心里。春节期间天气有些阴郁,于是,湖里、岩上、还有空气中便泛出了一层积淀了千百年的绿。时而有些细雨,于是,星湖便笼罩在淡绿色的润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海外仙山。
走进七星岩,使人垂涎欲滴的,是两种诱人的香。那四方形的裹蒸,散发这浓郁的肉香;那拳头般的香芋,散发着清淡的薯香。清幽的林荫道旁,常有老婆婆守着一个大锅,售卖裹蒸和香芋。我一路游,一路吃,风景难忘,美味亦难忘。
走在星湖水边,回味七星岩,发现这里有超然的宁静和神圣。七星岩的淡泊雅致,独到而少见,很容易让人想起“仙境”两个字。无扰的山水,似乎是一种期待了千百年的寂静,让人忘却喧嚣和浮躁,而那超凡脱俗的高雅,又诠释了真美的寓意。
这里有既有西湖风情,也有阳朔文雅,难怪 叶剑英题诗道:
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
星湖里每座峰岩各有自己的形态,也各有独特的情怀。其中,最有神韵的算是天柱岩了。这座高百余米巨大石灰岩,一峰翘立,独柱擎天。
山上悬崖巉巉,怪石峥嵘,古树参天,让人感到几多沧桑; 山内溶洞幽幽,百转千回,时阔时狭,令人顿生探寻兴趣; 地下暗河潺潺,淙淙悦耳,水汽氤氲,使人旋即喉润肺清。
天柱岩有石阶、栈道、天 桥,把游人引至峰顶,我在细雨中登顶天柱岩,伫立摘星亭内,极目远眺,星湖秀色,尽收眼底。
天柱岩的植被种类很多,最多的则是榕树。这种大树冠的细根植物在岩石缝隙里寻找着生存的空间。山崖上,许多榕树的根已经与山石长在一起,千奇百怪的样子显露出生命的顽强。山上还有许多红豆树,其中一棵已有七百多年的树龄。榕树的顽强与红豆树的相思,展现了天柱岩的风姿,也道出了“生命和爱情”的人生主旋律。或许这情景也打动了郭沫若先生,他曾赋诗一首:
七星落地上,天柱欲中流。 山多红豆树,葱对白浮洲。 月下开凌镜,云间结彩镂。 勾留过一宿,烟火是端州。
端州是肇庆的古称,曾辖两广,这里盛产名砚——端砚,也曾接纳过清官—— 包拯。这位青天大老爷曾在端州任知郡事,以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关心民众而深得人们爱戴,也为七星岩添了美好的意境。天柱岩下有包拯石刻,其弃砚 西江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游毕星湖,本打算回广州了,忽然记起我的邮册中有一套 鼎湖山纪念邮票。小小 画面中翠绿的群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已经来到她身边,无论如何该去看看她。
虽然没有预先查阅鼎湖山的资料,但估计应是名山胜境。及至我踏进鼎湖山山门,她清幽的风景震惊了我,陶醉了我。
我住在山脚下的鼎湖山宾馆里,整个窗口都是绿的,远山是隐约的深绿色,近树是婆娑的翠绿色,石藓是斑驳的嫩绿色。溪水淙淙绕窗而过,清雾袅袅弥散进屋。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
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第二天清晨,天空到处飘着细细的水珠,算不上雨,可比雾要浓得多。
“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途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进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