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教案
|
查询语文教育和教学的详细结果
|
由于“它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眉目之所以美,是由于“胸中正,则眸子皑焉”。通过因果分析,从而得出“为了一双美的眼睛,可以修眉毛,剖眼皮;但更重要的还在于陶冶自己的心灵”这一结论,就十分令人信服。
(4)条件分析。
即从事物形成的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有一篇题为《赵爽得奖的联想》的议论文,通过赵爽荣获国际少年书信赛第一名这件事,说明了“哪里都能飞出金凤凰,跃出千里马”这一观点。赵爽就读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学校,当然条件要比重点学校差一些,赵爽成长的地方是在边疆,在小城镇,比大城市条件当然要差一些。一般人认为,似乎只有大城市、重点学校里才能出人才,而作者通过对赵爽事例的分析,说明成才的一个最根本的条件是个人的努力,“只要努力,哪里都能飞出金凤凰,跃出千里马”。这样通过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令人信服的。
(5)辩证分析。
即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不少同学,由于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往往导致写议论文时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比如为了强调高考前的时间的紧张,强调分秒必争,就把打打球、跑跑步等必要的体育锻炼也认为是学习不刻苦的表现。为了强调培养能力的重要,批判“高分低能”,甚至连“分数”也全盘否定。因此,文章即使提出了正确的观点,也得不到充分的、正确的论证。因此,要想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有篇文章题为《唾面》,议论的中心是,即使在表示正当的感情时,也应当注意精神文明。作者对某些游人在岳飞坟前那四具白铁铸的南宋卖国投降帮派头子跪像前唾浓痰鼻涕这一行为是不赞成的。但是,对此事作者并未作简单的否定,而是进行了辩证分析。首先指出,唾面,是古人表示鄙视、蔑视的侮辱性举动。对几个遗臭万年的坏人表示鄙视蔑视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一般情况下,唾面并不一定吐口水,更不用吐痰、甩鼻涕、撒尿,只要像小说和戏里那样“哗了一声”也就可以了。而西湖游人的唾面也实在过分,超过了限度,这就不但有碍观瞻,而且也有碍于精神文明了。经过这样的辩证分析,不仅一般读者,即使这些“唾面”游客本身也会口服心服的。
(三)怎样使文章写出新意?
在考试中,知识题有标准答案;作文题,虽然也有评分标准,但实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因此,作文成绩的高低,往往是通过比较,得出好、中、差。至于好的,还可以分出尚好、较好、最好等等。一句话,评作文卷的参考卷是从比较得出来的。因此,作为应试者在作文时应当力争棋高一筹,也就是说要写出点新意来。就好比百米赛跑,只要跑在别人前头一秒、半秒、甚至零点一秒,就可获胜。
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呢?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材料新。
一篇文章如果所写的材料新颖,使在诸多同类作文(尤其高考阅卷在大热天,阅卷老师疲劳不堪)中,读之会感到为之一振,首先就留下了一个好印象——非同凡响。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1977年北京考生阎阳生那篇作文了。当时轰动了一个阅卷点的200多位老师。之后又广为流传。仔细琢磨一下,那就是因为它有新意——主要是材料新。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再没有比婴儿的啼哭更能提醒你已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一开头就提示了,这是一个中年人考大学前奋战一年的情景。第2段是;“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像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日夜埋头在作十几年前应作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当然啦,鼓励支持,冷嘲热讽,各种反映都有。但最激励我干下去的却是这样一件事。”接下去,写他在工厂亲眼见到一些外国技术员和厂商要来修一台进口的色谱仪器,修好以后,在与外国人的座谈会上,在那些外国人友好的外表下面,在他们彼此会意的眼神里,“我”感到了他们无法掩饰的轻视,好像针扎一样。正因为如此,激起了他一定要学习的决心。记叙了一年来刻苦学习的情景。这份答卷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材料新。
当然,所谓新只是相对的。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中,力求把比较新颖的材料选出来用就是了。但我们同学,常犯的一个毛病却是拿到作文题,没的可写,一点思路也没有,哪里还谈得上“选”呢?这里就有一个打开思路的问题。要打开思路,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想象,思路一打开,材料就会涌到脑子里来,在诸多材料中加以筛选,当然会相对新一些。
(2)角度新。
写文章如同照相。照相时取景的角度,往往决定着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同样的主题,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事物,如果角度取得不落窠臼,那么,一般的“俗”材料往往也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奥说过:“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能把握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就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文章能否写出新意,与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当我国足球队破天荒获得亚洲出线权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描写足球健儿的文章已经很多。如果我们再以此题材来写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新意来呢?有位同学就改换了选材的角度。他在写《破例》一文时,抛开许多文章中所写的什么“奋战过程”、“比赛场面”、“平日苦练”的内容,而是把“镜头”转向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决定足球队能否出线的那场比赛的傍晚,妈妈破例让“我”看电视了,“书呆子”爸爸也破例坐在电视机前流下了泪水,还有邻居的华侨老爷爷等许多人跟平常大不相同的心情。他写的这些材料虽然平凡,但能够“小中见大”地体现出文章的主题——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火花。由于这些“琐事”是自身亲历的,生活气息浓,所以容易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在行文中,无论在整体布局方面,还是在确定线索方面,他都服从于“破例”这一新角度的要求,把看电视的过程全部略去,让文章在球赛开始前戛然而止。从而用“一滴水的光芒”反映出了“火红的太阳”。由于此文角度新,所以虽然也是写的大家所熟知的事,却写出了独具一格的新意。
(3)立意新。
所谓立意新,就是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新的观点,使人读后受到启发。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新的立意,就会使人耳目一新。
有位同学写《嫉妒小议》一文,就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文章说:嫉妒,就是“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憎恨”之意,书面上大体都是这样解释的。不学无术的人,看到别人某一方面的才能胜过自己,便给予打击、诽谤、讽刺,这是不可取的。这种思想意识是历来受到人们唾弃的。然而,假如嫉妒所憎恨的不是胜过自己的对方,而是恨己不才,这种“嫉妒”却能催人奋发,催人向上。无疑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思想,应当加以推崇。在这样的新观点之下,文章又举例论证了“‘嫉妒’出智慧”和“‘嫉妒’能出成绩”这样两个分论点。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正是因为小时口吃,登台演说常被对手压倒而嫉妒,但他并不气馁,每天口含石子练朗诵,50年如一日,终于练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有一个青年工人,在一次文化考查中除语文及格外,数、理、化都是二三十分。但他并未一蹶不振,消沉下去,而是敢于向优秀者挑战。他没有对他们进行讽刺、挖苦,他认为这是“小人”的行为。而是刻苦复习初、高中课本,在又一次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可见“嫉妒”心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就能取得优异成绩。文章最后,希望大家在工作、学习中发扬这种“嫉妒”精神,在“嫉妒”中比赛,在“嫉妒”中获得力量,变“嫉妒”为勤奋,做出更大的成绩,让更后进者“嫉妒”,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像《“嫉妒”小议》这样,作者一反过去人们对“嫉妒”一词“贬“的看法,从另外的角度重新给它以新的解释,提出新的观点,赋予它以崭新的意义,这样的文章就会给人以新颖的感觉。
再如,据报载某省召开的防盲、治盲学术会议上,100多名眼科专家提出“生时为病人治眼睛,死后为病人献眼球”的倡议。大家还郑重地在一块“我的最后贡献”的红绢上签了名。如果我们以此材料立意写篇文章的话,一般会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意,歌颂这些眼科专家的献身精神。但是,为了使立意更新,能不能把这个警句改造一下,使其立意更新、更深呢?当然可以。因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点明了他们“生前”的精神,并未道出他们“死后”继续为人民服务的事实。如果将其中的“后”字改为“不”字,成为“鞠躬尽瘁,死而不已”,那么专家们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便跃然纸上了。由于改了一个字,立意顿时升华。
(四)怎样提高实用文写作能力?
著名教育家刘怫年说:“考试终归是指挥棒。”正确的指挥棒指挥着教和学两方面都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近10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为我们指出了什么方向呢?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强了文章的实用性。10多年共有20道作文题,其中有缩写、改写、写说明文字、写信、写简讯等,从文体要求看,对实用性的要求明显加强;即使要求写议论文(一般不归为实用文),在内容上也是针对性强,要求有实用价值。如1984年要求针对一段话,联系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议论文;1987年要求结合提供的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写一篇短文。都是要求用写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显然,强调写作的实用性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了迅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文教育和教学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考总复习(三)写作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孔雀东南飞(并序)(3课时) |
下一篇文章: >教案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