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历史 >> 高中三年级 >> 历史高中三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查询历高三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高考复习

第二次月考历史

编题人:林玉连 审题人:吴德永 2005/11/8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

钟。注重: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据此回答1—2题: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相传都城在阳城,即今

A.河南登封   B.河南郑州   C.陕西西安   D.河南安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是我国史书有确切纪年最早的史事;②商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使用木石农具为主;③商周遗址已出现了原始瓷器;④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商朝开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 ②商朝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③商都繁荣,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④商周时已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实现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转型。据此回答4—5题:

4. 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中的根本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答应土地买卖 B.建立县制,加强中心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D.燔诗书以明礼

5.山东自古被称为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下列哪些内容与山东有关 ①“相地而衰征” ②《考工记》问世 ③ 初税亩 ④ 墨子故里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中心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发展演变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据此回答6~11题。

6.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专制主义中心集权逐步加强 D.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7.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拟到执行必须经过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

8.孟子主张, “予民恒产”,“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而随着均田制的破坏,①募兵制崩溃 ②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③府兵制实行 ④实行两税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9.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北宋初期统治者加强中心集权措施特点的是

A.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分解中心和地方的财政军权力

C.重内虚外、强干弱枝 D.中心和地方相互牵制

10. 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最能说明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是

A.废除丞相 B.将行省机构分设三司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以八股取士

11.对于清朝军机处这一机构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相当于唐代的三省合一机构 B.主要职能是负责军事指挥调动

C.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 D.只是跪受笔录和负责传达皇帝意旨

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均成就斐然。据此回答12~15题

1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3.汉献帝时修一条农用浇灌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本书介绍的方法:

A.《九章算术》 B.《黄帝内经》 C.《太平经》 D.《墨经》

1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局动荡,但这一时期文化依然有很大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朝祖冲之最早运用极限理论,推算出比外国早1000年的圆周率;

B.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并配有《禹贡地域图》;

C.南朝范缜所著《神灭论》以无神论思想批判了“形神统一、形亡神灭”的谬论

D.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5.宋元时期,在天文学领域的重要活动包括

①编制《十二气历》 ②制订《大衍历》 ③编定《授时历》 ④设置观星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回答16~18题。

16.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所做的努力是

A.设置西域都护,修筑驿站 B.派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C.加强同欧洲之间的使团往来 D.大败西突厥,设立机构治理

17.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不识干戈。”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促使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D.维持了宋辽间长久的和平关系

18.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元朝时的民族融合具有的新特点包括:①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作为征服者的落后民族被中原先进文明所征服; ③外族迁入,多民族融合产生新民族;④统治者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据此回答19--22题

19.《诗经》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秦朝

20.李白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里咏叹的古都是

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杭州

21. 台湾诗人丘逢甲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以下有关台湾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台湾被称为“琉球” B.元朝专设宣政院治理台湾、澎湖列岛

C.康熙派施琅渡海打败郑成功,统一台湾 D.日本割占台湾到中国收复主权相距50年

22.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这里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开始万里长征

23.中国水利技术西传欧洲,欧洲水利方法介绍到中国,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唐朝、清朝 C.汉朝、明朝 D.宋朝、元朝

24.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B.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

25.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达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 .①③ B.④⑤ C. ②③ D. 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

26.(12分)交通是人类文明横向演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反映,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3


图4

图5


(1)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交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对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5分)

(2)结合图2、图3和所学知识,简述两汉、唐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当时国都城市经济繁荣产生的影响。(3分)

(3)结合图4、图5和所学背景知识,比较说明15世纪中国和西欧开辟的新航海路线为什么产生大不相同的历史影响?(4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许多国家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念,这些观念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材料四:清咸丰戊午年五月,清政府签订某一对外条约:“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第三款 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关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第五十一款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分析唐太宗、乾隆皇帝不同的“华-夷”观?(2分)并指出对唐、清两代社会有何影响?(2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材料四中的条约签订于何时、名称是什么?这些条款反映出“华-夷”地位有何变化?(4分)

28、(12分)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或动机,离开原来的居住地,时间或长或短,距离或远或近,或者返回或者终生不再返回而定居于某地,均称为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请认真观察下列图表,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回答:

图2


图3


请回答:

(1)结合秦汉到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史、经济史,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两个主要方向?分析其原因及影响?(6分)

(2)结合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0年)相关知识,指出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原因和影响?(6分)

29. (14分)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军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分别产生了哪些近代因素?对比同时期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成功经验,分析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历高三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统一模拟考试卷
    中国近代史(上册)练习(二)A卷
    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撞击
    中国古代史综合练习
    中国古代史明清单元测试卷
    上海单科历史试卷
    三月历史月考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测试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
    《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测试题2
    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中心的影响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辽、…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明清…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夏、…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两汉…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综合练习
    高三历史复习浅谈
    绍兴县高三历史复习综述
    高三哲学总复习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测试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测试(二)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试验)
    高三历史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中国近代现代史练习(二)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北宋…
    中国近代历史下册(二)
    中国近代历史下册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三校联考试卷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复习
    [历史]高三历史复习浅谈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练习题
    中国古代经济部分复习导读
    中国古代史 第一节原始社会至南北朝时…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统编)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统测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月考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隋唐…
    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上学期三星高中第二协作片高三联考历…
    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试题历史试卷
    第一学期11月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凤凰华鑫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高三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世界史部分)
    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中国近代现代史综合测试
    高三历史总复习的有效性策略
    高三历史水平检测题(必修1)
    高考经验:高三文科生复习方法指导
    高三历史总复习练习题
    高考应考指导:高三历史第二阶段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浅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测试
    以考试说明为指导高三历史如何复习与…
    浅谈高三历史新课程教学与复习
    第一学期期初历史调研试卷
    高三历史复习辅导体会漫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
    中国古代史第一节原始社会至南北朝时…
    高中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考复习指导: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与重…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中国古代史秦汉测试卷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测试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考试卷
    尤溪四中高三下学期历史试卷
    中国近代现代史选择题优化练习
    尤溪四中 高三下学期历史试卷
    高三下学期历史试卷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综合测试
    世界近代史部分整卷训练
    世界近代史练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测试题
    中国古代史(1-3章)八十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测试
    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
    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刍议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试卷
    中国古代史一单元检测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练习
    新课程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国家定稿)
    中国古代史历史选择题精选100题(附答…
    历史试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测试
    上学期高三历史综合测试卷二
    第一学期调研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阶段性考试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水平检测题(必修1)
    世界历史上几次瓜分的概况与启示
    拓宽·挖深·提高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
    中国古代史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考中古史强化练习2秦汉单元(B)
    历史高考讲座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测试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响新的辽沈…
    20世纪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改革与调整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卷
    上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
    高三大综合月考试题(统编)
    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级历史第一学期阶段考试
    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
    高考热点(周年)问题复习提要
    高三中国古代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大综合月考试题(试验)
    高三历史迎市调研模拟考试三
    高三历史必修1水平检测卷
    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上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历史 春秋…
    张曙光:究竟什么是宏观调控?
    《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