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出的青年诗人巴音博罗
|
说历史的功过是非;何况诗人是写“哀歌”,具有进行艺术选择的权利。他描绘帝国的衰败,用“卷曲在奢侈上”,“拥着女人,喷云吐雾”,“熟视无睹地任凭血色黯淡下去,”等意象,可谓独具艺术匠心,形神兼备地刻画了满洲贵族统治者腐朽的灵魂。出现这样的败家子,一个民族必然要遭遇更悲惨的命运,更名改姓、四散逃亡等,都难以避免。面对“博大、浩繁、古老、高贵,”的大帝国,“在时间的尘壤上馨香与枯萎”的历史,诗人唱出了哀歌”,令 人深思。《悲怆女真》可看作《女真哀歌》的姊妹篇: 你能用纪念碑一样沉重的泪水 举起他们吗? 无法承受一个王朝的悲怆 无法用箭镞射伤哀叹 无法用车辇追逐时光 历史坐在英雄与败类的对峙中空眠 大地如鼓被征蹄擂响 大纛和日轮同时在运行中熄灭 以“无法”开头的三个排比句,暗示了一个王朝的历史命运。历史冷峻无情,王位与车辇,箭镞与征蹄,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大纛和日轮同时在运行中熄灭”,是历史发展的逻辑。诗人以艺术语言,对历史逻辑的诸多重要方面进行了描绘: 红罂粟的美丽就是一场悲剧的美丽 剩下的只能是百年忧患之后 静静伫立于汗王 那山谷一样巨大的耳廓里的觳觫 因为哲学的缘故 我们可以自慰汗颜的时代 金戈铁马倚过的日轮已隆隆转动 就像长河和燹火重又辉煌 勇士和百姓的白骨绊倒过帝王 帝王和将相的御酒也温驯过你我 历史风云,百年忧患,王朝的悲怆,民族的歌哭,荣耀与愧怍,贡献与局限,被诗人一一转化为文学意象并组成宏阔的审美空间,使作品获得了不寻常的历史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力量。诗人深刻的历史感悟和丰富的艺术才情,由此可见一斑。 巴音博罗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他没有把清王朝和满族等同起来,也没有因为满族遭遇历史悲剧而否定其可贵的民族精神。如《八角鼓》: 只有沉默千年的黑土地知道 你狂舞的厚脚掌 是如何 踏响我激烈的宣言 痛苦和欢乐来源于胸腔 眼泪是我成熟的麦粒,喧啸才是震怒的沉雷 才是那场惊心动魄的暴风骤雨的前奏 我和死去的先辈们都从鼓声中 读到最早的乌鸦的传说 一万只铁蹄如何擂击大地 并产生最原始的图腾之火 仿佛第一个姓氏在空鼓中振荡 又在萨满的咒语中苍老 森林 土地和耕牛们 与大片大片随风开放的白云 都是风暴中最适合的静物 “八角鼓”原为满族人民牧居时代的民间艺术。清乾隆年间发展为坐唱形式的曲艺,以演唱时手持乐器八角鼓得名,曾在八旗军和民间广为流行。“萨满”原是女真对巫妪的称谓,后为满族沿用。满族有氏族萨满和职业萨满。氏族萨满被视为天神、祖神的代言人,主持全氏族的各种祭祀活动。祭祀时萨满击神鼓、念咒语、跳家神,充满激情,但是狂而不乱。乌鸦的传说,当指关于努尔哈赤的传说《乌鸦救驾》。与此相关的系列传说刻画了努尔哈赤淳厚朴实、坚韧不拔的性格,歌颂了满族人民前仆后继、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诗人在对满族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的真切、生动描述中,表现了对本民族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认同。《男人都叫巴图鲁》把这种认同感表现得更加鲜明: 我会把洞房搬上你宽阔的脊背吗? 天空很蓝 蓝得像梦 我要在你粗壮茂密的黑发林里缠绵吗? 幽深的湖泊 有优美的火焰 在深深的眸子里闪烁 风从你高峻的鼻翼中呼呼飞出 吹瘦了唇前的浅草 在风中 我默诵那些金戈铁马的传说 并从你厚厚的双唇中 吸吮河流 吸吮强悍 吸吮箭矢的雪色 “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努尔哈赤早年很喜欢智勇双全的大儿子褚英,称褚英为“洪巴图鲁”与“阿尔哈图?土门”,即“大勇士”与“广略之人”。自称是“努尔哈赤的纯种后裔”的诗人,一再描绘“巴图鲁”的男子汉形象与气概,表示要从“巴图鲁”身上“吸吮河流”、“吸吮强悍”、“吸吮箭矢的雪色”,其诗心不言而喻。“爱人天天祈盼我能发福发胖/可我不愿脑满肠肥,不要那些/多余的赘肉。只要骨头还硬/血还热,只要手能伸入骨髓中/抚着骨气取暖,这就够了!”(《女真哀歌》)热血,骨气,巴图鲁式的拼搏进取,这是诗人当今的祈盼,也是诗人对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追寻。 然而,诗人在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审美观照时,总带着激昂和忧虑相交织的复杂情绪。前举各例均如此,《莽势空齐》更突出: 那或是欢快或是悲苦的旋律 那出征时的蔽日旌旗 那狩猎时的烈烈雄风 那溶于莽又超于莽的豪爽狂放的魂魄 都在瞬间得到了最完美充分的体现 满族在历史上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里写的是他们当年的歌舞。当年他们凡有大宴会,必有男女盘旋作势的“莽势”舞蹈,同时有人歌唱,众人以“空齐”和之,因此被称为“莽势空齐”。巴音博罗这里描绘满族当年的歌舞,意在展现满族人民当年的“烈烈雄风”,即“溶于莽又超于莽的豪爽狂放的魂魄”。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壮美的歌舞和豪爽狂放的魂魄已难以寻觅: 所有激荡人心的舞姿 都在哗哗剥落的金色时光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巴音博罗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杰出的青年诗人巴音博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在抒情与哲理中表达深邃 |
下一篇文章: 乡村三味——评巴音博罗小说新作《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