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曾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的成吉思汗,也来了。
一个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子,仿佛都从古老的黄土地里破土而出,穿透厚厚的冰雪,带着自己的业绩和个性,来了,近了。
正是他们,面对“分外妖娆”的华夏江山,竞相折腰,进而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烟波浩淼。
在爱国主义的河床上,回荡着不甘沉沦的呐喊,奔涌着重铸辉煌的浪涛。
毛泽东请出历史人物,当然不是为了回到历史,不是在自我满足中去炫耀祖宗的功业,更不是在民族危机的今天请出亡灵来帮忙。
不甘沉沦、重铸辉煌的真实含义,是在历史的比较中更加坚信正在开拓的新的民族奋斗之路,而这条路可以通向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难以企及的地方。
历史上功业赫赫、威震四方的英雄,其文治武功往往不能兼备。他们虽然气壮山河,风卷残云,有王者风,霸者气,但大多文采黯然,风骚庸庸。他们在历史的窠臼中循环往复,难有独具魅力的文化渗透力量。
于是,《沁园春·雪》的点睛之笔出现了—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笔超历史。
一笔见精神。
一笔显魂魄。
一笔动世界。
我们的诗人从哪里获取了这般自信?
因为诗人和他领导的队伍,固然是天之骄子,但他们同样是一群脚踏深厚的民族土壤,身披中国现代革命风云的大地之子。
如果不是大地之子,他们的形象与感受不会这样厚实,同样也不会得到大地永远的厚爱。
因为他立足于坚实的大地,所以他的目光才能够穿透浩茫的天宇和历史; 因为他的根扎得很深很深,所以他的心才飞得很高很高。
“今朝”的红军,今朝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将超越历史。
一年的长征,已经证明了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道理—
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最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
就在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雪》五个月后,在保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告诉美国记者斯诺: 蒋介石总有一天要面临选择,要么抗日,要么被部下打倒。来自他的将领和抗日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作出决定的时间不远了。
中国的历史果然很快发生了转机,中国人携起手来,抗日救亡,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时机来到了。
1936年12月12日,西安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成为中国形势转变的枢纽。
在斯诺的心目中,毛泽东成了神奇的预言家。
西安,正是《沁园春·雪》歌咏的“秦皇”、“汉武”、“唐宗”们端坐龙廷,抖出泱泱大国气派的地方。
离西安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黄帝陵。
远古时期,传说有一位姓姬的部落首领,号轩辕氏。他既有武功,又擅文治。他逐鹿中原,平息部落间的纷争,统一了天下。后人把他当做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称他为轩辕黄帝。
为了纪念他,后人在陕西桥山建造了一座中国最早的陵墓—黄帝陵。陵前设有祭祀亭,历朝历代,清明时节,中央政府都要来这里举行大型祭奠仪式。
民族的香火,靠“黄帝”这个若有若无既远且近的人物的凝聚,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对黄帝陵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大地上两个阵营的领袖—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派代表来到这里,祭奠共同的祖先。
在黄帝陵前,毛泽东的代表林伯渠念了一篇毛泽东写的四言古体《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
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