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H >> hu >> 忽必烈 >> 正文

 

说说忽必烈的皇后

中国历史有个现象,或者说是规律,大凡开国皇帝都比较能干,不是只知享乐的酒囊饭袋,生活也比较(注意:是比较)简朴。

同样,皇后陪伴皇帝打天下的开国皇后,也大多不是以色相取宠皇帝,不是人品端庄,有妇德,就是有本事,能干,能辅佐皇帝成就大业。刘邦的皇后绿雉,生性残忍,多被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一位出色女性,巾帼豪杰。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的宫中贤内助。另外朱元璋的马皇后,清朝的孝庄皇后……都可圈可点,受到史家和后世赞扬,有的甚至拍成影视剧,群众极为熟悉。

这里介绍一位世人不太熟悉的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察必姓弘吉剌,是济宁忠武王按陈之女。忽必烈的王爷时就嫁给了忽必烈,几乎伴随忽必烈一生。

关于她辅佐忽必烈的事迹,史书记载不多,仅从一些零散的记载中也可看出,她是一位头脑清醒而且有远见的女人。

公元1258年蒙哥汗和忽必烈分兵攻宋,次年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山。此时,忽必烈正久攻鄂州不下。谋士郝经、姚枢等苦劝忽必烈撤兵,忽必烈求功心切,拒不听劝。恰在这时,南宋又增派13万大军支援鄂州。而留守和林汗廷的阿里不哥(忽必烈四弟)紧锣密鼓谋划抢夺汗位,私自招募和调动汗廷军队。如果阿里不哥成功,忽必烈便腹背受敌,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形势极为危险。

在这紧急关头,察必虽然是女人,却敢于挺身而出,一方面,义正词严地斥责阿里不哥私自调动军队;另一方面,果断派人去给远在江南的忽必烈送信。忽必烈见信后才意识到形势严峻,下了撤兵决心,抢在阿里不哥之前登上汗位宝座,察必功劳大焉。

因为忽必烈重用汉人,察必也受到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作为少数民族妇女,思想比较开明,不但能向忽必烈进谏,而且还很有点女人特有的机灵心眼。有一次,忽必烈碍于情面,批准四位怯薛官在京城近郊圈良田作牧场。察必没有直接向忽必烈进谏,而是当着忽必烈的面责备刘秉忠,说:“你们汉人很聪明,皇帝对你们言听计从,你明明知道圈地牧马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向皇帝进谏?难道皇帝废除不许圈地牧马的诏令吗?”忽必烈知道察必在转着弯向自己进谏,终于撤消了允许圈地的诏令。

平定南宋以后,忽必烈特地把从南宋掠来的珍宝在大都皇宫陈列展览,炫耀战果,并允许嫔妃挑选一件自己心爱的。嫔妃们喜出忘外,争先挑选。惟独察必不但不挑选,反且郁郁不乐,心事重重。忽必烈问她平定江南一统天下是大喜事,为什么不高兴?察必说,宋朝的先人积攒下这些珍宝,传给他的后人,而后人不能守住祖业,亡了国,这些宝贝才落到我们手里,我怎忍心使用这些宝贝呀!她在为后人能不能守住得来不易的江山,会不会重蹈南宋灭亡的覆辙而忧心。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封建皇后,能有这样的远忧和见地,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一般来说皇宫生活是奢靡的,元朝也不例外。但立国之初,忽必烈深知创业艰辛,尚能禁奢靡,倡节俭。有一次,皇后察必私自从太府监领出一些绸缎做衣服,忽必烈知道后严肃地对她说:“此军国所需,非私家物,后何可得支?”在忽必烈倡导下,当时的元后宫是比较节俭的。据《元史》记载,皇后察必不但亲“率宫人,执女工”,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动手缝制衣服。史料记载,她根据蒙古民族骑射为主的特点,发明设计了一种叫“比甲”的上衣,这种衣服后襟比前襟长出一倍,没有衣领衣袖,改衣扣为系襻,非常适合骑马射箭穿用, “时皆仿之”,很快流行开来。胡帽原先没有帽檐儿,阳光照眼,影响射箭。察必对胡帽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前帽檐儿,避免了射箭时阳光晃眼的毛病。忽必烈试戴后大加赞赏,下令推广,“遂命为式”。察必还“修旧利废”“变废为宝”。弓箭是蒙古族主要作战武器,消耗极大,以前,用过的废弓弦都是扔掉。察必便带领宫人把它收集起来,重新蒸煮加工,用其作原料织成布匹,质地比绸缎还细密柔软。另外,她看到宣徽院制鼓将羊的前腿皮弃之不用,察必觉得可惜,便命宫人拣拾回来,糅制加工成彩色地毯,为国家节省下一大笔开支。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中至尊”的皇后,能如此勤俭是颇为不易和可贵的。

察必心地善良,有同情心。南宋全太后是江南人,年事已高,身体本来就弱,被俘到大都后水土不服,长期患病。察必在忽必烈面前为她说情,希望忽必烈将其送回南方,忽必烈不允。察必竟再二再三请求。忽必烈斥责她妇人之见,目光短浅,没有远虑,坚决不允。

可见,皇帝首先考虑的是政治,是皇权的安危利弊;而善良的女人考虑的,则是人情人性。

从以上零星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察必确实是一位贤德的少数民族皇后,是应当受到肯定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忽必烈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说说忽必烈的皇后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文天祥与赵孟頫
    马可·波罗见闻 元大都的节庆活动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内容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忽必烈和儒士
    忽必烈和宗教
    忽必烈与马可·波罗
    忽必烈
    忽必烈对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战争
    元朝的纸币与驿站
    马可·波罗眼中的忽必烈
    元世祖平云南碑
    忽必烈
    忽必烈,讳名呼必赉,睿宗第四子,蒙
    龙三角谜团 外星人打败忽必烈征日军队
    忽必烈建国及其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
    忽必烈治理中原和蒙军的继续南侵
    宋蒙战争中影响深远的伟大战役
    帝国最后的征伐
    王允,字子师,东汉末年的司徒
    忽必烈的宗教政策
    忽必烈灭宋之战
    忽必烈的文化政策
    忽必烈时代的经济问题
    元朝的建号与建都
    忽必烈死亡时的政治现实
    作为中国皇帝的忽必烈
    忽必烈与涮羊肉的起源
    通惠河与元大都遗址公园
    忽必烈留下的传统
    忽必烈东征日本
    邓晨(?-49) 东汉初官吏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
    许劭 (150-195) 东汉评论家
    邓禹(2—58),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
    王浚(206至286年)字士治,西晋弘农湖
    耿弇(3~58年),字伯昭,挟风茂陵(今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
    荀悦(148~209)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郑吉 ?~纪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渐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
    仲长统(179-220),字公理,山东邹县
    阮瑀(?~212),汉魏间文学家
    郑众(?-114) ,字季产,南阳犨县(今河
    沈括
    扬雄(前5─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
    何晏 (约公元193-249)
    完颜宗弼(?~1148)金朝大将
    马武(?—61)东汉大臣。
    班彪(3~54),东汉史学家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
    张辽(169-222),字文远,雁门马邑(今
    甘延寿(公元前?-前二五年),字君况
    禇少孙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何休(129~182)中国东汉时期今文经学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
    王肃(195--256)
    郑玄(127~200),中国东汉末年经学大师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
    夏侯渊(?-219),字妙才,谯(今安徽亳
    窦融(前16年-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
    杜笃(?~78)东汉学者,字季雅
    虞喜(公元281--356年),字仲
    王粲(177~217),汉魏间诗人。“建安
    王匡(?─23年),王莽的侄子,东平陵
    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
    廉丹(?─22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
    魏延(174-234),字文长,蜀汉的第
    召公
    班婕妤(约公元前48-2年)汉代女作家
    马援(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
    马可·波罗笔下的元大都
    赵歧(约108-201) 东汉经学家
    蒙恬(?~前210)秦朝将领
    冯异(?-34),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
    徐干(170~217),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
    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
    庞统(174-214),字士元,襄阳人,初与
    荀攸(157—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阳
    贾逵(30-101),字景伯,扶风平陵人
    关羽(?-219),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
    刘縯(?─23年),字伯升
    祢衡(173~198),汉末辞赋家
    秦桧(1090~1155)南宋权□、卖国贼
    中文名称: 耒歙
    忽必烈(1215—1294年),元朝的创建
    赵高(?─前207),本为赵国贵族,后入
    张纲,汉人,为人刚正不阿,为忠义之
    刘歆 (约前53—后23)西汉古文经学家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
    周瑜(175-210),字公谨,庐江舒县(今
    鲁肃(172-217),字子敬
    张俭(115-198),字元节,山阳高平(今
    刘璋(?-219),字季玉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
    汉天师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江苏
    弘扬佛教的大法师—释道安(公元312或
    郑士良(1863-1901)号弼臣
    楚威王之子,名熊槐,战国时楚国的国
    王建(约767~约831后)
    桓谭(约公元前23年-公元50年)
    项梁(?─前208),楚国贵族后代,项羽
    刘表(142-208),子景升,山阳高平(今
    樊崇(?-27年),字细君,琅琊(今诸
    范滂(137-169),字孟博,汝南征羌(今
    杜诗,(?-38)东汉机械工程家
    孙坚(155-191),字文台
    傅玄,字休奕,公元217年生于北地郡宜
    周昌(?-前192)西汉大臣。沛县(今属江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
    祭遵(?—33年),字弟孙,颍川颍阳(今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人,自幼勇
    铫期(?—34年),字次况,颍川郏(今属
    张让(?-189),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
    慈禧太后(1835~1908),清咸丰帝奕
    忽必烈对中国版图的伟大贡献
    隗嚣(约前72_33),字季孟,天水成纪
    鲍宣,(?-3)西汉大夫。字子都
    张宝,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河北巨鹿(
    张梁(?一184),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
    李陵(?─前74),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向戌
    左雄,(?-138)东汉大臣、政论家
    郭泰(128-169),泰或作太,字林宗
    袁术(?-199),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
    彭越(?─前196),字仲
    李膺(110-168),字元礼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
    张良(?~前186), 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
    邹阳西汉散文家,齐人
    萧何(?~公元前193)
    梁冀(?-159)东汉权臣
    陈蕃(?-168),字仲举
    韩信(?~前196)
    杨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字伯起
    魏伯阳(约100—170),东汉著名炼丹家
    忽必烈的经济规划与儒士治国:蒙古铁
    窦婴,(?-前131)西汉大臣
    田蚡,西汉大臣。长陵(今陕西咸阳东
    姜尚(?—公元前1021年),字子牙
    冯绲(?-168) 东汉将领
    伍子胥(前559~前484)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
    杜密(?-169)东汉名臣
    瑗,字子玉,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
    张角(?-184),冀州钜鹿(治今河北平乡
    元世祖忽必烈二征日本再遇台风
    马融,(公元79- 166年),字季长
    法正(176-220),字孝直
    张轨(-314年),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的
    英布(?─前195),又名黥布
    侯览(?—172),东汉山阳防东(今山
    马元义(?-184),黄巾起事组织者之一
    一统大帝忽必烈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王符(约85--162)东汉哲学家
    侯霸(?-37)东汉初大臣
    元世祖忽必烈
    赵苞(?-177) 东汉官吏
    忽必烈
    忽必烈三伐日本失败
    攻日失败 忽必烈受了马可波罗的诱惑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全面叙述
    忽必烈是一位军事家,他重视建军治军
    他学习中国先王的贤明圣迹
    古铁骑三伐日本均失败 忽必烈政权动摇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
    忽必烈早年的活动和手迹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