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伟长 对忽必烈这个历史人物,相信大多数人心情复杂,一方面为他的烁烁战功而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又会为他是少数民族人士和对汉族百姓的残酷统治而耿耿于怀。但在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罗沙比的《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中,忽必烈“不仅影响令人中国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也深深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 在历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唯有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文献不足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蒙古人直到成吉思汗时代,才有自己的书面语言,然而蒙古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史撰传统,因此蒙古人自己留下来的历史资料极少。虽然强大的蒙古军队曾经一路势如破竹,其铁骑踏到了几天的波兰和匈牙利,就连这样辉煌胜利,蒙古人也几乎没有多少记录。历史学家对蒙古人的认识,更多地是来自被他们征服的国家的编年史,而这显然是有偏颇和不足的。 如果说成吉思汗的征伐历史,颠覆了东西方的旧秩序,缔造了一个囊括半个欧亚版图,首次形成了一种“世界体系”,那忽必烈的文治武功则在于首次以少数民族统一整个中国,开始了蒙汉文化的交融,更在于把亚洲和欧洲紧密连接在一起,开始了一个东方文明互动接触的时代。在《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中,作者莫里斯•罗沙比着意将忽必烈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典型的的儒君”来写。我们读到了一个丰满的忽必烈形象,莫里斯教授既集中笔力书写了他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也写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写上他与妻子、儿子以及兄弟们之间复杂的亲情。呈现出一个立体、真实、生动的忽必烈是莫里斯的追求。 视角的独特是这本书最为值得赞叹的地方,在宏观的时代环境下解读忽必烈,以强大的蒙古帝国拓展过程为轴,将忽必烈的一生融入历史进程当中去,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忽必烈如何从众多的王子中脱颖而出,又如何为消除自己王位受到的质疑,肆意穷兵黩武,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更可以看到忽必烈如何在统一中国后,殚思竭虑建立政治制度、税务法则等励精图治的行径。本书根据忽必烈一声几个关键阶段,分八章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展示了忽必烈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一生,也解开了一个枭雄的复杂内心世界。比如,其中有一章:“中国皇帝”,讲述的是忽必烈在统一中国后,如何招募汉族儒生,建立政治制度、经济规划、军事和宗教对策,作者抓住忽必烈的内心矛盾,加以分析肢解,将忽必烈的尴尬处境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要顺利统治中国,必须要依靠汉族儒生,可他的部落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对汉族大加高压统治,一方面忽必烈离不开他的部落势力,一方面他又有远大目标,却难以得到理解,作者将忽必烈的焦虑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颇有感染力。 八章中,我个人最为喜欢的是“文化保护者”这一章节。作者将忽必烈的文化战略进行了独到的解读策略。莫里斯告诉我们,忽必烈的文化政策不过是政治谋略的一种,他清醒地知道,无论是过于亲近汉化,还是竭力推动本民族的文化,对他的稳定统治都是灾难,于是他决定维护各种文化间的生态平衡。这客观上为元朝后来的文艺兴荣打下了基础,其中包括给元曲一片自由生长天地,重视赵孟頫等人的绘画创新。忽必烈和他的政府很少对元曲、绘画等艺术的创作进行干预。在莫里斯看来,忽必烈的这种种行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他想获得蒙汉两族的支持,从来彻底稳固他的帝国统治。 不过,值得读者注意的是,作者的唯一目的在于衬托和塑造忽必烈,烘托和展示他个人的非凡才华、博大胸襟和深远的眼光,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性格。所以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光明的忽必烈,一个爱护百姓、尊重艺术的明君,一个情深意重、深爱妻子和儿子的好男人。而对于忽必烈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兄弟之间的猜忌和残杀,对汉族百姓的残酷压迫式的统治,以及他那痴迷于战争的偏执心理等稍显黑暗的内容,作者却往往一笔带过,未曾加以多少深思。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完成莫里斯自己说的要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忽必烈,至少忽必烈阳光的背面就没有得到充分展示。 虽然说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学者可以不断选择问题、变换视角,见仁见智,对其进行不重叠的考察,但如果只执一条思维线索,也有可能错过很多精彩的东西。或许莫里斯教授本人就是忽必烈的粉丝,不忍下笔晒其黑暗处,也未可知!
真正想去了解元世祖忽必烈还是从电影《马可波罗》开始,4个半小时的电影,7:30上演,结束已经是12:00了,踏着月色回家,不断回味影片中那些壮观的场景和忽必烈的英勇形象。更深的原因是,当时的电影是中、日、意合拍,为了语言表达一致,需要演忽必烈的演员说英语,结果当时准备饰演的人选没有一个可以说英语,当然导演说请英国人来饰演,谁知道此话一出,惹恼了英若诚老爷子,他直接表示:我来演,一个堂堂的中国皇帝,怎么能由外国人饰演。曾记得这个报道在不少报纸上被转载。 一直想拜读有关其生涯的著作,这部著作从他为了帝位的争夺开始,直到最终死于此位。整部书详尽描述了忽必烈的帝王生涯以及他在位期间的种种政策。历史上能像元世祖忽必烈这样一位能调和多种不同的文化,治理多种不同的民族,而能有所成就的人,真的为数不多。更难能的是:忽必烈汗的成功,不在臣服中国,而在能将这一广土众民的大国,统一後加以安定当时蒙古统治者安定中国的策略的有以下几项。①分工合作:“使蒙古人统军,西藏人掌宗教,西域人理财政,汉人则普遍充当辅佐”。②实施两元政治:因俗而治,用汉法治汉地,用蒙古法治理蒙古,用西域法治西域;用蒙古的军事,佛教的宗教总其成而已。③政尚宽大,忽必烈时代用人惟才,颇能安抚南人,使新得地区获得必要的安定。 这些政策都使得他统治的元朝走向了辉煌,开创了两元政治,即是用汉地成法治理汉地,用蒙古的成法治理蒙古,同时也於若干大原则下用蒙古成法统治整个的蒙古帝国。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豪杰,最终受困于自己的家事:第一,对忽必烈来说,对缅甸、大理、越南、南宋的征服远不如他要进行的平定蒙古帝国其余各支的战争重要,特别是对窝阔台的后裔海都的斗争,海都统治着叶密立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山地的父系领地。这个蒙古人仍忠实于传统,过着他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已经半中国化的忽必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这种理念的冲突,导致忽必烈的晚年一直在与这种理念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最终双方爆发了战争。而最让忽必烈痛心的是:乃颜被俘,作为成吉思汗的侄孙子,忽必烈赐他不流血的死,即将他在毡毯下闷死(1288年)。这个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第二:爱妻察必与皇太子真金先行离世,使他悲痛不已。因为他对爱妻的依恋就仿佛如他对他母亲的依恋一样,因为他的这个妻子真的是他的精神支柱。这些不断的打击,真的使这位强人无法在接受这个世界,也许他觉得所有的这些是不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因此,他为了逃避这些痛苦,开始过度的饮酒,而这些行为就更加损害了其的健康。最终这位一代豪杰在元三十一年(1294年)于宫内去世。 豪杰成为帝王,开始源于自己的好家庭、好母亲,让他受益匪浅,而最终他却因为家事的纷扰,抑郁中离世。可惜,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