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初名犬子,因慕战国时人蔺相如,改名为相如。年少时好读书舞剑,任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喜好辞赋,司马相如遂辞官至梁,为梁王门客,与梁王文学侍从枚乘等人同游,作《子虚赋》。后归蜀,经临邛(今四川邛崃)时被当地富人卓王孙宴请。卓王孙有女卓文君,善鼓琴,羡慕司马相如才华,司马相如便以琴曲传达爱意。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但因家境贫寒,便返回临邛开设酒店,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碍于面子,给文君仆百人,钱百万,夫妻回到成都,成为富人。汉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拜其为郎,后提为中郎将。后因事免官,称疾闲居至死。名作除《子虚赋》外,还有《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