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善于把握。”⒁如此战略性地看问题,如此预见中国发展的机遇,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从挑战中发现和把握重要战略机遇的典范。
3、邓小平对中国曾错失发展机遇有着切肤之痛,对发展极具忧患意识。
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太落后了。我们自己要谦虚一点,说老实话,吹不得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⒂他曾经从明朝明成祖时总结起,谈到中国因闭关自守丧失发展机遇、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历史教训;他还经常总结建国以来历次“左”的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丧失发展机遇的沉痛教训。这些都使得邓小平对抓紧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和紧迫感、责任感。
作为一个非凡的战略家,邓小平站得高、看得远,有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在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方面,他既志存高远,时刻提醒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要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切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醒人们争取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韬光养晦,发展自己。
三、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准确把握及提出的思想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把一般意义上人们对机遇的认识,拓展为“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对机遇的规律性进行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深刻阐述了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同时,把发展机遇与发展战略相结合,把争取国内稳定、国际和平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把争取短期快速式、几年上一个台阶式发展与相对长时期的稳定发展相结合,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邓小平有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思想,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邓小平有关“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及时提醒和极大地激励了全党全国人民“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直接启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后来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断,大大促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因而它的伟大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胡锦涛指出:“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令人振奋又十分艰巨。”“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⒃这是对邓小平“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意义的进一步诠释。
重温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论述及其思想,我们不禁想起邓小平的那段名言:“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⒄ (作者王立胜,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兼职教授;责任编辑:杨明伟)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