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幼时记趣 >> 正文

 

[苏教版] 《幼时记趣》原文及译文

《幼时记趣》
    这是作者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开头一段,总叙“物外之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余:代词,我。张目:睁大眼睛。张,张开,这里是张得很大的意思。明察秋毫:这是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开头这一句形容目光敏锐,既不怕强烈阳光的刺激,又能观察人微,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楚。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藐小:微小。藐、小、微都是小的意思,句中“藐小”修饰“微物”。其:代词,相当于“它的”。纹理:泛指花纹。物体上的花纹本来就不易辨认,如果物体极其细小,就更难看清楚。必:副词,一定。“必细察”,强调了对观察的特别爱好和观察的仔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这一部分叙述了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这就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
    以下几段,具体记述各种“物外之趣”。
    第2段,写观蚊如鹤之趣。
    这一段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写观赏群鹤舞空图,是奇特想像之一。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私:私下,这里是“自己”的意思。拟:比。舞空:即舞于空,介词“于”省略。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
    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所向:名词性短语,指想像的景象。则,连词,那么。或:连词,或者。果然:副词,真的,果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第一个“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第二个“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为 (we4i):介词,表原因,可作“因为”讲。
    第二层,写观赏白鹤青云图,是奇特想像之二。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呜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素:本是白色的生绢,引申指白色的。徐喷以烟:即以烟徐喷之。宾语
  “之”省略,介宾短语“以烟”置于“喷”后。其:代蚊子。作•”…观:即“当……看”。怡然,喜悦的样子。然,助词,作词尾,可以作“……的样子”讲。称快:喊痛快。称,说,声称,这里是喊、叫的意思。
    第2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面。作者为此心神专注,兴味盎然。
    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作青云白鹤观”,于是在作者眼里,蚊“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了。两个“果”字,强调了想像情景的逼真。作者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在于作者善于想像与联想。这里作者不是单凭视觉去接触面,而是心有所向,
  凭借主观想像去感受面。当然这种主观想像是合理的,因为蚊与鹤有形似声似之处。正由于这种想像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作者能够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第3段,写神游山林之趣,是奇特想像之三。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于:在。丛杂:多而杂乱。其:代词,相当于“自己的”。使与台齐:就是使之与台齐,宾语“之”代身子,省略。齐,这里是一样高的意思。
    这里叙述了观察的地点、身体的姿势、观察的角度。“目”“视”前分别以“定”“细”二字来修饰,强调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注意力是心与目并用的。
    [以丛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把繁茂的杂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以……为……”是固定结构。“以”是介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为”的状语,相当于“把……当做……”。神游:这里指在想像中游历。其:代想像中的山林。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第3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突出了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作者由丛、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人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当然,这种想像和乐趣与作者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缺乏知识和生活,也就无从想像,自然也就没有神游的感受。
    第4段,写蛤蟆吞虫、自己鞭打蛤蟆的情景。
    [一日,见二虫斗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二虫:两只虫子。古汉语常省略物量词。斗草间:即斗于间,介词“于”省略。之:代二虫斗。浓:程度深,这里是兴趣浓厚的意思。庞然:很大的样子。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拔山:把山移开,形容力气大。拔,原意是用力抽出,这里是移的意思。而:连词,表修饰关系。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这一句描写蛤蟆扑来的情状。“拔山倒树”与“丛为林”“土砾凸者为邱”相照应。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而:连词,表示“吐”和“吞”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这里可解释为“便” “就”。为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方:正。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神定cJ心神安定。驱之别院: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第4段写观看蛤蟆吃虫和鞭打蛤蟆的情景。描写蛤蟆扑来的情状,用“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来势猛,力气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这里视小为大,大词小用,着力表现幼时所见蛤蟆捕捉小虫的情状!鞭打蛤蟆,驱之别  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综上所述,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这篇文章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楚,结构严谨。正因为“明察秋毫”,能细察藐小之物的“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是总述,是面上的记述。正因为“明察秋毫”,所以能观蚊或鹤,能“以丛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为丘壑,能视蛤蟆为“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样用三个典型事例分述了“物外之趣”,从点上具体记述了幼时的趣事。
    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从全篇来看,开头总说“物外之趣”,文字简洁。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
    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文中很注意观察的描写,对藐小微物,“细察”其纹理;对丛草、虫蚁、土砾,“定目细视”;对二虫相斗,观之“出神”。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观”与“察”同时进行的。“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像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像就越奇特。例如,把飞舞的蚊群,想像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像为“鹤唳云端”;把丛想像为森林,虫蚁想像为野兽,土砾想像为丘谷。这些都是由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像的;而这里的联想和想像,又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因而事物形象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两个动词,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另外,有些词语用得也很准确。如“冲烟飞鸣”的“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鹤唳云端”的“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呜叫。“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

口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第二部分(第2—4段),第三部分(第5段)。
    [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京,京城,国都,这里指清代的京城北京。善,擅长,善于。口技,杂技的一种,表演者运用口部发音来模仿各种声音。有……者,有……的人。
    开头就点明“善口技者”。“善”字贯穿全篇,整个故事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善”字。它实际上是本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概括:赞扬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表现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宽的屏风,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会,适逢,正赶上。宾客大宴,意思是“大宴宾客”,大摆筵席请客。大,盛大,指客人多,酒菜丰盛。宴,宴请,用酒菜款待客人。于,在。厅,客厅。原指官府办公的地方,亦作“听事”,后也用来称私人府第的堂屋。施,设置,安放。屏障,亦作“屏鄣”,这里指屏风。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又叫“醒木”。大小不一,一般约一寸长,半寸厚阔,用木或王石制成。表演开始时,用醒木击桌,以示止语注意;在表演过程中使用,则可以增强气氛,助长声势。而已,句末助词,意思是“仅止于此”,相当于“罢了”。
    写举行口技表演的原由、时间、具体地点、场地设施和道具。因为是“宾客大宴”,所以主人邀约著名艺人举行口技表演来助兴。时间是一次“大宴”前后。“施八尺屏障”,既点出演出场地之狭小,又暗示表演者与外界间隔,无法得外人帮助。四个“一”和“而已”,列举场上有限物件,点出道具的简单,表明了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众宾团坐。]
    众多的宾客相聚而坐。
    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一句话,引出听众。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少(sha3o)顷,一会儿。但,只。下,动词,落,拍。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地。满坐,整个坐位上的人,意思是指全场。坐,同“座”,座位。寂然,形“满”“无”两词,说明人人如此,无一例外。这两句话,表现了听众对这位名噪京城的艺人的向往,反衬他的表演的艺术魅力,烘托了开头提出的“善”字。
    以上是第一部分,写演出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形。作者着力于写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对他的其他情况则一字不提,而对表演场地、设施和简单的道具却一一介绍,这对下文写口技人模仿的千奇百怪、惊险万状的繁杂音响及其所取得的效果起衬托作用。最后写听众的表现,为表演的开场渲染气氛,预示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即将开始。  
    第2段写表演者摹拟一家人深夜里的生活琐事发生的声响和听众的反应。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远远听到长长的巷子里传来了一阵狗叫,随即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深巷,很长的巷子。深,原意是水积厚,与“浅”相对,后引申为由上到下或由外到内的距离大,这里的意思是“长”。吠(fei4),狗叫。惊觉jiao4,惊醒。
觉,睡醒。欠伸,打呵欠,伸懒腰。欠,人倦时张口舒气,打呵欠。伸,展开,伸直,这里的意思是伸懒腰。其,她的,指妇人的。
    “遥闻”,写声音来自远处。“深巷”点明声音由外传来。“犬吠”渲染深夜的环境气氛。“欠伸”“呓语”写室内的声音,声音由外而内,由远而近。远处“深巷中犬吠”“欠伸”“呓语”,写声音之小。
    [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小儿子醒了,大声啼哭。
    既而,不久。而,这里做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声音由小而大。
    [夫亦醒。]
    丈夫也醒了。
    声音由少渐多。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抚慰着小儿子,给他喂奶,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妇人拍着哼着哄他睡觉。
    而,连词,连接“拍”和“呜”两个动作。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抚儿”“含乳啼”“拍而呜之”,是几种声音的混合表演,而前面写的“欠伸”“呓语”“大啼”“犬吠”是单独的声音。由单声而混声,写出了口技表演的变化多端。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接着大儿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絮絮,一作“狺狺(yin2)” 本指犬吠声,比喻吵嚷声)。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在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小儿子的声音,嘴里哼唱着哄孩子入睡的声音,小儿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儿子刚刚醒来说话的声音,丈夫呵叱大儿子的声音,同时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是时,这时候。是,这。初,刚,刚开始。叱(chi4),大声呵斥。一时,同一时候。毕备,全都具备。毕,全,都。备,具备。
    这几句话,写了两方面的意思。其一,从“当是时”到“一时齐发”,是写几种声音同时发出,打破了夜的静谧,写出了口技表演的第一个高潮。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合写五种声音的交响,语气急促,突出了第一个高潮到来的气势。其二,是“众妙毕备”一句,这是作者的赞语,呼应开头的“善”字。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暗暗赞叹,认为好极了。
    以为,认为。妙绝,好极了。绝,极点。
    用一系列动作写听众反应。“伸颈”“侧目”,描写入神、专注之状;“微笑”,刻心领神会之态;“默叹”,写出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但在全场静默的情况下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这些神情和动作有力地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极大艺术魅力,它完全征服了听众。
    第2段写表演者以口技模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的过程和宾客们被表演所吸引而“默叹”的情况,是表演的第一个高潮。作者巧妙地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结合起来。先正面描写声音由远及近,从外到内,自小渐大,由少而多,由单声而混声的变化,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表演者技艺高超,而且可以看出这场表演的开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接着着力描绘听众的神态,这是侧面烘托,二者自然结合,表现了口技人的非凡的技艺和神奇的效果,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第3段写全家再次人睡,深夜复归宁静。
    [未几,夫韵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没有多久,丈夫打起呼噜,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轻逐渐停止了。
    “渐……渐……”,表示渐进过程,意思是“越来越……渐渐……”
    先写丈夫熟睡后,后写妇人和小儿入睡。两个“渐”和一个“止”字,写拍儿声越来越轻逐渐停止,表示妇人和小儿也渐人梦境。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约约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倾斜翻倒,: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微闻,隐约听到。微,细,隐约。倾侧,倾斜翻倒。
    “微闻”,渲染了深夜寂静的环境气氛。鼠声、盆器声、咳嗽声,也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在深夜一家人再度入睡以后,老鼠出来跑动偷食,碰到或弄翻盆器,而妇人睡梦朦胧中咳嗽对老鼠示警。这些“微闻”之声,加重了深夜静谧气氛。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意,内心,心情。少,稍微。舒,舒缓,松弛。稍稍,渐渐。
    写听众反应,亦是侧面烘托之笔。“意少舒”“稍稍正坐”表明客人们从“伸颈”“侧目”、屏息细听的专注状态中松弛下来,心情与口技表演的声响一起归于平静。
    第3段写一家由醒又入睡的经过和听众情绪的变化。作者仍采取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声音由显而微,深夜复归宁静,宾客心情放松,一切显得自然而合理。这是一个过渡段,是第一个高潮的余波,又是下一个更大高潮的前奏。这就更突出了这场口技表演构思设计的巧妙,表现了民间艺人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第4段写口技表演者模拟一场特大火灾的惊险场面和听众的强烈反应。
这一段又可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小层(从“忽一人大呼‘火起…到“泼水声”),写口技者所模拟的失火、救火惊险场面的各种声响。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突然有一个大喊:“失火啦!”随即丈夫起来大喊,妇人也起来跟着大喊。两个孩子齐声啼哭。
    忽,忽然,突然。火起,起火,失火。起,发生。
    写小家庭的紧张势态。“忽”,事发突然,平地风波。“大呼”“齐哭”加快节奏,加强力度。声音由“微”而“大”,气氛由宁静、平缓而突然喧杂、紧张。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大喊,成百上千的孩子号哭,成百上千的狗狂叫。
俄而,一会儿。
    写火势扩大,邻里惊恐,声音由内到外。人呼、儿哭、犬吠,声音混杂,更显得紧张急迫。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里面夹杂着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烈火燃烧的爆裂声,呼呼的风声,成百上千种声音一齐响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呼救声,一齐用力拉倒着火房屋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灭火的声音、倒塌。齐作,一齐发作。作,兴起,发生,这里是指声音响起来。许许(hu3),拟声词,呼喊声。抢夺,争夺、强取,这里指抢救。
    先写“崩倒声”“火爆声”“风声”等各种混杂的声音,表现不可遏制的火势;接着写“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求救和救火的紧张、纷乱的情形。
    以上第一小层,写火灾发生后由一家惊起、邻居惊骇呼叫的情况,进而发展到火势不可遏制,千百人呼救、千百人抢救的惊险场面。。声音由“微闻”而“忽一人大呼”而“百千齐作”,由少而多,由弱而强,由缓而急。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迭用,写出了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互相交织,表现了火势的猛烈和火灾现场的纷乱。表演达到了高潮,表演者的技艺、才智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小层(从“凡所应有”到“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作者的赞语。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写声音的齐全,表现口技艺人构思、设计之周到。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有一百条舌头,也说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处。
    虽,即使。其,前后两个“其”都是代词,意思是“其中”。端,方面,种类。名,做动词用,说出。也,语气助词,这里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
    口技艺人模拟的声音众多、复杂,而且交织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清楚,突出了他的高超技艺。
    以上第二层,作者四次迭用“百”字,以“百手”“百指”“百口”“百舌”和“一端”“一处”相对照,用夸张的手法称赞口技表演之“善”。
    第三小层(从“于是”到“几欲先走”),写表演进入高潮时听众的强烈反应。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索索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于是,在这时候。变色,(惊吓得)变了脸色,失色。色,脸上的神色。奋袖,捋起袖子。奋,张开、展开。欲先走,想要抢先逃跑。先,在前面,抢先。走,跑,这里指逃跑。
    以上是第三小层,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离席”“奋臂出神”,写惊慌的动作;“变色”“两股战战”,写惊惧的神色、情感;“欲先走”,写惊恐的心理。“先走”一语,形象地写出了听众真的以为置身火灾现场而忘了是在欣赏口技表演了。这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戏剧性效果。
    以上第二部分,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形象地表达了口技艺人精彩的表演。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群响,各种声响。群,众,许多,各种。毕绝,全部消失。绝,尽,消失。
    “群响毕绝”,写表演结束,突然煞住。从表演高潮时的“百千齐作”到“忽然”“群响毕绝”,戛然而止。高潮突然降落,由此波澜再现,起伏跌宕,变化万端,引人人胜。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第三部分再次写道具简单,照应开头“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道具是“一”,而表演的声响为“百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撤屏”呼应开头“施屏”。让宾客看清临时舞台上还是开场时的那几样东西,演出过程中并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各种声响全是“口技”,从而起了侧面烘托作用,表现了口技表演之“善”。
    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本文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课文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篇,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由“施屏”准备演出开始,到表演结束“撤屏”终止。主体部分写口技表演,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写了生活中的几个片段,按时间推移展现“惊醒”——“入睡”——“——场大火”三个场面,既井井有条,而又曲折有变化。如三个场面的描写就极富曲折起伏。第一个高潮,是渐起的,由深巷犬吠、妇人一人惊觉欠伸,到四口之家各种声响“一时齐发”,有个演进过程,作者作了细致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第二个高潮,是突发的,由“忽一人大呼”至“百千齐作”,只有“俄而”片刻时间,紧张、纷乱,使人惊恐,因而造成了听众“变色离席”的效果。在这两个高潮之间,作者又写一个全家再次人梦、只有鼠声作作索索的平静安谧场面,为第二个更大的高潮的到来过渡、蓄势,因而显得有起伏,有变化。这样写,就把口技表演者的精心设计和构思,全都表现出来了。另外,三个场面中所模拟的各种声音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单声到混声,由渐起而突发,由“一人大呼”而“百干齐作”,由简单而纷繁,最后又“群响毕绝”,速度、距离、节奏、强弱、数量等方面多有变化,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毫无平板、呆滞之感,口技表演之“善”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口技表演连结着表演者与听众两个方面。作者一方面着力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又着力于听众神态、动作、心理的描绘,这是侧面烘托。在描写表演的第一个过程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烘托表演者技艺的高妙。课文中有三处描写听众的反应。第一处,写宾客们“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描写他们专注、入神及叹服的神态、动作,衬托出口技表演的极大艺术魅力;第二处,写“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是在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表现宾客们的心情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轻松起来,衬托出表演已完全征服了听众,听众已完全进入境界;第三处,写宾客惊惧、恐慌的神态、动作,反衬出了表演所取得的强烈艺术效果。宾客们以假为真,认为自己是置身火灾现场了。此外,课文头尾两次交代道具的简单,也是从侧面烘托表演者的技艺不凡。这样的侧面烘托和正面描写结合起来,比一般单纯的正面描写更有表现力,更能突出口技表演之“善”。
    本文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课文记叙了一场口技表演的过程,内容并不简单,但是节选部分全文只有367字,语言非常简练。此外,从表达上看语言也很准确、生动。如写四口之家中的两个孩子,一个说他“含乳啼”,尚在哺乳之中;一个写他醒后“絮絮不止”,能够连贯地说话。这就很准确地表达了他们的年龄差异。如写“深巷中犬吠”用“遥闻”一语,写老鼠作作索索则用“微闻”二字,表达出声音的远近不同,内外有别。再如,几次写听众反应,语言都很生动形象。如用“伸颈、侧目”形容听众神情专注,用“变色离席”“两股战战”刻宾客神态、心理的惊恐、紧张,都十分传神。此外,夸张手法、排比句式和词语的迭用,都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三峡
课文是在“江水又东”后面所注文字的第一段,只有155个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
    首先,写三峡两岸的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这个句子,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这一层写山。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所以写峡必定要写山。作者抓住峡江的特点来写,第一句写山的长、多。“七百里”可见其长;相连、无,缺,再加上一个“略”字,可见其多。第二、三句写山陡、高,江面的狭窄。
“重”“叠”“隐蔽”四字,着重刻了山的高峻。“自非”一句,则从侧面极力渲染了山峰之高峻、江面之狭窄。
    这里字字扣住了山,句句突出了峰,只字未提到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包含着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流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了铺垫。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襄:上升到高处。绝:断。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或:这儿当“有”讲,不能解为“有时”。“朝发白帝”即“朝于白帝发”。虽:在这里表假设,应译为即使。奔: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奔驰的骏马。
    课文是《水经》“江水又东”后面的一段注,不能不大记其水。写水,从哪儿写起呢?作者没有按四时先后一一写来,而是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先写最盛的夏水。“襄陵”“阻绝”可见其凶险;“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可见其迅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用比较的方法,更现其迅疾。读起来,一泻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使人感到豪气万丈。
写了山、水之后,接着写三峡春冬景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时:季节。则:连接上下文,带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译。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绝,极。飞漱其间;是“飞漱于其间”的省略。“飞漱于其间”即“于其间飞漱”。于,从。其,它们,指怪柏。漱,冲荡。
    这一层急转直下,文气由紧张激烈变得轻松晓畅,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白色的浪花,碧绿的深潭,更有青山、花,色彩十分鲜明。“清”“荣”“峻”“茂”一字一景,简洁概括,精当确切。“良多趣味”则是直抒胸臆,由衷的赞叹。
    下面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转:同“啭”,声音曲折。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句歌词的意思是: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呜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  湿了衣裳!
    这一层又和上一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选择“晴初霜旦”之时,在“寒”“肃”的气氛中,响起了凄凉怪异的猿啼,再加上空旷山谷里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回声,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最后用当地流行的渔歌作结,“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文章布局匠心独运。百余字,要穷三峡风光,尽四时景物,确非易事。作者先写七百里山势,接写夏水迅猛,继写春冬美景,末写寒秋肃杀,有其匠心。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不按秋、冬、春的顺序来写,而是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人情人理。
    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从全文看,写山为静,文气平静舒缓;写夏水为动,文气激烈紧张;写春冬景色静中微动,文气轻松晓畅;写萧瑟之秋,则文气转为沉重、弛缓、凄清、悲凉。从部分看,以第三层为例:“素湍”“回清”是动,“绿潭”“倒影”是静;“绝巘多生怪柏”是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一起一伏,曲尽其妙;一张一弛,扣人心弦。
    本文的语言简练、生动。课文只有155个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论时间,春、夏、秋、冬四季齐全;讲风景,山、水、草、木面面俱到。字数如此之少,容量如此之大,语言的简练由此可见。但虽然简练,却十分生动。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个字就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个字就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个字就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山水图。“清荣峻茂”4个字都没有直接写出对象,但细细体味,江水清澈,树木繁茂,群山峻峭,花茂盛,如在眼前。而“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则使人感到哀伤,悲凉,寒气透骨。
陈涉世家
    课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世家”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所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述世代相承的诸侯王国兴衰事迹。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之所以把他列入“世家”,主要是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即首先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同时又认为,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以重要历史地位。司马迁这种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历史的态度,是其进步史学观的表现。
    课文记叙的是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迅速发展的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全文以陈涉、吴广的活动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陈胜的出身和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
    开头同时列出陈、吴二人的姓名、籍贯、表字,下文即据此展开,如写二人合谋举事等等。但在后来扩大起义成果的战斗中,吴广未能发挥积极作府,在监督起义军进攻荥(xing)阳时,围而不能破城,被部将杀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心中愤愤不平了好久,说:“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给人家当雇工的,哪能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少时:年轻的时候。“辍耕之垄上”的“之”:动词,到……去。“久之”的“之”:助词,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太息:深深地叹息。
    这一部分主要写陈涉的抱负,点明陈涉起义的阶级和思想基础。“佣耕”,交代陈涉的雇农身份,实际上也点明了他领导的这次起义的阶级性质。“怅恨”,写陈涉痛苦、失望的心理。他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被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说:“苟富贵,无相忘。”末尾“嗟乎”一声叹息和“鸿鹄之志”的比喻,寓意深远,充分表现了陈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写出了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这也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第二部分(第2段),写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可分为三层。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朝廷派遣九百名贫苦百姓去驻守渔阳,临时停驻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以上第一层,写起义的原因。头两句点出派遣贫民戍边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交代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后两句说明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贫苦百姓已被逼得无路可走,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陈胜、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好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继位做皇帝,应当继位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把他杀死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少子:小儿子。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始皇坑杀儒生460余人时,扶苏曾向秦始皇说,当时天下初定,民心未附,用重法惩办儒生恐怕会引起天下的不安,劝谏秦始皇重新考虑。秦始皇大怒,让扶苏离开京城咸阳,到上郡(在今陕西省绥德县)监督大将蒙恬率军守边。二世杀之:二世杀了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胡亥勾结赵高李斯,伪造秦始皇遗诏,说扶苏犯有劳师无功、直言犯上等大罪,逼令扶苏自杀。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人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很对。
    以上第二层,突出一个“谋”字,重点写陈胜对形势的分析。
    陈胜和吴广“谋”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壮烈而有价值的。这表现了陈胜伟大的抱负和起义的决心。接着陈胜对吴广说的一番话,实际上是一篇精彩、深刻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是这一分析的纲,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愤恨积之已久,处处都积蓄着反抗的力量,从而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这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接着又分析了秦王朝的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矛盾,提出了发动群众的策略,就是假借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而且他已预见到这一策略一定能动员广大人民起来参加消灭秦王朝的起义,所以结论是“宜多应者”。这段话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领袖洞察时局的能力。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能建立功业。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的用意),说:“这是叫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网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胜)又暗中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又装作狐狸嗥叫(向士兵)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土兵们夜里都很害怕。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以上第三层,写陈胜、吴广在准备起义过程中造舆论,以号召、发动群众。他们用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方式树立陈胜在群众心中的领袖地位,造成了“卒皆夜惊恐”“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的效果,生动地表现了士卒敬畏陈胜的神态,同时也反映了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又兴奋的情况,再次显示了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第三部分(第3段),写陈胜、吴广领导起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可分为两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吴广一向待人很好,戍卒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说想要逃跑,来激怒军官,使(军官)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吴广的部下。军官果然用竹板子打吴广。军官拔出剑(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下剑杀死了那个军官。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故数(shuo)言:故意屡次说。故,故意。以激怒其众:借此来激怒他的部下。其,他的,指吴广的。尉剑挺:军官拔剑出鞘。挺,这里是“拔”的意思。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士兵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了期限该判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死掉。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属下的士兵都说:“(愿意)听从(你的)号令。”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于是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依从人民的愿望。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 (被杀死的两个)军官的头祭天。陈胜立自己为将军,吴广担任都尉。
    以上第一层,写起义的发动,计划十分周密。他们先是抓住“将尉醉”这一便于行动的时机,刺激将尉责打吴/一,使戍卒站在自己一边,接着“并杀两尉”,搬掉了起义的绊脚石,并又造成事端,不让戍卒有犹豫后退的余地。随后进行动员,说明走投无路的处境,指出死里求生的前途。“死即举大名耳”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句,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性格。这段铿锵有力的话,有极大的号召力,所以徒属们都表示“敬受命”。接着是组织起义军队伍,打出“大楚”的旗号,并祭告天地。这种扬眉吐气的生动场景,反映了戍卒斗争的决心和风起云涌的浩大声势。一支农民起义军宣告成立了,起义领导人卓越的宣传、组织才能也得到了充分显示。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郴、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起义军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义军攻打蕲县。蕲县攻下后,(陈胜)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士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郧、苦、柘、谯,都攻下来了。他们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士兵好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和义军交战。(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
    皆下之:都攻下了它们。之,指上文铚、郴、苦、柘、谯五县。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过了几天,陈胜传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和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做了王,定国号叫“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在这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来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以上第二层,写起义军势如破竹的胜利进军和迅速壮大的形势。陈胜“立为王”,实现了他的“鸿鹄”之志。篇末交代各地纷纷响应的情况,印证了陈胜关于“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的分析和预见,进一步说明了这场农民革命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课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文章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如“天下苦秦久矣”,反映了陈胜对全国反秦形势的洞察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但显示了陈胜的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精神,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现了这位起义军领袖的卓越才能。这些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极有深度。
    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关起义以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泼以浓墨,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写作战过程,则又写得相当概括,以免人物形象淹没在大场面的活动之中。由于作者能紧扣“起义”这个中心.详略适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显得重点明确,有助于作品主题的揭示,更有助于陈涉形象的勾勒。    •
    文章的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如写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仅用“会天大雨……法皆斩”五个短句十六个字,就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现实。写陈胜、吴/—杀两尉时,运用“笞”“挺”“夺”“杀”这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最后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时,用“攻”“收”“下”“徇”“人”“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本文细致地刻了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邹忌,他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此作为施政的依据,才能使国家强盛。文章所写的故事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全文共四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尺:战国时一尺等于0.23米,八尺即1.84米,合今天的5.52市尺。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并且”。
    文章开篇正面写邹忌身材的魁伟,容貌的漂亮,从客观上肯定他的美。以下转入人物本身行动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谓:对……说。其:他的。孰与:用在比较性的选择问句中,有比较相关的两个人、两件事、两个东西的得失或高下的意思。“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写作“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孰与”实际上是“(甲)与(乙)孰……”的变形,是“什么与什么比较哪一个怎么样”的意思。译成现代汉语时,“孰与”这两个字还是要拆开的。美甚:美得很,漂亮极了。甚,极,很。及:赶得上,比得上。
    邹忌既然很漂亮,穿戴打扮起来,再照照镜子自我欣赏,更觉得自己美了,所以他先问妻子,其中固然有炫耀自己美的意思,也有唯恐不及城北徐公美的轻微的惶惑。这里通过“服”“窥”“问”这些细节动作,揭示了邹忌刹那间复杂的内心活动。他妻子的答话“君美甚”,先从正面肯定了邹忌之美,“徐公何能及君也”,再与徐公比较,语气极尽赞美,表现了一种偏爱的感情。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这里插叙一笔,很有必要,既补充说明邹忌向妻、妾、客发问的原因,也使下文“忌不自信”显得非常自然有据。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动宾倒置。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
    邹忌有自知之明,怀疑自己的美比不上徐公,于是他又问妾。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肯定程度有所不同,不像妻那样热情称赞,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的心情。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与:介词,跟,同,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客)。若:如,比得上。
邹忌一方面希望妻妾的回答是可信的,另一方面还在怀疑,于是第二天三问来客。客人的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不若”,用陈述句,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敷衍逢迎的态度。
    以上文字,先说明邹忌是高大魁伟的美男子,再通过三问三答,从妻、妾、客三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中印证邹忌的漂亮,而且比齐国的美男子城北徐公更美。三问三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也略有变化,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以为:认为。不如:后省“其美”二字。其,他,指徐公。又弗如:后省,“其美”。
    妻、妾、客都肯定邹忌比徐公美,但重视客观实际的邹忌,看到徐公后就仔细观察他的容貌,再照照镜子作比较,感到自己比徐公差远了,这就不能不使他想起妻、妾、客为什么要那么回答,他开始醒悟了;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寝:这里指躺着。思之:想这件事。之,这件事,指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欲:想要。于:介词,向,对。
    妻、妾、客为什么异口同声肯定邹忌比徐公美呢?尊重客观事实的邹忌经过思索,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从他们共同说他比徐公美之中找到了不同的原因,这个不同的原因正是由人与人不同关系而决定的:妻由于爱而有偏私;妾由于畏而不敢直说;客由于有所求而要讨他的欢心。这一推断人情人理,表现了邹忌的明智、精细的性格特征。生活的经验给予邹忌极大的启示,他抓住这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把它推广到治国者身上,作为讽谏齐王的论据。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住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第二部分(第2段),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朝(ch60):朝廷。威王:齐威王,姓田,名因齐,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18年在位。诚:实在,确实。地:土地,疆土。方:方圆。左右:近侍,近臣。甚:(到了)极点。
    这一段是正面写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于是”将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邹忌就是用自己切身体会去进谏的。邹忌入朝见齐威王后,没有从正面提出要齐威王纳谏,而是以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有求于臣”叙述了他们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至齐威王的治国大事,说明齐威王处于最高最有权势的统治地位,“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因而受蒙蔽也最深。这里,邹忌没有对齐威王进行公开的批评,而是以事设喻,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这种采用设喻、暗示来讲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最后点出“王之蔽甚矣”,这是以他自己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而得出的结论,这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使齐威王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邹忌这种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受蒙蔽的现身说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善:好,对。乃:就,于是。臣:指宫廷大官。吏:指地方小官。寡人:君王自称,意为寡德之人。
    齐威王受到邹忌说辞的启发,感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立即痛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用悬赏的办法,广泛征求臣民的意见。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初:刚,才。门庭若市:王宫门前、庭院里人多得像集市一样。进者:指进谏的话。
    齐威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门庭若市”一方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一方面说明进谏者逐渐稀少,另一方面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以上第3段,写齐威王纳谏除蔽,内政修明。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朝(ch60):动词,朝见。于:第一个“于”,介词,到。第二个“于”,介词,在。   
四国朝齐之事,说明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也从侧面反衬齐王纳谏的巨大成果。末尾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一句评论作结,深刻提示了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无可进者”“皆朝于齐”,均与史实不符,是作者的有意夸张。
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战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代策士们的言行,某些方面夸大了策士的作用,本文末尾所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小而无,用的夸张写法;燕、赵、韩、魏朝齐的事,也同历史事实不符。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小事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运用讽谕方法,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全文虽然只有三百多字,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文章由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邹忌从妻、妾、客的“皆以美于徐公”的具体的生活小事悟出了道理,这是进谏的缘起。接着写邹忌入朝见齐威王进谏,这是进谏的内容。再接着写齐威王纳谏除蔽,齐国大治,燕、赵、韩、魏朝齐,这是进谏的结果。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刻,而是着重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齐王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个贤明的君王形象表现得生动传神。再如第一段里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比徐公美,语言只有几个字的增减变化,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关系亲疏远近不同。妻是热情赞扬邹忌“美甚”,美到了极点,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程度比妻差多了。客的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的是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的语气更轻了。
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后来进谏,也突出重点,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到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对齐王最初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从设喻讽谏来看,同是妻、妾、客的反映和自己的看法,第一段写得详,第二段写得略等等。
本文语言精练,繁简适度。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三问,既表现了邹忌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语意完全相同,但感情色彩却大不一样。邹忌向威王陈述自己的经历时,用“皆以美于徐公”一句代替了三个“美我者”。如果在这里照上文重复一遍,必然使人感到索然寡味。再如齐王回答只一个字“善”,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
与朱元思书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现存为节选。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其人生平不详。关于朱元思的情况和吴均给朱元思写此信的情况已不易查考。吴均在这封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全文共2段。
第1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揽胜景,开启下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远山融为一色。
“风烟”作两词理解为妥,骈文是讲究对仗的,这两句为一对偶句,下句“天山共色”与上句“风烟俱净”对仗,“天”和“山”为两词,“风”和“烟”也该指的是风和雾。俱:都。共:相同,一样。色:颜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从:这里是顺、沿的意思。流:指江流。东西:方向并非实指,这里是作者随心所欲观赏景物使船所至的意思。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许:用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独绝:独一无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以对句发端,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这幅山水卷的整个形势气象,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作者在富春江下游离岸登舟,展眼眺望,视野深远。江上风平浪静,烟雾尽扫。向远处伸展的连绵群山愈来愈远,愈来愈小,山色亦随之愈来愈淡;湛蓝的天空则愈远愈低,渐渐地一直望到山之尽头,天之尽头,天山终于融合为一。作者这里不是单以天衬山,或是单以山来衬天,而是让天与山互相衬托,从整体上再现了美景。开头两句视野是何等开阔,心情又是何等舒展!这正是秋高气爽、游目骋怀的大好时节。这两句语景孕情,大气包举,可谓善于发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进一步抒写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这种无定点的审美观照,正说明山光水色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人在大自然美景面前仿佛变得身不由己了。
虽说作者“从流飘荡”,然而并非毫无目的,他不想停留在某个固定点来观赏风景,而是想沿着蜿蜒百里的江水去探寻青山绿水的踪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不仅点明了去向和路程,而且暗寓着这次游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伸展和推移,使得作者所要描绘的景色显得十分开阔而又富有纵深变化,这也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埋下了伏笔。开头这一段从结构上看,是总写。从内容上看,它叙述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第2段,“异水”清澈,江流湍急;“奇山”轩邈,景中含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缥()碧:青绿色。缥,本义是青白色的丝织品;碧,本义是“石之青美者”,青色美玉,用在一起组成近义联合式复合词。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湍():急流的水。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一说“甚”犹“如”,“甚”与“若”互文,因为骈文常用偶句,讲究对仗,又要语多变化,互文也是其常见的现象。奔:飞奔的马。
以上几句,承上文“奇山异水”逐层分写水。这里分两个层次极写“异水”“天下独绝”。第一层写江水的静态,突出了“异水”的清澈特点:人在船上,而水中游鱼,江底细石,都历历在目、清清楚楚。这几句写江水的明净可爱,大体上是一种静态美,惟有水清水静才能知道水深,也才能见到“游鱼细石”。作者对于水之“异”,不是作空洞抽象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物,用静止的(细石)和活动的(游鱼)面交互映衬来表现,因此显得格外有力。第二层写江水的动态,突出了“异水”湍急奔腾的气势:每至江狭岸窄处,则急流快如飞箭,猛浪势如奔马。由静态而转为动态,舟行景换,可见江上风光的丰富多彩: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江岸平缓,水波不兴,如砥如镜;有的地段江面狭窄,江岸陡峻,水流甚急。这一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从写作技巧上讲,这样写能显示出作者感情色彩的变化、场面气氛的变化和文章节奏的变化。在这一段中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可谓妙笔生花。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负:凭借,仗恃。竞:争逐。上:向上。轩邈:本义是高远的意思,这里形容词用做动词,比高远,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直:笔直地。指:向,这里是向上的意思。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激:冲击。作:发出。响:声响。好鸟:美丽的鸟,一说为“百鸟”。韵:和谐之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千:表示多。下文的“百”也是言其多。转:同“啭”,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无绝:就是“不绝”。这里要用两个字与上句中的“不穷”对偶而不重复,因此避免用“不”而用“无”。至于这两个对偶句的第二个字都用“则”,这种重复是可以的。在骈体文中,则、之、而、其、以这类虚字,可以在同一组对偶句中,本字同本字相对。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鸢:即鸱,俗称老鹰、鹞鹰。戾:到。息:停止,平息。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反:归,还。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柯():树枝。疏:稀疏。交:互相。映:掩映。
以上几句,承上文“奇山异水”逐层写山。前六句为第一层,写仰视夹岸陡峭人云、争高直上的群峰,上面长满了浓郁的耐寒常绿的树木。这不仅给人以豪壮的视觉感受,而且又使读者有一种清凉的肤感。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像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试看“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接下去六句为第二层,以几个特写镜头,分写群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这里突出的不是形象,而是声音,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在群峰中,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交织成优美的山林交响曲,整个山中变成了美好的音乐世界。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组偶句为第三层,随着沿江见闻,作者产生了联想,以抒心志。作者触景生情,自然生出许多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作者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他的感慨表面看来是宕开的一笔,其实都非等闲之语,而是说明了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前面对山水景物精妙之处的描写早为这里的虚写作好了铺垫,这里虚写又进一步突出了前面所写的山水之美。最后四句为第四层,这四句,又悄然回到写景上,补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应“寒树”,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最后以景结情,让人回味无穷。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1.角度多变,手法多样。
作者善于在统一和谐的基调上,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种角度来精细地刻画景物,使形象生动丰满,立体感尤强。首先作者能从空间上的位置不同,从形态上的动静不同,或从听觉上音响不同和视觉上的色彩不同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使笔下的山水显得物态纷纭。水一般呈动态,作者就既不放过写其动态之美,又精心刻画其静态之美。山峦主要呈静态,作者就别出心裁地描绘其动态,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等活生生的立体形象,正是靠作者不断地变换视角,体物细致深入才得到的。其次,对不同的对象能灵活采用不同的笔法,善于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描形摹状,曲尽其态。如对江水的具体描写,“水皆缥碧”,是用白描手法出江水青碧的颜色;“千丈见底”是夸张地描写水的深邃澄净;“游鱼细石”一方面是利用动静作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而“猛浪若奔’”‘急湍甚箭”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在短短几句话中就含有多种艺术描写手法,并且是句句翻新。从全文来看,作者的对比手法尤其用得出色。他不仅将此水与彼水、此山与彼山作对比,还能将水与山作对比,技巧的高超真令人惊叹。
2.笔法灵活,构思精妙。
这个艺术特点是与作者自由自在的情绪相呼应的。作者既然是随兴而游.文章也自然是随兴而发,兴到笔随。自然之山水与任真之心灵互相沟通。故真情所至,笔似游龙,全似漫不经心,却自合于天籁。明白这一点,就容易理解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显得不拘成法的原因。开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两句,仿佛是猛然间看到半空有一朵彩云,不知它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显得十分潇洒从容,格调高雅。真是出手不凡!结尾时,本来在作者的感慨之后似乎已是文足意尽,可以搁笔,但是最后几句意外宕出,似断非断,叫人吃惊。其实,这里也正是作者用笔精心之处。在显得峭拔急促的文句之后,用平稳的四言句以写景收尾,起到了缓和文势的作用。而结句以不断断之,便又给读者留下无限想像的余地。这些足见此文的空灵奇崛。然而,作者行笔放纵,任意挥洒但又并非毫无章法。在任意挥洒的后面,作者对时空的取舍、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都是服从于自己特定的审美需要的,文章的构思十分巧妙周到。
譬如作者在第士段中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自己对富春江风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赞叹,并作“文眼”统照全篇,后面的全部文字都是由此生出。又如此文从头至尾都没有直接写到“人”,但读来却使我们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的评价无处不在,并自然而然地感染着读者。
3.清新流畅,精于锤炼。
作者所处的时代骈文盛行。这篇文章虽然用骈文写成,却没有一般骈文的弊病。首先,文字既千锤百炼,又生动晓畅。如用“奇”和“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竞”和“争”来形容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颇见功力。其次,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文中多用四言,间以六言并时加一些虚词,使语意转折灵活,流转自如。既有词句的自然匀称,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正如许裢()在《六朝文絮笺注》中对本文评论道:“扫除浮艳,淡然无尘。”这篇简练精彩的山水游记小品文,宛如一首韵味盎然的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不愧为六朝山水小品的上乘之作。
小石潭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原题为《小丘西小石潭记》。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意的山水游记,历来脍炙人口。
全文共5段。
第l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西,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西。“如鸣佩环”,即“如佩环鸣声”。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含有“感到”“觉得”之类的意思。“心乐之”,就是“心里很喜欢它”。
这一句交代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下,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向下,往下。
这一句写发现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介词“以”的宾语“全石”放到前面,表示强调。“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卷”放到前面,也是表强调。以,相当于“而”,表承接,不译。
这一句写潭底。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这—句写潭周围的树木。
第2段,写潭水、游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可,副词,大约。许,表示约数。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所倚,依靠的东西。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佩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下,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影布石上”即“影布于石上”。佁然,愣住的样子。傲尔,忽然。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
这一段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明写了鱼,暗写了水。
第3段,写潭水的来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而,表修饰,不译。“斗”和“蛇”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明灭,或现或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其,指示代词,那。犬牙,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狗的牙齿那样。可,能。其,它的,指溪水的。
这一段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第4段,写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坐”后省略了“于”。寥,空虚,寂静。“凄神寒骨”的“凄”和“寒”在这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等于说“使神凄使骨寒”。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怆,悲伤。邃,深。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以,连词,表示原因,因为。清,凄清。居,留,停留。乃,副词,就。之,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而,连词,表顺承,不译。去,离开。
写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突出“凄”“清”“悄怆”之感。
第5段,记下同游者的姓名。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一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隶,随从。从,跟随。
这一段相当于附录。如果仅就一篇游记看,到上一段就可以结束。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先承《永州八记》中的上一篇《钴铒潭西小丘记》,点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看见竹林,听到水声,便“伐竹取道”,见到小石潭。接着描写石潭的概貌,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再接着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鱼和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然后写溪流水源,写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的气氛,借景写情,抒写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条理清晰,毫不散乱。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
如第一段,整段文字全都是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洌,正由于它是个“石”潭。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然后又就树木的长势从旁描绘“石”:“蒙”——覆盖着,“络”一缠绕着,“摇”——晃动着,“缀”——连结着,树木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是长在石上的。又如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是分另JJ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的。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两字,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继而写鱼的影,借目光来显示,这是从感觉的另一个角度来写水之清。太阳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这—段也写了鱼,展现出生动的画面。先写鱼呆呆地—动不动,潭底石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再写鱼儿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过来,一会儿游过去,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最后用拟人的手法,说鱼儿“似与游者相乐”,妙趣横生。再如,第三段写溪流,虽只有三言两语,却刻人微,给人鲜明生动的印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溪身,这是静止的;“蛇行”写的是溪水,这是流动的。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犬牙差互”写的是两岸的形状。潭是“石’潭,岸是“石”岸,特征突出。
陋室铭
课文的题目叫“陋室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陋室,就是简陋狭小的屋子。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本文选自《全唐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在,动词,在于。名,这里用为动词,出名。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灵,灵验,神奇。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高山上,龙多在深水中出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一说当“由于”讲,亦通。馨,本指散发很远的香气,这里是指品德高尚。
以上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虽陋室而不陋。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这是陋室生辉的光点所在。这就点明了短文的主旨。
[苔痕上阶绿,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色青葱,映人竹帘里。上,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这是一联工整的对句。这个对句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白丁,原意是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
这也是一联工整的对句,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调(),调弄,这里是弹奏的意思。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用泥金(一种用金属粉末制成的颜料)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丝竹,指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和箫、笙之类的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dd),指官府的公文。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世称公文为文牍。
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劳,劳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即“使……劳累”的意思。形,形体,身体。
这四句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
以上几句描写陋室的特点。一是自然环境清幽。苔痕能“上”阶,色能“人”帘,“上”“入”二字,比拟生动。而且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
陋室的自然环境,显得别致幽雅,宛若“世外桃源”。二是交往人物不俗。既然“谈笑”的“往来”的都是鸿儒学者,陋室主人的德才自然可想而知。这是以好衬好的映衬手法。不过“往来无白丁”一句,从中可以看出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独傲的思想倾向。三是生活情趣高雅。“调素琴,阅金经”,从正面说,是写实,表现室主人的从容淡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子云,姓扬名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孔子此语见《论语•子罕》篇:“子欲居九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三代时有‘九夷’之称),或曰:‘陋,何有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原文大意是: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
“君子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这里作者只引了孔子答话的后半,略去前半,而语意却在全句。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最后几句,总结全文。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在写作艺术上很有特色。这和“铭”的体裁特点是分不开的。古代的“铭”大都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以述功纪行,所以必须言简意赅,不容许长篇大论。本文只有9句,81字,叙、议、抒情,浑然一体。凡铭刻之文,都要求广泛传诵,使人牢记不忘。因此必须讲究修辞,重视音韵,便于吟咏。本文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文中的精警名句,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脍炙人口,流传百世而不衰,显示了它永久的艺术魅力。引用典故和孔子的话,对起首的比兴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都是极好的佐证。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幼时记趣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苏教版] 《幼时记趣》原文及译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幼时记趣》解释、翻译、讲析
    《幼时记趣》翻译
    童趣(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教学案
    阅读《幼时记趣》,完成1-11题。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3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教案4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必…
    幼 时 记 趣
    《幼时记趣》教案设计
    课后练:《幼时记趣》综合能力测试
    第五课《往事依依》  第六课《幼时记…
    预设目标: 幼时记趣
    第七课幼时记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
    教《幼时记趣》有感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
    《幼时记趣》《三峡》练习
    中考复习语文教学案.文言文之《幼时记…
    《幼时记趣》感悟生活式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学…
    幼时记趣练习
    《幼时记趣》学习笔记示例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教案设计3
    《幼时记趣》中考试题集锦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苏教版
    苏教版《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幼时记趣》助读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幼时记趣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期中复习提纲
    《幼时记趣》教案              作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同…
    《幼时记趣》同步训练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与朱元思书 一、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7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幼时记趣》学习笔记示例
    《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苏教版《幼时记趣》 精讲精练
    《幼时记趣》阅读练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