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幼时记趣 >> 正文

 

《幼时记趣》期中复习提纲

 

《幼时记趣》期中复习提纲

一、        文学常识:

1、作者:沈复,清代作家,著有《浮生六记》

2、《浮生六记》:自传体散文

二、        基础梳理:

第一段:总叙“物外之趣”。

1、(我)忆童(幼小)时,能张目(睁大眼睛。张:张开,这里是张得很大的意思)对日,(眼力)(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重点语句: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

全文翻译: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本句分析:

本句形容目光敏锐,既不怕强烈阳光的刺激,又能观察入微,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楚。

2、见藐小(微小。“藐”“小”“微”都是小的意思)微物,必细察(它的。指“藐小微物的”)纹理(泛指花纹)。

重点语句:

必细察其纹理: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全文翻译: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本句分析:

“必细察”强调了对观察的特别爱好和观察的仔细。

3、(所以)(时常)有物外(的)趣。

全文翻译: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本句分析:

原文回答为什么作者会有“物外之趣”?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作者会有“物外之趣”?

目光敏锐(眼力强),且有仔细观察的爱好,并能观察细微,大胆想象。

第二段:写观蚊如鹤之趣

第一层:写观赏群鹤舞空图,是奇特想象之一。

4、夏蚊成雷,(私下)(比)作群鹤舞空(“舞于空”,在空中跳舞)。

全句翻译: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5、    (助词,不译)所向(指想象的景象),(那么)(或者)千或百果然(果真)鹤也。

全句翻译:

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6、昂首观(指“群鹤舞空”的景象),项(因为)(指“昂首观之”的动作)(通“僵”,僵硬)。

重点语句:

项为之强: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

全句翻译: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本句分析: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表现出作者观赏群鹤舞空图时的专注入迷。

第二层:写观赏白鹤青云图,是奇特的想象之二。

7、又留蚊(在)(白色的)帐中,(慢慢地)喷(用)烟,使(指蚊子)冲烟飞鸣,青云白鹤(作……观:当……看),(果真)如鹤(鹤、鸿雁等高亢的鸣叫)云端,怡然(喜悦的样子)称快(喊痛快)。

重点语句: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之”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做青云白鹤观:当做青云白鹤看。

全句翻译: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的连声叫好。

第三段:写神游山林之趣,是奇特的想象之三。

8、(在)土墙凹凸(高低不平)处,花台小丛杂多而杂乱)处,常蹲(指自己的)身,使与台(一样高),定目细视。

重点语句:

使与台齐:“是之与台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

全句翻译:

我常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杂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本句分析:

土墙凹凸处,花台小丛杂处:写出观察的地点

蹲其身:写出观察的姿势

使与台齐:写出观察的角度

定目细视:写出观察的专注状态

9、以丛为林(以……为:把……当作),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通“丘”,土山),凹者为(山沟),神游(指在想象中的游历)(指想象中的山林)中,怡然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重点语句:

以丛草为林:把丛聚的当作树林。

神游其中: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

全句翻译:

把丛聚的当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成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第四段:写蛤蟆吞虫、自己鞭打蛤蟆的情景。

10、一日,见二虫(两只虫子)(斗于间),观(代“二虫斗”)正(兴趣浓厚),忽有庞然(很大的样子)大物,拔山(搬开土山。拔:移,搬开)倒树而来,(原来是……)一癞蛤蟆也。

重点语句:

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

全句翻译: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到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本句分析:

“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写出蛤蟆扑来的情状,形容来势猛,力气大,非常生动。“拔山倒树”与“丛为林”“土砾凸者为邱”相照应

11、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被……)吞。

全句翻译: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本句分析:

“吐”、“吞”两个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出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

12、余年幼,(正)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些发呆),不觉呀然(哎呀的惊叫一声)惊恐;神定,捉蛤蟆,(用鞭子打)数十,驱(指蛤蟆)别院。

全句翻译: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本句分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一句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

三、阅读分析:

1、本文结构特点:本文采用总分分的结构,第一段总写“物外之趣”,后三段具体介绍“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趣事。

2、本文中心:本文以“明察秋毫”为线索,记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趣事,表现了作者爱好观察,观察细致、想象奇特的特点,且反映了作者同情弱小,惩治强暴的性格特点。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幼时记趣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幼时记趣》期中复习提纲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幼 时 记 趣
    《幼时记趣》解释、翻译、讲析
    《幼时记趣》教学案
    阅读《幼时记趣》,完成1-11题。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3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教案4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必…
    《幼时记趣》学习笔记示例
    预设目标: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教案设计3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教案设计
    第七课幼时记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
    教《幼时记趣》有感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
    《幼时记趣》《三峡》练习
    中考复习语文教学案.文言文之《幼时记…
    《幼时记趣》感悟生活式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学…
    《幼时记趣》同步训练
    幼时记趣练习
    《幼时记趣》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同…
    《幼时记趣》中考试题集锦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苏教版
    苏教版《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幼时记趣》助读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幼时记趣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阅读练习
    童趣(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教案              作者…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第五课《往事依依》  第六课《幼时记…
    与朱元思书 一、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 《幼时记趣》原文及译文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幼时记趣》学习笔记示例
    《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苏教版《幼时记趣》 精讲精练
    课后练:《幼时记趣》综合能力测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