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幼时记趣 >> 正文

 

《幼时记趣》教案4

《幼时记趣》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独立合作的研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词典,学生课文中的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了解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3、理解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年生活 和乐趣;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以及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2、3、4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1、《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   ,字:  ,苏州人,   代作家。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⑴藐小(  ) ⑵鹤唳(  ) ⑶怡然(  ) ⑷土砾(  ) ⑸丘壑(  )
⑹庞然(  ) ⑺童稚(  ) ⑻凹凸(  ) ⑼癞蛤蟆(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⑵项为之强                (         )
⑶故时有物外之趣          (         )
⑷以丛为林              (         )
4、完成下表,理解课文中奇特的想象。
原   物    想象物
蚊  群    
蚊群冲烟飞鸣    
丛      
虫  蚁    
土砾高凸处    
土砾低凹处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童年时代或许都观察过蚂蚁,那你看到蚂蚁搬家或搬运事物时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乐趣?今天学习一篇清朝人写的文章,来了解他在幼小时观察微小生物产生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其中的盎然兴趣,也许它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生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试着断句并自由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1、2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4、教师指导,强调重点:
⑴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⑵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余  明察秋毫  故  和 拟 强  怡然称快  其  必  之  则  然;
⑶特殊句式:群鹤舞(于)空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之) 作……观(当………….看)
5、朗读课文第1、2段,指导阅读。
6、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3、4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的译文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7、教师指导,强调重点:
⑴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⑵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于  其  神游  庞然大物  方  之  盖  拔山倒树;
⑶特殊句式: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以……为(把……当作)   ……为所……(表被动,译为:被……..)。
8、朗读课文第3、4段,指导朗读。
9、齐读课文。
10、总结:针对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评述,以鼓励表扬为主。
11、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翻译。
第二课时
1、导入:昨天我们通过仔细地阅读课文,基本上读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
3、小组合作学习:⑴讨论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内交流。
⑵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⑶根据课文所叙,你能说出作者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4、齐读课文,注意体会文中的童趣。
5、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6、总结:想象力是心灵自由翱翔的翅膀,乘着这双翅膀你会探寻到更为广阔的奇妙的世界,体会到更多的创造的乐趣。观察会给你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你便不会错过生活中所有精彩的瞬间,希望我们都能充分运用这双眼睛和翅膀。
7、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巩固
1、为下列划线词的词义选择正确答案。
⑴作青云白鹤观                                     (    )
A.作为          B.当作          C.造成         D.制造
⑵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解                       (     )
A.观察          B.明白          C.考察         D.苛求
⑶夏蚊成雷,称拟作群鹤舞空                         (     )
A.完成  设计    B.成全  打算    C.现成  横行   D.成为  比作
⑷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 
A.明亮          B.光明          C.眼力         D.透明
⑸昂首观之,项之为强                               (     )
A.僵硬          B.强硬          C.强大         D.超强
⑹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
A.机关          B.神气          C.精神         D.神灵
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
A.白色          B.单纯          C.原有         D.向来 
⑻故时有物外之趣                                   (     )
A.特意          B.故意          C.原因         D.因此
2、“为”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结合句中的“为”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做   B.当作   C.认为   D.因为   E.被    F.是
⑴现为之强(  )⑵以丛为林 (   )⑶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⑷凹者为壑(  )
3、“其”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结合句中的“其”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第三人称代词  B.自己的   C.这、那   D.连词
⑴神游其中(  ) ⑵常蹲其身(   )  ⑶使其冲烟飞鸣(  )⑷必细察其纹理(   )
4、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⑴拔山倒树而来(      )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5、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    )
⑴观之正浓    ⑵驱之别强    ⑶故时有物外之趣   ⑷项为之强
6、先解释划线字的意思,然后翻译句子
⑴盖一癞蛤蟆也。
解释:                                 
⑵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 

文言文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④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解释文中线的词。
⑴心之所向:。                          
⑵项为之强:                       
⑶神游:                              
⑷怡然:                         
2、方框内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⑵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4、用“/”给语段第一节划分层次,正确的分法是:
①   ②   ③   ④
5、第一段中的“私拟”“心之所向”有什么作用?
答:                                                           
6、第2段的第一句叙述了进行观察的(  )、身体的(  )观察的(   )。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什么?(              )                    
7、所选语段描述了(2)件趣事,第1段写的是(     )之趣,第2段写的是(            )之趣。
(二)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这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⑴             ;    ⑵                 。                         
2、给划线的字注音。
⑴以土砾(    )凸者为邱            ⑵庞(   )然大物
⑶凹者为壑(   )                   ⑷盖一癞(   )蛤蟆也
3、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⑴凹者为壑 (       )           ⑵不觉呀然惊恐  (        )
⑶捉蛤蟆,鞭数十 (         )   ⑷以土砾凸者为邱 (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⑴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丛杂处(    )  ⑵使与台齐  (    )
⑶以丛为林,以虫蚁为兽(       )     ⑷余年幼,方出神(     )
5、分别指出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⑴常蹲其身 (                   )    ⑵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
⑶见二虫斗间,观之正浓 (      )  ⑷鞭数十,驱之别院 (       )
6、翻译句子。
⑴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7、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  
答:                                    

 


附参考答案
课前热身
1、《浮身六记》、沈复、三白、清代
2  miǎo   lì   yí   lì   hè   páng    zhì    āo tū   
 lài há  mɑ  
3 ⑴ 看清      ⑵同“僵”,僵硬
⑶所以       ⑷把……..当作
4  群鹤舞空   作青云白鹤观   林   兽   邱   壑
课后练习巩固
1、(1)B(2)A(3)D(4)C(5)A(6)C(7)A(8)D
2、(1) D(2)B(3)E(4)B
3 (1)C(2)B(3)A(4)A
4、(1)连词,表修饰        (2)连词,表承接
5、(1)(4)
6、略
文言文巩固练习答案
(一)
1、解释文中线的词。
⑴心之所向:心中想像的境况。                           
⑵项为之强: 脖颈儿因为这样都僵直了。                         
⑶神游: 精神游历。意思是说感觉中好像亲游某地。                              
⑷怡然: 喜悦的样子。                             
2、方框内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略)                                   
⑵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略)                                
4、用“/”给语段第一节划分层次,正确的分法是:
① ② ③ / ④
5、第一段中的“私拟”“心之所向”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鹤唳云端”的奇观出自想像。                                                           
6、第2段的第一句叙述了进行观察的(地点)、身体的(姿势)观察的(角度)。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什么?( 强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注意力是心与目并用,用脑集中思考)                    
7、所选语段描述了(2)件趣事,第1段写的是(观蚊如鹤)之趣,第2段写的是(神游山林)之趣。
(二)
1、这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⑴神游山林           ;    ⑵鞭打蛤蟆    。                         
2、给划线的字注音。
⑴以土砾( lì   )凸者为邱            ⑵庞(páng)然大物
⑶凹者为壑(hè   )                   ⑷盖一癞(lài )蛤蟆也
3、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⑴凹者为壑 ( 山谷)           ⑵不觉呀然惊恐  ( 惊异的样子)
⑶捉蛤蟆,鞭数十 ( 用鞭子打 )     ⑷以土砾凸者为邱 (碎石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⑴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丛杂处(在)  ⑵使与台齐  ( 同 )
⑶以丛为林,以虫蚁为兽( 把 )     ⑷余年幼,方出神( 正 )
5、分别指出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⑴常蹲其身 (  代“自己”    )    ⑵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同  )
⑶见二虫斗间,观之正浓 (  把  )  ⑷鞭数十,驱之别院 (   正   )
6、翻译句子。
⑴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略)                                        
⑵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略)                                        
7、癞蛤蟆比起人来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  
答:  我观察能力强,又爱好观察,加上“我”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进而进行想像和联想,“心上所向”,所以就能把微不足道的蛤蟆作“庞然大物”,把蛤蟆扑向小虫说成是“拔山倒树而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幼时记趣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幼时记趣》教案4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幼 时 记 趣
    《幼时记趣》解释、翻译、讲析
    童趣(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教学案
    阅读《幼时记趣》,完成1-11题。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3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必…
    《幼时记趣》学习笔记示例
    预设目标: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教案设计3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教案设计
    第七课幼时记趣(苏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
    教《幼时记趣》有感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教学设…
    《幼时记趣》《三峡》练习
    中考复习语文教学案.文言文之《幼时记…
    《幼时记趣》感悟生活式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学…
    《幼时记趣》同步训练
    幼时记趣练习
    《幼时记趣》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同…
    《幼时记趣》中考试题集锦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苏教版
    苏教版《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幼时记趣》助读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幼时记趣
    第二单元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阅读练习
    《幼时记趣》期中复习提纲
    《幼时记趣》教案              作者…
    《幼时记趣》同步练习
    第五课《往事依依》  第六课《幼时记…
    与朱元思书 一、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7 《幼时记趣》教案
    [苏教版] 《幼时记趣》原文及译文
    《幼时记趣》教案
    幼时记趣
    《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幼时记趣》学习笔记示例
    《幼时记趣》课堂实录
    苏教版《幼时记趣》 精讲精练
    课后练:《幼时记趣》综合能力测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