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叙事
《鸟的天堂》是一篇短小隽永、质朴优美的散文,它作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之作,保留在小学语文课本的第十一册中。 这次在学校搞的开放课活动中,我便选择了它。 说起来有趣,我最初选此课并不是被文章吸引,而是觉得这一课能在网上搜到大量的图片和资料。 在备课时我才醒悟过来:《鸟的天堂》为广大语文老师所偏爱,成为经典篇目,要讲出新意,很难;此文内涵丰富,名家巴金热情洋溢的语言像一股股感情的激流,写得至情至性,震撼人心。此文写法上独具特色,先抑后扬,欲动先静,由树及鸟,由景入情,鸟树相依,情景交融,巴金挥墨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气韵贯通,恢弘大气,我被深深吸引却不知该从何入手。 茶余饭后思,来去途中想,翻阅书刊杂志,上网搜寻资料,此课使我不得安宁。 沉思过后,一条思路渐渐在脑中明朗起来:此文虽内涵丰富,但切不可面面俱到,一节课40分钟,要让学生把握主旨,汲取精华。我将这节课的主体思想定位在了让学生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的融容和谐之美,使心灵受到震撼。那么就本课来讲,一定是通过感受鸟与树的相依相伴、密不可分来实现。其实,课文主要也就是由两大块内容组成--树的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及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所以,这节课的主体部分就是让学生去领悟这两大块内容。把握住了课的主体及主旨,整体思路便明了了。 我从课的最后一句入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那么"我"为什么会受骗呢?今天作者为什么又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两个问题引出树与鸟的话题:"我"受骗是因为"我"的目光被榕树深深吸引了,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呢?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读文,去感受树的茂盛、富有生机及群鸟飞鸣的欢腾场面,同时去领略作者语言的魅力。其间,我利用了一些电教手段,如展示图片、配乐读文、视频欣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这个充满自由与生机的世界。特别是在学生充分品读了两部分内容之后,我为他们播发了一段百鸟欢腾热闹景象的视频,看到鸟儿无忧无虑地在树间飞跃、觅食、嬉戏、歌唱………孩子们被深深震撼了,纷纷表述感受:"我多想也是里面的一只鸟";"看惯了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我这时才似乎闻到了大自然的气息,只有这里才是生命的天堂,这里的鸟儿多么幸福"……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这就是本课的主旨所在。 郭校长评价这节课的时候说在情境的创设上比较成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的确,这节课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提升,离不开适时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用。课文所描述的梦幻般的南国风光现实中确实存在,单凭语言讲述恐怕较难让学生动情。那么通过耳闻与目睹会使学生多一些直觉的感受,也能让文字变的灵动起来,使他们似身临其境,觉得名副其实。在备课时,我在这方面确实多了一些琢磨。课始时的动听鸟鸣将学生吸引入境。文章写法独具特色的便是进行了动态及静态的描写。在课上,对于这种写法的知识性的东西我没做过多讲解,但在创设情境方面暗示了这一点。如写树一部分为静态描写,我在播放静谧安详的大榕树的视频画面时特意配了一首婉转悠扬、节奏缓慢的乐曲,那么在让学生观看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时我则配上了一首活泼欢快的曲子,衬托出当时的氛围。事实证明,恰当的电教手段的使用确实能使学生思维灵动,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每讲一课都会不可避免的留下遗憾是老师们共有的体会。同样,这一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看完百鸟争鸣的欢腾场面、学生纷纷表达感想后,再让学生去读读巴金老先生最后的感叹,学生会与作者更好的共鸣。这节课,学生有不少精彩的发言,我都没有做到给予恰当的评价,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去琢磨如何给学生最佳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