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
知识点/技能要求: 1、了解巴金的生平及思想 2、了解并阅读其代表作
章节(段落)提纲: 一、作家生平 二、精品赏析 (一)《家》 (二)《寒夜》 (三)《随想录》 三、巴金语录 四、著作列表
正文:
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
我的心里怀着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揩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巴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一名作家和一千余万字的作品,他更是一种象征、一座丰碑和一份良知,是20世纪中国的青春精神和现代性的象征。 一.作家生平
巴金,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其字从《诗经·召南·甘棠》诗句“蔽芾甘棠”而得。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赤波、春风、金、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近40个。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世家。祖籍浙江嘉兴,到高祖李介庵时始移居成都。父李道河、母陈淑芬,均广有学识,性情和善宽厚。巴金后来回忆说,父母“教我爱一切人”,“爱”“是我的全性格的根柢”。 巴金童年和少年时代熟读《白香词谱》、《春秋》、《左传》及《说岳全传》、《水浒》等,目睹成都兵变,对大家庭中轿夫、马夫、女佣和老书童等的悲惨命运更是充满了同情。其间,又阅读了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写的《告少年》和波兰激进的社会党作家廖·抗夫写的《夜未央》,参加了重庆和成都一群思想激进的青少年组成的团体《适社》,于1921年4月发表了写作道路上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还与“组织”内一些青少年一起,参加了一些旨在反对军阀等的活动。如此等等,少年巴金对封建礼教、对黑暗专制的社会“心里起了火一般的反抗思想”。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并参加了《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的哭声》12首。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 1923年5月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直至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此期间,他撰写和翻译了相当数量的短论、政论、诗、传记,其中有不少抨击时政和批判“主义”的文章尖锐、激烈,表现了青年巴金为自己的“信仰”献身这一“美丽的理想”的巨大热情。 在法国近两年的时间,是巴金人生道路和创作道路上的转型期。他不仅更多地与激进的安那其主义者如柏克曼和高得曼等联系,还撰写和翻译了关于克鲁泡特金等安那其主义思想的文章和著作,而且大量阅读了西方人物传记和文学名著,在探索理想以及思念和忧患故国故土和亲人的寂寞与烦闷中,断断续续写成中篇小说《灭亡》,首次署名“巴金”,后经叶圣陶推荐,于1929年1月在《小说月报》第20卷第一至第四号上发表。叶圣陶称它是“写一个蕴蓄着伟大精神的少年的活动与灭亡”的“青年作家的处女作”。又被誉为“轰动当时文坛的杰作”。 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上海。在这期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托尔斯泰的《丹东之死》、高尔基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33年参与《文学专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学习日文。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持出版了“文化生活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刊》等,扶植了一些文坛新人,支持许多进步作家的创作,为发展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郭沫若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1938年后,他在广州、上海、昆明、重庆、桂林、成都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创作。《家》、《寒夜》和《憩园》,成了作家漫长的小说创作道路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巴金小说创作艺术的成熟,也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1930年前后到40年代中后期这十几年间,是巴金文学创作获得大丰收的黄金时期,也是巴金安那其主义的“信仰”由青少年时代激烈的热情追求期,中经执著的、痛苦的奋斗期,再到矛盾、质疑并逐渐轰毁的解脱期。他出版了《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这是巴金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阐述克鲁泡特金无政府共产主义原理的论著。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0世纪的后50年,巴金的创作和思想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时期。50、60年代,巴金到“抗美援朝”的前线体验生活,出版了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他多次出国访问,以散文和小说歌赞新社会。这些作品虽然思想艺术上多半是应时应景之作,较为直白浅显,但作家的真诚和热情,以及流畅、简朴的文笔依然富有一定的感染力;其间巴金也多次卷入全国性的政治、文化、经济批判运动——多次批判别人,自己有时也承受了被“拔白旗”的痛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巴金与很多老作家一样,被“抄家”、“游斗”,被押上全市召开的电视批判大会,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等,患难与共的妻子萧珊因被迫害患病致死。这十年是巴金在耄耋高龄写出惊世骇俗的《随想录》作了“血泪的培壅”。十年浩劫结束后,巴金已逾古稀之年。 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巴金冲破了外界和自身思想上的重重压力,之后又克服了生理上的重重困难,主要致力于近50万字的《随想录》(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卷)的写作,自述是“挖掘自己的灵魂”,“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讲真话的书”,为了读者,“愿意再到油锅里再受一次煎熬”,是“一生的收支总帐”。作品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被评论界誉为“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大书”。 90年代后又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此外,晚年巴金虽多次住院,仍多次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和“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并多次捐出巨资和手稿。由于政府领导人和社会的重视和鼎力相助,历经数年,一座中国现代文学博物馆已屹立在北京。 七八十年的笔墨耕耘,七八十年的理想追求,七八十年的人格力量,七八十年的世纪良心,巴金为祖国、为人类贡献了毕生的智慧。祖国和世界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自1981年以来,巴金多次被选举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这在中国文坛上是绝无仅有的殊荣。此外,巴金又先后荣获“但丁国际奖”(1982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3年)、美国文学艺术院名誉外国院士(1985年)、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日本“福冈亚洲文学奖”(1990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1993年),1998年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3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90年代末,巴金一直卧病在床,老人经受着难以想象的精神和生理上巨大而沉重的煎熬,“为亲人和读者活着”。2005年10月17日,巴金病逝于上海。
二、精品赏析 (一)《家》 1.作品介绍 巴金的《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题名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才改名为《家》。1938年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构思,写作时间先后的间隔很长,每部作品各有其独立的结构,可以分开来读;但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有相互关照,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小说。 《激流三部曲》中,《家》的成就最大。和巴金其他早期创作的小说比较起来,《家》有比较雄厚的生活基础,作家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感同身受而又最能打动同代青年的题材和主人公。《家》表明了巴金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那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步入成熟的阶段。 《家》通过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揭示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它不是简单的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家》在三四十年代所以能产生积极而巨大的影响,与他的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是分不开的。 《家》中写到的人物有六七十个,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人物。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高老太爷是这个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家》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但能给人很深的印象。他就像幽灵似的无处不在,贯穿全书,给高公馆笼罩上一层森严恐怖的气氛。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高公馆为人们认识封建家长制提供了完整而形象的模型。 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家》的主角,是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 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慧这个少爷在高家最早觉醒过来,痛苦地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像大哥觉新那样忍受下去,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把幸福拿过来”。他敢于反抗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革命活动,编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纯洁的爱情;他不怕冒犯尊长,公然揭穿他们“捉鬼”行孝的丑剧;最后,他又毅然地从这罪恶的家庭出走。小说突出了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这正是“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也是觉慧这个形象所以能给人巨大鼓舞的主要原因。 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也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醒地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委曲求全的懦弱顺从的性格。“家”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炼狱,也意味着一种神圣的血缘关系与难以割舍的生活情调。他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以致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包括他所爱的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于自拔。不过觉新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觉新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家》的结尾,瑞珏惨死的教训,终于使觉新有所醒悟,他痛苦地感到“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并表示支持觉慧出走。在《春》和《秋》中觉新思想上产生明显的转变,逐渐抛弃了他的“作揖主义”。 如果说觉慧是引导青年“应当这样走”的形象,觉新就是“不该那么做”的典型。从《家》的构思来看,作者是有意将觉慧与觉新两种不同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做鲜明对照,以更完满地表达《家》的思想主题的。他们身上体现着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追求。 除了重点塑造的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外,《家》还刻画了其他一些生动而富于特征的人物形象,如纯洁、刚烈的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丫头鸣凤,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小姐梅芬,善良厚道的女子瑞珏,勇敢地争取个性解放的青年觉民与琴,以及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阴险奸诈的四太太王氏,专横愚顽的土豪周伯涛,等等。这些不同阶级、地位、思想和性格的人物,一起在高公馆这个黑暗的王国里,演示着腐朽或新生的戏剧。《家》所揭露的旧家庭的腐朽使人憎恶、愤怒,激起人们反封建的决心,促使旧制度的灭亡;《家》所揭示的抗争之路则使人们得到勇气和希望,鼓舞人们去探求光明的未来。 《家》基本上仍然属于“青春型”的创作,那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是特别能唤起青年人共鸣的。《家》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行云流水,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这种风格自然与巴金激情化的写作状态有关。巴金写作时通常是非常冲动,全副身心投入,忘情地参与他所构设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总是能煽起大悲大喜的恣肆的感情。
2.作品赏析 《家》(节选) 其实这时候他所寻找的她并不在仆婢室,却在花园里面。鸣凤从觉慧的房里出来,她知道这一次真正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她并不怨他,她反而更加爱他。而且她相信这时候他依旧像从前那样地爱她。她的嘴唇还热,这是他刚才吻过的;她的手还热,这是他刚才捏过的。这证明了他的爱,然而同时又说明她就要失掉他的爱到那个可怕的老头子那里去了。她永远不能够再看见他了。以后的长久的岁月只是无终局的苦刑。这无爱的人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她终于下了决心了。
…………
忽然她又站住了。她想她不能够就这样地死去,她至少应该再见他一面,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他也许还有挽救的办法。她觉得他的接吻还在她的唇上燃烧,他的面颜还在她的眼前荡漾。她太爱他了,她不能够失掉他。在生活中她所得到的就只有他的爱。难道这一点她也没有权利享受?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在她的脑子里盘旋。同时在她的眼前又模糊地现出了一幅乐园的图画,许多跟她同年纪的有钱人家的少女在那里嬉戏,笑谈,享乐。她知道这不是幻想,在那个无穷大的世界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幸福的女子,到处都有这样的乐园,然而现在她却不得不在这里断送她的年轻的生命。就在这个时候也没有一个人为她流一滴同情的眼泪,或者给她送来一两句安慰的话。她死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馆并不是什么损失,人们很快地就忘记了她,好像她不曾存在过一般。“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她想着,她的心里充满着无处倾诉的哀怨。泪珠又一次迷糊了她的眼睛。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支持了,便坐下去,坐在地上。耳边仿佛有人接连地叫“鸣凤”,她知道这是他的声音,便止了泪注意地听。周围是那样地静寂,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见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完全明白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他是属于另一个环境的。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她不能够拉住他,她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她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应该去了,在他的生活里她应该永久地去了。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她又感到一阵心痛。她紧紧地按住了胸膛。她依旧坐在那里,她用留恋的眼光看着黑暗中的一切。她还在想。她所想的只是他一个人。她想着,脸上时时浮出凄凉的微笑,但是眼睛里还有泪珠。
最后她懒洋洋地站起来,用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接着水面上又发出了两三声哀叫,这叫声虽然很低,但是它的凄惨的余音已经渗透了整个黑夜。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是空气里还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
(二)《寒夜》 1.作品介绍 《寒夜》写成于1946年底。这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小说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毕业的夫妇。他们曾经受过西方现代新思潮的熏陶与启迪,在个性解放的信念下结合,又共同追求过“教育救国”的理想。但汪文宣很快就在艰难的生活中消退了锐气,变成了一个善良、胆小、软弱的小公务员。他卑微的愿望不过是挣一碗饭吃,一家子能平安和睦生活下去。尽管他挚爱妻子与母亲,愿意为他们牺牲自己,但他的卑琐、平庸已不能再获得妻子的爱情,他无力解决婆媳之间的矛盾,更无力抵挡社会对他经济的、精神的压迫,终于肺部烂了,喉咙哑了,在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之际,满怀怨愤死去。小说写汪文宣面对婆媳间无休止的争吵,那种左右不是的精神煎熬,以及对家庭破裂和自己生命逼近尽头的清醒预见,读来让人有一种厌倦感和窒息感,《寒夜》写的是凡人小事的悲剧,是当年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却又不愿正视的黯淡风景。 曾树生是小说中刻画得最有深度的人物,她的性格有复杂的多维性,巴金深刻地把握其性格层次的构成动因。与汪文宣不同的是,她年轻美丽,有充沛的活力,思想开放,然而内心藏着孤独与苦闷。这苦闷除了社会环境的压迫,和她的身心要求得不到满足也有关。她爱自己的丈夫,也曾经想遵循传统道德的规范,作安分守己的妻子,但一回到家,面对病入膏肓的丈夫,内心便控制不住恐惧和压抑。所以在年轻、富有而又健壮的陈主任的引诱面前,她惶惑而无法抗拒,本来潜隐内心的苦闷浮现出来,并终于驱使她决定离开丈夫而随陈主任去兰州。小说注意发掘她的潜意识,如写她虽然想努力唤起对儿子小宣的亲近感,但又很难控制内心的冷漠。这是由于小宣那未老先衰的病态模样总引起她对丈夫潜在的烦恼与恐惧,生理和心理上的压抑感使她在儿子面前也表现出排他和自恋的深层人格特征。 汪文宣、曾树生的悲剧,是处于黑暗现实中而又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上被摧残、肉体上被吞噬的悲剧。这固然跟他们本身的思想性格弱点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的悲剧。
2.作品赏析 《寒夜》节选 汽车喇叭叫起来,叫了两声。她梦醒似地动了一下,她说话了:“宣,你上楼睡罢,你身体真要当心啊……我们就在这里分别罢,你不要送我。我给你留了一封信在屋里,”她柔情地伸过手去,捏住他的手。她觉得他的手又瘦又硬(虽然不怎么冷)!她竭力压下了感情,声音发颤地说:“再见。” 他忽然抓住她的膀子,又着急又悲痛地说:“我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你?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说不定,不过我一定要回来的。我想至迟也不过一年,”她感动地说。 “一年?这样久!你能不能提早呢?”他失望地小声叫道。他害怕他等不到那个时候。 “我也说不定,不过我总会想法提早的,”她答道,讨厌的喇叭声又响了。她安慰他:“你不要着急,我到了那边就写信回来。” “是,我等着你的信,”他揩着眼泪说。 “我会——”她刚刚说了两个字,忽然一阵心酸,她轻轻地扑到他的身上去。 他连忙往后退了一步,吃惊地说:“不要挨我,我有肺病,会传染人。” 她并不离开他,反而伸出两只手将他抱住,又把她的红唇紧紧地压在他的干枯的嘴上,热烈地吻了一下。她又听到那讨厌的喇叭声,才离开他的身子,眼泪满脸地说:“我真愿意传染到你那个病,那么我就不会离开你了。”她用手帕揩了揩脸,小声叹了一口气,又说:“妈面前你替我讲一声,我没有敢惊动她。”她终于决然地撇开他,打着手电急急忙忙地跑下了剩余的那几级楼梯。 他痴呆地立了一两分钟,突然沿着楼梯追下去。在黑暗中他并没有被什么东西绊倒。但是他赶到大门口,汽车刚刚开动。他叫一声“树生”,他的声音嘶哑了。她似乎在玻璃窗内露了一下脸,但是汽车仍然在朝前走。他一路叫着追上去。汽车却象箭一般地飞进雾中去了。他赶不上,他站着喘气。他绝望地走回家来。大门口一盏满月似的门灯孤寂地照着门前一段人行道。门旁边墙脚下有一个人堆。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十岁上下的小孩互相抱着缩成了一团。油黑的脸,油黑的破棉袄,满身都是棉花疙瘩,连棉花也变成黑灰色了。他们睡得很熟,灯光温柔地抚着他们的脸。 他看着他们,他浑身战抖起来。周围是这么一个可怕的寒夜。就只有这两个孩子睡着,他一个人醒着。他很想叫醒他们,让他们到他的屋子里去,他又想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他们的身上。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做。“唐柏青也这样睡过的,”他忽然自语道,他想起了那个同学的话,便蒙着脸象逃避瘟疫似地走进了大门。 他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在书桌上见到她留下的字条,他拿起它来,低声念着: 宣: 我走了。我看你睡得很好,不忍叫醒你。你不要难过。我到了那边就给你写信。一切有陈主任照料,你可以放心。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保重自己的身体,认真地治病。 妈面前请你替我讲几句好话罢。 妻。 他一边念,一边流泪。特别是最后一个“妻”字引起他的感激。
(三)《随想录》 1.作品介绍 巴金在1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称为《随想录》。作者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十年浩劫教会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呐喊。我有一肚子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集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作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最后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这段话概括了《随想录》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特征。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把他对历史的反思,对痛失亲友的追忆,对自我的拷问,尤其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言论与观点的批判,质朴而直白地讲述出来。文字朴实,记述流畅,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他的热情并没有因为进入老年而迟滞,在严肃的自我反省和社会批判中,表现了一位老艺术家的令人感动的人格美。他对历史浩劫采取一种坚定的介入、干预的姿态,坚持人的理性能够认知、控制一切的世界观,并对人类理想前景有执著坚守的信念。因此,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发出对历史的控诉和批判,从而警醒社会,使“文革”不再发生;同时也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无情的解剖。《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的名篇。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2.作品赏析 怀念萧珊(节选)
梦魇一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六年仿佛一瞬间似的远远地落在后面了。其实哪里是一瞬间!这段时间里有多少流着血和泪的日子啊。不仅是六年,从我开始写这篇短文到现在又过去了半年,半年中我经常在火葬场的大厅里默哀、行礼,为了纪念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朋友。想到他们不能把个人的智慧和才华献给社会主义祖国,我万分惋惜。每次戴上黑纱、插上纸花的同时,我也想起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 我同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我并没有好好地帮助过她。她比我有才华,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我很喜欢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并不恰当,也不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风格,它们却是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她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愿做家庭妇女,却又缺少吃苦耐劳的勇气。她听一个朋友的劝告,得到后来也是给“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叶以群同志的同意,到《上海文学》“义务劳动”,也做了一点点工作,然而在运动中却受到批判,说她专门向老作家组稿,又说她是我派去的“坐探”。她为了改造思想,想走捷径,要求参加“四清”运动,找人推荐到某铜厂的工作组工作,工作相当忙碌、紧张,她却精神愉快。但是到我快要靠边的时候,她也被叫回“作协分会”参加运动。她第一次参加这种急风暴雨般的斗争,而且是以反动权威家属的身份参加,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张皇失措,坐立不安,替我担心,又为儿女的前途忧虑。她盼望什么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可是朋友们离开了她,“同事们”拿她当作箭靶,还有人想通过整她来整我。她不是“作协分会”或者刊物的正式工作人员,可是仍然被“勒令”靠边劳动、站队挂牌,放回家以后,又给揪到机关。过一个时期,她写了认罪的检查,第二次给放回家的时候,我们机关的造反派头头却通知里弄委员会罚她扫街。她怕人看见,每天大清早起来,拿着扫帚出门,扫得筋疲力尽,才回到家里,关上大门,吐了一口气。但有时她还碰到上学去的小孩,对她叫骂“巴金的臭婆娘”。我偶尔看见她拿着扫帚回来,不敢正眼看她,我感到负罪的心情,这是对她的一个致命的打击。不到两个月,她病倒了,以后就没有再出去扫街(我妹妹继续扫了一个时期),但是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尽管她还继续拖了四年,但一直到死她并不曾看到我恢复自由。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三、巴金语录 关于名人 我最不高兴的是被人当作“名人”,仿佛很了不起,其实空无所有。好像很多人尊敬,其实谁也不了解你。 关于写作 我写小说从没有思考过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技巧等等问题。我想来想去,想的只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 关于《随想录》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 关于冰心 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关于人生 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 关于讲真话 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关于萧珊 三年以后,巴金把萧珊的骨灰捧回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沉痛地说:“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四、著作列表 长、中篇小说 《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阳》《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新生》《利娜》 短篇小说集 《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沦落》《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 散文集 《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摘》《生之忏愧》《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龙?虎?狗》《废园外》 《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一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 《谈契诃夫》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 《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一一巴金萧姗书信集》《随想录》(一至五集)《再思录》 理论作品 《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再论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卖淫妇》《芝加哥的惨剧》《革命的先驱》《断头台上》《俄罗斯十女杰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俄国社会运动史话》 文学译著 《薇娜》《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骷髅的跳舞》《丹东之死》《草原故事》《秋天里的春天》《过客之花》《门槛》《叛逆者之歇》《夜未央》《迟开的蔷薇》 《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笑》《六人》《红花》《癞蛤蟆与玫瑰花》《木木》《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 传记忆作 《蒲宁与巴布林》《狱中与逃狱》《我的生活故事》《地底下的俄罗斯》《我的自传》《俄国虚无主义运动史话》《狱中记》《一个家庭的戏剧》《狱中十二年》《回忆契诃夫》《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选》《往事与随想》 理论译作 《面包略取》《面包与自由》《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蒲鲁东底人生哲学》《告青年》《万人的安乐》《西班牙的血》《西班牙的黎明》《西班牙的曙光》《西班牙的斗争》《战士杜鲁底》《西班牙》《一个国际志愿兵的日记》《西班牙的日记》《巴塞罗那的五月事变》 主编过的丛刊期刊 《文化生活丛刊》:1935年-1952年 《文学丛刊》:1935年-1949年 《文季丛书》:1939年-1951年 《文学小丛刊》:1939年-1948年 《自由月刊》:1929年1月-4月 《时代前》:1931年1-7月 《文学季刊》:1934年4期 《文季月刊》:1936年6-12月 《文丛》:1937年-1939年 《烽火》:1937年-1938年 《文艺月报》:1953年-1956年 《上海文学》:1960年-1963年 《收获》:1957年-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