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南二路225号的南洋中学。据说,1923年春天,巴老和三哥离开成都,乘船到上海,他就住读在南洋中学念高中,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独立生活,因此南洋中学可以算作巴老在上海的第一个家,留下了他到上海最初的人生足迹。不过,如今除了校名没变外,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是星期天,学校放假,但幸运 的是,记者正好碰上了学校教务处的曾老师,她曾经在1996年百年校庆时见过来校祝贺的巴老,而且巴老为学校的题词也是由她负责保管。当得知记者来自巴老的家乡,曾老师破例专门带记者进入了学校的陈列室,亲眼一睹了巴老在学校留下的纪念。
推开陈列室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巴老为母校百年校庆的题词:“百年树人素质第一”,一旁则悬挂着巴老参加校庆时坐在轮椅上的大幅照片。曾老师激动地告诉记者,那年校庆时,巴老的到来简直让学校沸腾,她很幸运地见到了巴老,而且还亲手接下了题词,这是让她一生难忘的经历。她回忆,巴老虽年事已高,但记忆力很好,现场回忆了许多读书时的往事。不过,据指点记者的作家介绍,巴老在南洋中学只就读了一学年,便因为经济原因转到东南大学附中(现南京师大附中前身),直到1925年,巴老毕业又返回上海,住在当时的贝勒路天祥里,那是巴老最煎熬的一段日子。因为贫穷,“靠着两个小面包和一壶白开水度日”(巴金语)。不过,遗憾的是,记者昨日遍寻当年的贝勒路,已经找不到天祥里,据住在附近的居民介绍,天祥里已经拆迁,如今这里是上海最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
第二个家:步高里《家》 在这里诞生
1928年12月,巴老从法国回到上海,真正开始文学创作之路,他的代表作《家》就是创作于这个时期。不过,据指点记者的这位作家透露,巴老创作《家》时曾住过两个地方:宝山路宝光里14号和陕西南路步高里14号,但前者已经在“一·二八”战火中毁灭。昨日,记者在寻找后者时,意外发现郭沫若、徐志摩等名人故居都在此附近。当年的步高里今为陕西南路287弄,是三层石库门住宅。弄口挂一铜牌,写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步高里,上海市人民政府1989年9月25日公布,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
有缘的是,记者在弄堂门口拍照时,坐在门口87岁的王大爷竟是巴老要好的邻居。他得知记者来自巴老的家乡,非常兴奋,主动跟记者介绍:“老李是一个很好的人!”王大爷回忆,巴老很细心,过去做邻居的时候,经常主动打扫弄堂,没事还喜欢坐在弄堂口和邻居们聊天。“我们常坐在一根长凳上聊天,他读过很多书,经常跟我讲国外的事情。”王大爷对往事记忆犹新。
记者进入弄堂后才发现别有洞天,整个弄堂分为左右10段,居住着300多户人家,记者好容易找到52号,碰巧主人在家。这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家,80多岁的沈老先生在60多年前,紧接着巴老成为这三层楼的主人,记者虽听不懂老人家的上海方言,但从他眼中流露出的兴奋和说话时的激动可以猜测,巴老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儿子告诉记者,7年前巴老曾回来看过一次。最近曾有人愿意出100万元买下这套房子,但被他们拒绝了,“房子我们永远不会卖的,住在这里我们很荣耀!”沈先生如是告诉记者。
第三个家:南昌路 《新生》在此获得“新生”
南昌路148弄11号,是一个对巴老来说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的续篇《新生》曾在这里险些夭折。昨日,记者辗转找到了这个三层的西式楼房。当记者找到时竟然发现挂了两个11号的门牌,其中一个是个小卖部。老板告诉记者,小卖部原来是一个车库,是与另一个11号门牌连在一起的,这里曾是俄罗斯人开设的公寓,建国后才分开的,但沿用了一个门牌。
据指点记者的作家介绍,巴老在这里创作了《春天里的秋天》、《砂丁》等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的续篇《新生》,也是住在这里重新写成的,这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新生》的初稿,是巴金在“九·一八”事变前在宝光里14号写成的,原准备在第二年即1932年第一期《小说月报》上刊出,报上也登了目录预告。孰料在书印好准备装订发行时,“一·二八”战争发生了,商务印书馆印刷厂被日军用燃烧弹烧毁,《新生》的原稿及排印好的刊物也一并被焚毁。巴金闻讯十分愤慨:“我的精力是侵略者的炸弹毁灭不了的!”他以炽烈的热情与惊人的毅力,在当年7月间,以短短的两个星期时间,重新写完了中篇小说《新生》。
这个“家”是记者昨日寻访中看到的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据住在10号的81岁的蔡大爷介绍,除了车库改成小卖部外,房子的主体几乎没有一点变动,仍然是红砖白柱,只是里面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由最初的一户人家变成了现在的5户人家,二楼的露台被5户人共用来洗晾衣物。
第四个家:敦和里 与爱妻萧珊筑爱巢
据指点记者的作家介绍,1936年,巴金迁住拉都路敦和里21号,其间继续写作小说《春》,在《文季月刊》上连载,还写了《长生塔》等作品。在这里,巴金结识了心地善良、后为爱妻的陈蕴珍(萧珊)。敦和里21号,现在为襄阳南路306弄22号,是新式里弄三层楼房,至今仍存在。和第二个家相似,这个弄堂地形也很复杂,不仅分左右,中间还有交叉。昨日,记者寻遍了里弄,也没有发现22号的门牌,到20号就突然中断,接下来又变成24号。一位热心的阿婆问明记者的意图后,非常热心地带记者前往。原来,这个22号“隐藏”在20号背后的一个拐角里,外面长满了矮树,如果不非常仔细,根本发现不了这里,记者连连惊讶:“原来当年巴老谈恋爱的地方这么神秘。”
这位热心阿婆还告诉记者,巴老在这里居住时,非常低调,很少跟大家主动搭讪,再加上22号确实比较偏僻,他们彼此之间的来往都很少,就连萧珊是什么时候跟巴老来往的,都没什么印象。惟一有变化的是,结婚后的巴老与邻居的交往稍多了一些,萧珊说话也不多,但看到大家总是微笑。在这里居住的时期,巴老主要进行《春》的创作,但没有写完便搬离了这里。
第五个家:淮海中路 躲在“孤岛”写就《秋》
淮海中路927弄59号,巴老曾在这里间断安过两次家,儿女均在此诞生。这里现在是上海另一个繁华商业区,弄堂外是上海一家五星级大酒店的出入通道,如不是有人指点,恐怕很少有人会发现酒店通道里原来有这么大一个弄堂,《春》、《秋》都是在这里写作完成的。
遗憾的是,昨日记者赶到现场时,59号的大门紧锁,在门的右侧墙壁上有一块棕色大理石,上写“著名文学大师巴金1937年曾在此居住”,事实上,巴老在1946年也在此居住,直到1955年搬到现在位于武康路的家。在棕色大理石上方,有一块新鲜的红色墨迹,写着一个“陈”字,也许主人家姓“陈”,门外刚上了一层棕色油漆,邻居告诉记者,这家人是刚刚搬来的。有关部门曾经准备将弄堂拆迁,但因为这里曾是巴老的故居,故而最终保留了整个弄堂,在59号门外贴上了故居的标志,加以重点保护。
据指点记者的作家介绍,1939年10月到次年5月,巴金在此完成了长篇小说《秋》的写作,整个“激流三部曲”在此诞生。巴金说:“《秋》不曾在任何刊物上发表过,它是我一口气写出来的。1939年下半年到第二年上半年,我躲在上海‘孤岛’(日本军队包围中的租界)上,主要是为了写《秋》。当时我在上海的隐居生活很有规律,白天读书或者从事翻译工作,晚上9时后开始写《秋》,写到深夜2点,有时甚至到3、4点,然后上床睡觉……”抗战时期,巴金离开上海辗转于广州、桂林、昆明、贵阳、成都、重庆等地,回到上海依然住在这里。1946年,夫人萧珊与女儿小林自重庆返沪后,巴金再度在此安家,直到1955年乔迁到现在的寓所。
自1923年巴金抵沪求学、写作、办刊物、办出版社,迄今刚好80年。建国前20多年中,之所以住所更换频繁,主要是社会动荡、生活艰困、漂泊无定,加之战乱造成的。目前,巴金的这些“家”多数已经成为上海市政府文物保护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