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巴金在上海孤岛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蛰居生活写作《秋》,对时局的关心,对幽居生活的厌烦,使巴金这段期间梦魇连连,过着煎熬心的日子,他渴望:飞!飞!飞到祖国的西南方,因为那里有坚持抗战的军民,有他最为怀念的恋人和朋友。于是,从7月份开始,巴金辗转昆明、重庆、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并在1941年初,回到成都老家过春节,呆了50多天。3月份完成了《爱尔克的灯光》。
一代大师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最可贵的是一盏精神上的灯。这盏灯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进的路,给我们希望,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堕落,要敢于去开创自己的新天地,这盏灯便是巴金先生的《爱尔克的灯光》。
我总认为情由诗而出,更多的时候我是把《爱尔克的灯光》当作散文诗来欣赏。文中像诗一样优美的句子太让我如痴如醉,这时又使我看到那束为夜行人指点迷津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每次阅读都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我很享受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阅读文章时就好像是巴金先生向我倾诉一样,把他内心的情感用平易流畅的语言一下子倾诉出来。此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喜悦。或许,这便是《爱尔克的灯光》的魅力所在。
《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散文篇幅虽然不算长,但在艺术创作上却有许多成功之处。
第一,构思精巧,线索集中。文章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线索,集中的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主题。
故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使作者“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想到了“在寂寞中死去”的姐姐。由此,作者清醒地看到祖训的荒唐,“长宜子孙”只会使封建家族堕落。文章最后,当作者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时,他仿佛又看见了灯光,那是作者常见的灯光,是永远指引他前进的“灯光”。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结束,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二,叙述性抒情色彩浓郁,语言平易流畅。
巴金在《谈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我写小说不论长短,都是在讲自己想说的话,倾吐自己的感情”,“我只是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读者的心”。在《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散文中更能体现这一特点。当作者看到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时,心里非常痛苦;当忆起可怜的姐姐在寂寞中死去时,觉得很愤怒;当作者清醒后,决定再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去拥抱广大的世界时”又觉得很高兴。作者时而悲,时而怒,时而喜,使文章具有了很强的抒情色彩。另外,作者总是用平易流畅的语言真诚,真切向读者倾诉内心的感情。
第三,贯穿全文的“长宜子孙”的理性思考。
作者把“长宜子孙”放在文中的特殊位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旧思想始终束缚着父辈们,他们艰苦创业,为子孙留下大量的财富不没有错,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富裕家庭却成为后代的地狱。“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是‘长宜子孙’,倘若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长宜子孙变成长害子孙,所以作者很清醒地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有更强烈的警醒意义,财富在不断增多,子孙却在不断减少。如果不处理好财富与子孙的关系,到头来还是会走回先辈们的老路,长害子孙。
第四,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了“三种灯光”,寓意深刻。
第一种灯光:是出现在旧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这种灯光“是黑暗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它代表了作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家,象征封建旧家庭的没落与衰亡。
第二种灯光:姐姐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曾经答应姐姐有一天会回来看她,同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爱尔克会用这“灯光”来给她航海的兄弟照路。所以这“灯光”既表现了姐弟之情,却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
第三种灯光:是“我心中的灯”,这灯光是在作者心灵的灯,这灯光会永远给作者指示着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它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执着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然而,前两种灯光始终会熄灭的,唯有心灵的灯光是永远不会被熄灭。它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过上美好的生活。相信巴金先生这束1941年3月的灯光会一直照亮着千千万万读者,永远,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