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名著 >>  >> 正文

 

[图文]季羡林:巴金《家》的第一位评论者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李存光

  前些日子读到孙玉蓉《季羡林与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天津日报》,2007年6月10日),文章在谈到季老上世纪30年代初在清华读书期间发表文学书评时,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又连续写了几篇书评,发表在副刊上。

 
 
 
 
如1933年8月下旬,他先后写了臧克家的诗集《烙印》和巴金的长篇小说《家》的书评,分别发表在9月4日和11日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上。这两部被评论的文学作品集,都是最新出版的书,因此,他的评论也是最及时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我编选的《巴金研究资料》“介绍、评论、研究资料目录索引”中,收入了这篇署名“羡林”的书评,这篇文章当是最早谈《家》的专文。当时,我并没有把文章作者“羡林”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季羡林联系起来。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和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一,我一直想搞清楚第一篇评论这部小说的作者的真实姓名和身份。1989年初,我查阅新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未查到“羡林”;翻到“季羡林”条也无他使用“羡林”笔名的记录。90年代末翻阅24卷本《季羡林文集》,书中亦未见《大公报·文学副刊》这篇文章。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后,读到病中的季老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悼巴老》,文中说:“我在清华读书时,就已经读过他的作品,并且认识了他本人。当时,他是一个大作家,我是一个穷学生。然而他却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多言语,给人一种老实巴交的印象。这更引起了我的敬重。”也未谈及曾写过评论巴金作品文章的事。因此,我确认“羡林”是一个未知身份的评论者的笔名。

  《家》最初以《激流》为题,1931年4月18日至1932年5月22日连载于上海《时报》,1933年5月改题《家》(激流之一),由开明书店印单行本。《家》的广泛传播是单行本出版以后才开始的。因此,羡林评《家》文章的意义就不仅在于“及时”,而在于它是迄今所知第一篇评《家》的专文。孙玉蓉同志证实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季羡林,那么,季老便是第一位专文评论《家》的人。

  羡林的文章主要着眼于现实的社会意义谈《家》。作者对《家》的出现所显示的巴金的变化的喜悦,对《家》使众多知识青年感到“亲切”缘由的揭示,对毅然脱离家庭的叛徒觉慧“指给我们的路”的意义的阐发,至今对我们解读作品仍不无启迪。二十五年前我编《巴金研究资料》时,由于资料篇幅有限,而谈《家》的文章又较多,因此,在最早评论《家》的文章中,只全文收录了闻国新发表于1933年11月7日北平《晨报·学园》的文章。现在看来,当时真不该吝惜千把字的篇幅,以至留下了一个遗憾。

  那么,24卷本《季羡林文集》为什么没有收入《大公报·文学副刊》这篇文章呢?孙文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文人学者悔其少作是常有的事。然而,季先生是个例外。他说:‘我是不悔少作的。我认为,一个人既然舞笔弄墨,就应该对读者敞开大门,让他们尽可能地多了解自己。穿开裆裤挂屁股帘的形象,也不怕公之于众。’既是这样,就说明这些作品的被‘遗弃’,不是因为悔其少作,而是由于没有及时查找到的缘故。”因而,我也同此文作者孙玉蓉一样“真诚希望今后出版《季羡林文集》补编的时候,能够将这些作品收入书中。”

  此外,还应该特别感谢孙玉蓉同志,谢谢她解决了巴金《家》评论史上的一个重要疑案。

image
 

  1934年,季羡林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影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季羡林:巴金《家》的第一位评论者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巴金未完成手稿《春梦》刊发
    感受“川味”巴金 百年巴金感动中国
    巴金《家》导读教案
    早期著名文学家巴金
    现代文学家巴金诞生
    世纪巴金
    文坛二老的世纪情
    巴金
    四"家"争献寿宴 上海国际艺术节巴金文…
    巴金同志生平
    现代文学家巴金
    巴金名著《家》成为中国印数最多的小…
    关锦鹏找到巴金家
    巴金简介
    文学家巴金:一个充满苦难和忏悔的灵…
    巴金名著“家”再上舞台
    作为翻译家的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
    巴金故居改建纪念馆
    寻访巴金上海的家
    读巴金《家》之随想
    记忆中的家——献给巴金及《家》
    在巴金家做客
    《家》成中国印数最多小说 457万册超…
    巴金胞弟推开“家”门
    文学旗帜之巴金:笔耕不缀留下1300万…
    巴金《家》教案
    回到《家》,忆巴金
    《我的家》再现巴金家庭生活
    家-巴金(节选)
    写作背景 知识讲解 巴金的《家》的写…
    陈思和教授解读巴金的《家》
    话剧《家》上海贺寿 明星站在巴金旗下
    爱家的巴金 :对儿子平等随和 对外孙女…
    电话网上曝光干扰平静生活 巴金家被迫…
    {{和读者谈《家》}}
    大学生演绎巴金名著 话剧《家》大做“…
    有你在 灯亮着——文艺家庆贺巴金九八…
    巴金《家》里的“红楼”血缘
    巴金《家》前身《春梦》首次刊发
    巴金:从《家》到《寒夜》
    巴金:诅咒中闪耀爱的火花
    沪上寻访巴金的家
    四《家》大菜争献巴金老人百岁寿宴
    巴金《家》 赏析
    巴金散文《小狗包弟》赏析
    人民作家巴金
    钱君匋为巴金刻的印赏析
    巴金《家》赏析
    巴金名著《家》只是中流小说?
    巴金《艾尔克的灯光》赏析
    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
    《家》赏析
    巴金《废园外》赏析
    《家》的简介与赏析
    《家》赏析
    ——《家》的片断教学与反思
    《家》片断赏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