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了林近老师的《卡罗纳》,总的感觉是:大气、沉稳。
细细品味,优点有四:
一、流程构得紧
一节课,流程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上课如建房子,要建几层,每一层要什么样式的,用什么装修,在建房之前得有通盘的考虑,方不会的房子建成之日埋怨事前的疏忽。上课也是如此,一节课要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引领学生做什么,每个环节预计花费多少时间等等,在备课时得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
林近老师的这节课,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环节安排:
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做到了合理。课堂紧凑,课堂节奏明快。
二、主点抓得准
展读教材,我们发现课文讲述了一件事:同学卡罗纳失去母亲后沉浸的无比的悲痛中而难以自拔,老师、同学、我的妈妈都给了他同情和关怀,细审之,这关怀:有目光,有行动,有语言,但无论哪一种关怀,都是那么恰如其分。
将这些信息剖析开来,课文写了两部分:一是卡罗纳的伤心;二是大家的同情和关怀。也就是说,大家的关心是建立在卡罗纳的伤心的基础之上的。
看林近老师的课,我们可以发现他紧紧地抓住了“关怀”这一重点,将“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是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这一重点,再延伸至“同学们,我的妈妈”等部分,使课堂的主点得到了体现。
三、重点扎得深
教学重点的深入与是否具有层次性,是决定一堂课生死的命门所在,是一堂课的瓶颈。许多的课,是否上得了档次,重点就看重点部分的深入与否。试看林近老师的索解:
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大家是怎样关爱卡罗纳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子,问:从哪个词能看出大家的关爱?(拉)
3、平时怎么“拉”?
4、老师又是怎么“拉”(轻轻地……)齐读
5、拎起三个“!”
一层层,一步步将学生的读与悟,引向句子,引向重点词和标点,读中悟,悟后读,以读促悟。做得是何等精细。
有句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我看,治“大课”亦如烹小鲜。你得精细地、有步骤去小心地处理他。当然,在这一点上,林近老师为我们作为精到的示范。
四、整体罩得严
在追求文本细读的今天,如何在读得细的同时能关照全文,清晰地呈现教材的整体性,这一点也颇为重要。如果脱离整体而只深究部分,那有“舍本追末”之嫌;如果只关照部分,失去了整体,却又得背负“目光狭隘”的恶名,拣芝麻丢西瓜的事也是做不得的。我们试看这节课上,林近老师是如何艺术地在做好部分重点句的同时,关照到整体的。
仅指一点来说,在引导学生来感悟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教师将这种关爱归为三方面: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爱,我妈妈的关爱。从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林老师以老师的关爱为重点,将另外两处的关爱作次重处理,显得轻重得当,在有重点基础上又有全局观,让课一气呵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