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敬涵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教学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遇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是读好课文畅谈感受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展示一组温馨的母子情深的画面,配以《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伴奏音乐,并满怀深情地述说母爱的深沉与博大,然后引出卡罗纳这个遭遇不幸的孩子,学生们对卡罗纳的同情油燃而生,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的表现”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我尽量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献出自己的一份份关爱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贯穿全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读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时大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是每一个眼神,品词析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
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时,引导学生理解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的眼神好像在说些什么?又如“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我用一句“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什么话都没说,母亲的眼睛里写满了什么?”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
最后进行了小练笔,给卡罗纳写一封的信,表示你对他的安慰。在歌曲《奉献一份爱》中,学生生纷纷提笔写作,表达对他的同情。
课下有同学给我说:“老师我这节课哭了三次。”这说明他们被文章里所体现的真情打动了。平时读书吃力的同学这节课里也能积极举手读书,而且感情很到位。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本堂课也存在不足。如:在品读课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时,对“我本想跟他说几句,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这句话的重视程度不够。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放”“贴”这些动作所体现出来的“我”对“卡罗纳”的关爱。
我会用汲取本节课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