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燕
一、对教材的理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预设。
我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教学过程设置上,我的教学思路是:情境导入,揭示题意------初知诗意,质疑梳疑-------品读诗句,进入诗境-----赏读全诗,背诵全诗----延伸拓展,积累诗歌。
三、设计的初衷。
这样设计教学活动,我是想通过师生交流,通过音乐,画面,故事,地图,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解题入境的效果。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
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
四、自我评价。
从教学效果来看,我的设计和教学实际操作过程有很大出入,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而且字词的理解和句子没有紧凑的联系起来,学生对于词句的理解只游离于表面,对诗歌的意境烘托挖掘不够,学生的“情”没有激发出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拓展的内容也无法展示。
做得较好的方面是:注重文本拓展,注意课程资源的整合,2.教学环节目标明确.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质疑的能力
五、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感谢各位听课老师给予我的热情帮助,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我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引用陈校长的话,她的话一针见血,很切实):
1.为什么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2.为什么学生最后对诗情的感受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 3.为什么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仅限于字面?
六、改进措施(期待同行们的金玉良言)。
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我需要各位老师多给我建议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商讨,互相帮助,找到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学生学得扎实愉快,老师教得轻松自然的教学古诗的方法,或者说大体模式。
又:
我喜欢这样的教研形式,同伴互助,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有利于学生能真正有所得,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我想,只有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取长补短,不断的学习,才能“活出教师生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