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杨安庆
第一课时 一、 导学 师: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三单元-唐诗和宋词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的学习,将会令你们感到非常愉快,因为我们将要与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和文学作品,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的人生将为此而充满浓浓的诗意。 学习唐宋诗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将49页的单元提示迅速地看一遍,然后筛选一下主要信息。 生1:第一小节讲唐宋诗词的文学史地位,第二小节讲唐诗,第三小节讲宋词,第四小节讲如何欣赏诗词。 生2:第二小节讲唐诗的主要体裁是律诗和绝句,是今体诗,不同于魏晋以来的古体诗;二是讲唐代诗人灿若星辰;第三小节讲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第四小节讲欣赏诗词必须注意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探究意境、感知声韵。 二、 导入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单元提示的要求,一同来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 作者 师:同学们一定知道李白,但每人知道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们交流一下—— 生3:唐代诗人-盛唐诗人 生4:壮志示酬 生5:浪漫主义 四、 题解 师:同学们,《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个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 生6:三层:一是梦游天姥,二是吟,三是留别。 师:为何要梦游、梦游天姥?吟是什么意思?跟谁作别? 第一问有点难度,我们先放一放;第二问吟是一种体裁,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第三问牵涉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看注释1,李白别的是东鲁诸公。 由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写梦是主体,留别是最终的目的,而以写梦来作别的实为罕见,我认为这是本诗的一个独创,而且也体现了李诗浪漫主义的特色。请同学们注意。 要全面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同学们还需看一下课前的“学习提示”:第一小节讲了古体诗的特点,第二小节讲的是本诗的内容,第三小节讲的是艺术特色,尤其要注意想象的奇特、开合的自如、遣词的大胆,这三点充分揭示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特色。 五、 讲解第一、三小节(第二小节留待下堂讲)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1)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何要梦游天姥?(2)知道本诗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课前,我们要求同学们通读原诗了,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原诗,并具体落实一下这些创作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由朗读全诗,看看全诗各节主要写了什么? 生7答,师结:入梦-梦游-梦醒,第一三小节篇幅较小,中间乃是重点和主体。 1、 齐读第一、三小节 2、 分组合作:AB小组负责第一节,CD小组负责第三小节;要求:找出划出你认为绝妙之处、疑难之处,无论是字词层面、内容层面还是形式层面。 3、 课堂交流(其间学生参与率非常高) (1) 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学生能讲的尽量让学生讲,答案尽可能来自于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体察文本。 (2) 互相质疑 (3) 教师点拨:A开头很独特,是一般写别的诗中所未有的,通过纵横对比,拓宽了本诗的艺术空间;B结尾卒章显志,大起大落,从梦境回到现实,虽有点消极,但充满了豪迈之气,写别显得如此豪迈,也属罕见与独创,这是第二处独创之处;对“安能”一句,此乃诗眼,要结合今天的实际,作一点辩证分析,要注意当今社会竞争中的相容性与合作性。(并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相比较)C从最后一小节,我们知道了李白为何要写梦游了:A现实无梦!B做了一个美梦,这一部分集中在第二小节,我们下一堂课再来体会。课后请同学们用200字概述一下,第二节李白所描绘出的梦境美在何处?当然,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还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来还原李白彼时的心灵世界。 六、 当堂背诵 (1) 学生带着我们所分析欣赏到的要点,尝试背诵 (2) 背诵指导:A第一小节的三个对比,第一句以他山起句,横空出世,很有气势;第二句先言天姥,压过五岳;第三句则不言天姥,以“此”代之。B第三小节紧承前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写梦醒而回到现实:首句“世间”起,次句为篇末点题中“别”也,且以设问起句,答句为两句,“名山”亦暗合天姥;最后一句乃空谷回音,异常响亮,而且句式为反问,语势、语气皆无与匹也。 七、 课后作业 见前面。 第二课时 一、 直接导入新课 师:从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白为何要写梦游天姥,主要是因为(1)现实无梦,主要体现在第三章;(2)他做了一个美梦,主要体现在第二章。 二、 学生自习第二章,找出令你惊奇的地方/疑难的地方。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生1:“我欲因之梦吴越”,紧承第一章,“之”代表天姥山,且有一种急迫之感,这是由第一章所营造出来的文势。 生2:“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用了顶针手法。 师:有什么好处? 生3:模拟加快速度,动词“飞”也体现了速度感,还有心情的急促感。 生4:“渌水荡漾清猿啼”,清猿啼乃是哀鸣,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涕沾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处写猿啼,似乎与整个情感基调不太协调? 师: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意识到,其他同学发表发表看法? 沉默— 师:这个问题我们姑且存疑。 生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以下写的是夜景,写的是夜间奇景,如写熊咆龙吟这种猛兽的吼叫,可以拓宽诗的意境;“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运用叠词,亦突出其节奏之慢、境界之阔。 师:以下写的夜景吗?下面明写着“日月照耀金银台”呀!这个问题牵涉到对“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暝”字的理解。就其表面而言,是天黑,如“山居秋暝”,但在此处,前文刚刚写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哪里第一句刚写天亮,第二句就来了天黑了呢?那么此处该作何解呢?结合前句“千岩万转路不定”,可知此句理解为因为天亮了,见到的东西太绚丽了,把眼睛都看花了、看黑了,从总体感觉上,状其所见目不暇接,正因为这种感觉,突然来了熊咆龙吟,才是另外一番境界。 生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真乃仙境,多美啊。 生7:我有一疑问:本段用了两个“忽”字,前一个忽字,刚才老师已经讲到了;第二个忽字,是“忽魂悸以魄动”,在仙境达到高潮时,诗人却被吓醒了,这是为何?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大家谈谈。 师:发现这个“忽”字的思维断层,是非常犀利的。我们知道,在作文中所谓的转折,要注意天衣无缝,无迹可求,既然用了“忽”字,就其表面而言,让我们感到了断层,但在深层,恐怕是有原因的,是有艺术教学设计>设计的,诗人的原创意图是什么? 生8: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而被吓醒的,梦太美了,现实太丑了。 师:但也不至于“魂悸”啊? 生9:作者慨叹人生如梦。 师:你讲得有一定道理,你给了我一个灵感:李白为何写梦游天姥,还有第三个原因:人生如梦,变幻无常,大起大落。关于人生如梦,我们又可以作一番解读:(1)人生不能没有梦(当然是美好的梦想)。马丁•路德•金就有一句名言“I have a dream.”再如汤显祖“临川四梦”,曹雪芹“红楼梦”;(2)梦的实现是非常艰难的;(3)现实毕竟是现实,它与梦境是有区别的,不能永远做梦,永远与梦有差距,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且放白鹿青崖间”。 师:人生如梦这个说法,给了我们一些灵感,然而还不足回答为何“魂悸魄动”。老师课前看了一些资料,也没有谈及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思考,我认为,作者肯定被什么东西吓着了,是什么呢?我们还是看原诗-从前面的仙境描述来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些仙人列如麻,最终肯定要有一个天帝出现!然而在他快要出现时,诗人被吓醒了。——这是非常富有深意的!诗人畏惧天帝,为什么畏惧他呢?这就是微言大意,是弦外之音,是我们理解本诗主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最近,在天姥山召开了以研究李白此诗为主题的国际年会,大家也未提及这一点。由此,我甚至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权贵主要是针对皇帝老子的! 师:刚才大家主要是从个别的角度作了一些点评,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几点: 一是这一章的逻辑层次,有人用吴越幽景-登山快景-夜间奇景-仙界盛景来概括,前面我们作了分析,夜间奇景未必是夜间。 二这一章的句式变化非常大,造成了本章音韵节奏跌宕多姿,读来琅琅上口,颇有气势的特色。 三此章提及谢公乃是谢灵运,李白非常崇拜他,在诗中多次提及,同学们要注意。 四本章是最能体现李诗浪漫主义特色的,如自学提示所说的想象奇特,开合自如,遣词大胆等,同学们要用心体会。 以上四点,同学们在背诵时注意理解体悟,则利于记忆。 三、 课件朗读欣赏 四、 同学试背 五、 课后作业 1、 完成规定作业(课课练,课后作业)。 2、 “渌水荡漾清猿啼”之“清”辨。 3、 略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