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正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作者:渴绿
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赠汪伦》,从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了解古诗的大意,想像古诗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像古诗所描绘的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阅李白贺知章的个人资料,有关这三首古诗的幻灯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这三首古诗的意境,在朗读中认识6个生字。
2、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此基础上自学《赠汪伦》,从诗人与朋友告别的情境中感受他们的深厚情谊。
教学教程:
一、 欣赏配乐诗朗诵,初步感知诗中的意境。
请问这三首诗的作者各是谁,做简要介绍。
二、 诵读这三首诗,学习其中的生字。
1、 让学生说说最难记的生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2、 指三名学生读三首诗,说说这三首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明确本节课先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
三、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用自己的方法诵读这首诗的题目,谁先读懂,把诗题写在黑板上,给同学们讲解一下诗题的意思,并领读诗题。(引导学生注意看课后注释理解课题)
2、 幻灯出示诗文,试读第一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3、 在讨论的基础上感受诗人送别朋友的心情:假如你就是李白,如今老朋友孟浩然要和你分别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师做孟,学生做李白用诗句的话来对我表白你的心声,然后练习吟诵第一句。
4、 听师诵读第二句,学生闭目想象眼前出现了哪些景象,如何用自己的话描述脑海里浮现的景象?从中体会到一种什么情感?
5、 引导学生从后一句诗中感悟古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1)李白出川不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这时结识了长他12岁的诗人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同学们,此时此刻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眼望着自己的老朋友、和自己一样飘荡不定的诗友乘坐的那只小船越去越远,最后终于消失在茫茫天际,那是一种什么心情?假如你此时就是李白,你还想对孟兄说些什么呢?
(2)此时,老朋友的行船已经远去,你的祝福与留恋他是听不到了。请问诗人李白先生,你想吟诗吗?
(3)个别吟诵、齐声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幻灯出示配乐诗的面,让学生随音乐吟诵。
(4)吟诵诗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6、 全班有感情地齐诵这首诗,并练习背诵。
过渡:在古人的眼里,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对于他们来说总是那样伤感重重,而这种伤感又总是表露在一花一,一木一水之中,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赠汪伦》,从中感受另一种离别的滋味。
四、 学生自读品味《赠汪伦》
1、 分小组进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感悟。
2、 各小组汇报采用了什么方式读懂的,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从而知道李白和汪伦以酒会友的故事)。
五、在送别的音乐声中欣赏一组送别诗:《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金陵酒肆留别》、《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品读其中的佳句。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回乡偶书》,了解诗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理解诗人的内心活动及与人物的对话,并用一定的场景和情节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教具准备:表演用的道具,如诗人的白胡须、手中的蒲扇,儿童玩耍的玩具,如毽子、跳绳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指名背诵前两首诗。
二、 激趣导入,问:当一个人很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等到年老时回去,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出示课题《回乡偶书》,并解题。
三、 自读诗文,分四个小组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两个时间,想像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你是从哪句诗中读出来的?各组选取其中的一句进行生动地描述。(讨论的话题用幻灯打出)
四、 分句讲一讲诗中的故事,或边讲述边表演,提醒学生注意对话和表情要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五、 表演故事,将这首诗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表演出来
1、 自愿合作编好二幕剧本,幻灯出示:
第一幕:时间,地点 人物 道具
 事件(可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想像,大胆创新)
第二幕:时间, 地点 人物道具
 事件(可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想像,大胆创新)
2、 根据剧本合作表演故事,只要符合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即可,时间不超过5分钟。
3、 上台展示表演,随即出示幻灯《回乡偶书》第二首,让同学们赏读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
后附:关于《赠汪伦》的一段故事
这首诗是李白游桃花潭时写给朋友汪伦的。据说,汪伦曾写信邀李白去泾县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见汪伦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他得知后又携着酒赶来送行,李白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赠别。诗人把别情与身边的桃花潭水相比,说明汪伦对自己的感情十分深长。
李白和孟浩然他们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是志同道合,寻求灵性的洒脱飘逸是同伴知音;而汪伦是一介村夫,与李白素不相识,他们则是几日的酒友。李白与孟、汪两人的离情别意绝不相同,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吗?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堂实录4
    韩愈《调张籍》赏析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蜀道难》教学设计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1
    《蜀道难》教学设计2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蜀道难》教学设想
    新蜀道“难”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蜀道难 欣赏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课堂实录2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蜀道难》品读三题
    蜀道难电子课本
    《蜀道难》教案
    【作品原文】蜀道难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注释】蜀道难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解读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李白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将进酒》课堂实录2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李白《将进酒》赏析
    品赏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赏析3
    《将进酒》课堂实录
    将进酒电子课本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蜀道难》教学设想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将进酒》教学实录
    《送友人入蜀》解析
    新编《蜀道难》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读李白《蜀道难》诗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蜀道难》主题再探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蜀道难》备课笔记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蜀道难》赏析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蜀道难》主题之辨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课文导读
    寻李白
    永远的李白
    《蜀道难》课文题解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诵读提示
    【赏析】蜀道难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作品译文】蜀道难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年表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问题探究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背诵指导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译文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生字注音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赏析4
    《蜀道难》课文导入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3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鉴赏要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