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正文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2

那春·那人·那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作者 白坤峰

    这是诗意的李白在诗意的时代(唐朝“开元盛世”)、诗意的春天(烟花三月)、诗意的年纪(二十六岁)、诗意的地区(从黄鹤楼沿长江到扬州极为繁华)、用诗意的心情(李白正自信)写给另一位诗人孟浩然的小诗。从此,中国人表达友谊与思念又多了一种方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之:去。广陵:扬州)

                               唐朝  李白  作

         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传说仙人在此飞天)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繁花。三月:阳历四月)

         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望到看不见孟浩然的船)

         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际:天边)

 

    这是唐朝的流行歌曲,(诸位看官:唐朝在当时是可能唱的)我们可以想念在唐朝的歌舞厅、卡拉OK厅、小酒店。不知有多少人唱着或听着这支轻快的离别曲踏上长路,耳边还响着友人或歌女的清唱。

         

  扬州是唐朝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贸易中心。天生丽质的扬州,清新自然的扬州,旖旎芳菲的扬州,温情的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太有名了,意境优美,文字绮丽,被誉为“千古丽句”,现在的扬州旅游节干脆定名为“烟花三月旅游节”。

  今天扬州人大挣特赚李白、杜牡的钱,李与杜的后人应该找扬州市政府要回一点点,以示知识产权存在。哈哈,开玩笑。

  李白是一个浪漫、快乐、自信的人,至少这时是。“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余恕诚)李白也是一个重情的人,(他不缺钱,也不看重钱),“孤帆远影碧空尽”,他一直看着好朋友孟浩然的小船向东行远行远,最后只看到长江与天边接在一起。

  我最喜欢的有关扬州的诗就是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美丽清新,深情依依。我不知道孟浩然读此诗的感受,而我多么希望也有人送我这样的美诗。当我说出这话时,一位远方的朋友用电子信箱专门发给我这首诗,让我顿生感慨。

  一千多年之后的2003年,又一首同样美好的流行歌曲出现了,我的一位扬州朋友仇君说:“那支歌响在了扬州的大街小巷,俨然成了扬州的市歌。”

   它就是由陈小奇作词作曲、吴涤清演唱(童丽后来演唱)的《烟花三月》:

 

           烟花三月

           陈小奇  词曲   吴涤清(童丽)  演唱

   牵住你的手,

   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

   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明月夜,

   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同样的深情与美好,唯一的不同是:李白是写友情,陈小奇是唱爱情。

  这支歌真美好,过耳不忘——好的诗应该是简单的,正如好听的歌曲也是简单的。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是不成功的,因为它没有流行。

  陈小奇是当代的词作大家,此《烟花三月》深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精妙。  感谢陈小奇,他用实力与歌声告诉我们:唐诗活着,而且鲜活着。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2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堂实录4
    韩愈《调张籍》赏析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蜀道难》教学设计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1
    《蜀道难》教学设计2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蜀道难》教学设想
    新蜀道“难”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蜀道难 欣赏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课堂实录2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蜀道难》品读三题
    蜀道难电子课本
    《蜀道难》教案
    【作品原文】蜀道难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注释】蜀道难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解读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李白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将进酒》课堂实录2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李白《将进酒》赏析
    品赏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赏析3
    《将进酒》课堂实录
    将进酒电子课本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蜀道难》教学设想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将进酒》教学实录
    《送友人入蜀》解析
    新编《蜀道难》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读李白《蜀道难》诗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蜀道难》主题再探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蜀道难》备课笔记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蜀道难》赏析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蜀道难》主题之辨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课文导读
    寻李白
    永远的李白
    《蜀道难》课文题解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诵读提示
    【赏析】蜀道难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作品译文】蜀道难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年表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问题探究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背诵指导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译文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生字注音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赏析4
    《蜀道难》课文导入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3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鉴赏要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