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正文

 

古诗译文赏析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译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许渊冲译文:

SEEING MENG HAO-RAN OFF AT
YELLOW CRANE TOWER
Li Bai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译文:

seeing meng haoran off
Li Bai
my old friend leaves yellow crane pavilion
he is going to the east

sailing to yangzhou in march
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 on the river

how far away the lone sail
fading into the clear blue sky

only the yangtze river remains
it is flowing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李白的七绝堪称"妙绝古今"。这首诗是写李白送友人去广陵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友人是在春光明媚的繁花季节扬帆东去的,去的是江南名城扬州,那是诗人心之所向。因此诗中既有依依难舍的情味又有愉快畅想的气氛。全诗以景见情,寓情于景,思想感情的表达含蓄深厚,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绝句的艺术特色。

    两种译文对原诗意旨的把握都比较准确。译出了原作的诗情画意,但在总体构思,表现形式及细节的处理上风格迥异。例如,许译在总体构思上采用译气不译字的手法,能挥洒自如地增减词语,变换句式,词语的诗情意就比较浓厚。王诺合译则在把握住原作的意旨、风格后,敢于摆脱原作形式的束缚,充分发挥合译中用译入语表达的优势,词语上多采用英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是,随手拈来,雅俗共赏。

     在表现形式上,许译显示出娴熟的翻译技巧,做到了格律严谨而不失自然,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从而使译诗中文字的表层意义有灵活转化的余地,较好地再现了原?quot;语近情遥","使人神远"的艺术效果。王诺合译在表现形式上也构思奇巧,诗句双行排列有致,共分四组,一组相当于原文的一句,大体上贴近原诗的结构。这一手法会使读者自然地联想到诗中所描述的两位诗人缠绵离别,恋恋不舍的情景,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诗思似江水在胸中荡漾。

    在细节的处理上,两种译文各有长短。如许译的第一句"My old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不惜以繁出之,既交代了友人是自西向东而行,又道出了黄鹤楼是千古登览胜地,传达出了文化内涵,动人遐想,还达到了押韵的目的。可?quot;繁"之有理。相形之下,王诺合译此句"my old friend leaves yellow crane pavilion",不仅没准确传译送别之处在何方,而且没有道出"黄鹤楼"的风采,使译文略显生硬,缺乏想象力,诗味欠浓了。原诗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意境优美,文字绮丽,被誉为"千古丽句"。许译想诗人之所想,创造性地运用对称整齐的句式,"green with willows"和"red with flowers"译出了满目春色,传出了生机勃勃的节奏。许译没有直译"烟花"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的障碍,直译效果恐怕不佳;二是"烟花"的含义为"繁花似锦",是指赏玩不尽的大片阳春美景。此句难译,但许译运思奇巧。与之相比,王诺合译"sailing to yangzhou in march 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 on the river ",颇有遗憾之处,即其中"on the river"举义过窄,宽阔的画面缩小到了江上,没有春风得意花千里的意象,也没有描述出整个春光。原诗三四两句的意境是"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⑦许译对表达方式进行了调整,把"尽"字前移,使之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同时还增加了几个不影响深层意义的词语,如"his","where I see",大概主要是为了增加音节,照顾韵律,并使意义更为清楚。其字句虽不如原诗凝炼,但也勾画出了诗人目送行舟,江边怅惘的形象。另外,许先生译文里没有直译"孤帆",而是以"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来表现诗人看着小船渐渐消失在远方并心中若有所失的生动画面。但笔者认为,只照顾"孤"字的深层意义还不够,这里"孤"字的表层意义也很重要,因为它对景物的勾画起着重要作用。原诗中辽阔的江面上,碧水连天,只见一叶白帆顺流而去。这本是夸张的笔法,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心系友人,情有独钟的真实感情。和许译相比,王诺合译的这两句也有独到之处。他们先是以感叹句"how far away the lone sail fading into the clear blue sky"抒发诗人送别好友时那种依依难舍的心情,其中的"the lone sail"忠实地再现了"孤帆"的表层及深层含义;然后,以"only "位于句首, 勾出帆影已逝,斜辉脉脉水悠悠,诗人还在翘首凝望,此时才注意到只有浩荡的长江如在天边流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诗译文赏析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堂实录4
    韩愈《调张籍》赏析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蜀道难》教学设计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1
    《蜀道难》教学设计2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蜀道难》教学设想
    新蜀道“难”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蜀道难 欣赏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课堂实录2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蜀道难》品读三题
    蜀道难电子课本
    《蜀道难》教案
    【作品原文】蜀道难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注释】蜀道难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解读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李白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将进酒》课堂实录2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李白《将进酒》赏析
    品赏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赏析3
    《将进酒》课堂实录
    将进酒电子课本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蜀道难》教学设想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将进酒》教学实录
    《送友人入蜀》解析
    新编《蜀道难》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读李白《蜀道难》诗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蜀道难》主题再探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蜀道难》备课笔记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蜀道难》赏析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蜀道难》主题之辨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课文导读
    寻李白
    永远的李白
    《蜀道难》课文题解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诵读提示
    【赏析】蜀道难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作品译文】蜀道难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年表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问题探究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背诵指导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译文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生字注音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赏析4
    《蜀道难》课文导入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3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鉴赏要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