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H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正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

文章作者:袁海红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5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第一首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一、以歌曲导入课题
1、播放《送别》大家听到过这首歌吗?歌名叫——《送别》,李商隐说过:相见时难别亦难。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墨客把精彩定格在了与朋友依依惜别的那一瞬间,写下了不少以送别为题材的诗篇,谁能来背几首(指名)
2、师: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怎样的深情厚谊呀!你们对李白这为大诗人了解多少。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他的另一首送别诗,请看屏幕,读题。
3、我们说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窗口,你从这个课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随机学习:
A、送别地点——黄鹤楼:谁知道黄鹤楼(资料、照片据说黄鹤楼是当时文人墨客相聚和离别之地,在当时相当有名气,所以现在也就成了四大名楼之一)
B、送的人是——孟浩然看老师写他的名字,你对这为诗人又了解多少据说孟浩然当时是满腹诗篇,比李白大十二岁,所以也比礼拜早出名。他不愿意与贪官污吏为伍,不想做官,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一身浩然正气,所以李白非常仰慕他,最终两人成为了挚友,才诞生了这篇名作。
C、去的地方是——广陵。板书,提醒“陵”字的写法,你知道广陵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扬州)你怎么知道的(诗中)补充材料:古时候有些城市的称谓与现在不同,老师在这里可以让大家多记住几个,出示课件:金陵——南京临安——杭州姑苏——苏州锦官城——成都
D之:去,到我们在哪首诗学到过这个字,也是这种解释
E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把题目念一遍
二自由阅读,了解诗意
1、接下来让我们从具体的诗句当中来看看李白送别好友时的真挚情感。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读顺,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有不懂的字词圈出来,呆会儿一起讨论。(生自由读)
2、老师先请一个小朋友来念念古诗(念得字正腔圆,很不错)
3、把你不懂的字词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故人——西辞——黄河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沿着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故而说是西辞烟花三月;长江边的烟花三月是怎样的一种美景呢?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飞檐临空)
大家一定感到很奇怪,怎么是一组词语。你发现了吗?其实,这一组词就是风景,这一组词就是一个美丽的面,只要你轻轻地去读一读它,并用心的想一想。先说一个词看到了什么,再根据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三月长江边的米人景色。
4、疏通了这些难懂的字词,谁能说说古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互说)
三、细读品味,体会诗情
1、李白的这首诗就写在这美丽而又伤感的烟花三月,让我们再把古诗一起读一遍。
2、请女同学读前两句诗,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李白和孟依依惜别,将孟送上船,两人紧紧的握住手不放,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别)好友即将远去,他们都忍不住回忆起往事,大家想象一下,他们曾经有过哪些美好的回忆……曾经的往事还历历在目,如今却要别离,李白的心情怎么样?(难过、忧伤、惆怅、怅然若失不舍……)这份失落、惆怅、不舍还可以从哪看出来?插图,插图上你又看懂了什么?(李白伫立在江边看着好友的船已远去,消失在水田想界的地方了,可李白却依然目送友人,拱手作别,久久不愿离去)这幅插图正对应了诗中的两句——……
3、孤帆,什么意思?这时浩瀚飘渺的长江上只要一条船吗?在李白的眼中为何只要一条?
4碧空尽什么意思?尽就是——消失,孟浩然的船一下子就消失了吗?(慢慢地)消失在哪——水天相接的地方。从岸的这边一直到慢慢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你想到了什么?(李白已经目送很久很久了,感情很深……)再看插图,假如你就是伫立在江边的李白,看着昔日的挚友离去,你会想些什么呢?(指名,你也可以把它写下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尽了的是什么,不尽的又是什么呢?诗人似乎把自己的一片情谊托付给江水,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让我们在读这两句;这份思念、这份牵挂,就像是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这样的深情厚谊,李白只用了两句话,就把它写的淋漓尽致——读
四、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1、古诗看似简单,寥寥数词,可是包含的内容情感却是那样的丰富深厚,朗读时,要让我们的声音听出情感,让我们的眼睛看到内容,怎样做到呢?(指名)很简单,应该在我们的脑子里想象出诗中描绘的面:一叶小舟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诗人李白伫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这样的情景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吟诵(语调舒缓、感情真挚、无限留恋)
2、指名读,配乐范读,齐配乐读、背诵
3、学到这,你想到给这幅图取个合适的名字了吗?(惜别、三月送友留恋最伤是别离……)我们说古诗一般都可以改写,通过刚才的教学以及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请你们把它改写成现代文。(时间有多可以改写,没有留为作业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3
    作品原文:梦游天姥吟留别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4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太姥山另解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英文版《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惊心动魄的梦游之曲——李白《梦游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三)
    李白诗鉴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5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6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4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堂实录4
    韩愈《调张籍》赏析
    《蜀道难》:神奇险峻境界的追求
    《蜀道难》教学设计
    《 蜀 道 难 》 教 学 实 录
    《蜀道难》课堂实录1
    《蜀道难》教学设计2
    《蜀道难》课堂教学详案
    李白《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李白诗歌《…
    李白与唐代诗歌精神特质
    重新看待李白与盛唐的关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蜀道难
    李白《蜀道难》
    李白诗歌的三种精神──在上海电视大…
    “奇之又奇” 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李白为何写《蜀道难》
    《蜀道难》教学设想
    新蜀道“难”
    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难》
    蜀道难 欣赏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课堂实录2
    唐诗百话:李白《蜀道难》赏析
    走出“围城”的李白──《蜀道难》教…
    《蜀道难》品读三题
    蜀道难电子课本
    《蜀道难》教案
    【作品原文】蜀道难
    【作品英译】蜀道难
    蜀道难经典翻译
    【注释】蜀道难
    李白<<将进酒>>赏析
    李白《将进酒》解读
    唐诗鉴赏指导——李白《将进酒》诗歌…
    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将进酒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李白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将进酒》课堂实录2
    一首政治抒情诗──《蜀道难》主题新…
    李白《将进酒》创作时地考
    李白《将进酒》赏析
    品赏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赏析3
    《将进酒》课堂实录
    将进酒电子课本
    李白《将进酒》英文版
    蜀道易──《蜀道难》的伉俪篇
    《蜀道难》教学设想
    友情如春水 美景怡人心──李白《送…
    “奇之又奇”千古绝唱──李白《蜀道…
    关于《蜀道难》的作意和主题讨论
    《蜀道难》电子教材
    《蜀道难》教学建议
    《将进酒》教学实录
    《送友人入蜀》解析
    新编《蜀道难》
    由《蜀道难》浅析李白出蜀时的心态
    读李白《蜀道难》诗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
    《蜀道难》读法:剥皮抽筋法
    《蜀道难》主题再探
    蜀道难,人生之路更难
    一梦十年山川依旧 蜀道今不难
    《蜀道难》备课笔记
    试论李白的悲剧人生及其特点
    《蜀道难》赏析
    李白的生平、诗歌、个性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魅力新解
    《蜀道难》开篇叹词音义句读解
    巧借友人写山川 深深忧虑融自然──…
    《蜀道难》主题之辨
    从“居士”说起──兼对李白、杜甫诗…
    《蜀道难》形近字辨析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蜀道难》的思归情结
    新蜀道难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蜀道难》有关评述
    《蜀道难》课文导读
    寻李白
    永远的李白
    《蜀道难》课文题解
    关于蜀道
    唐诗简介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蜀道难》的立意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多义词辨析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诵读提示
    【赏析】蜀道难
    《蜀道难》多音字辨析
    【作品译文】蜀道难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年表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问题探究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写作特点
    《蜀道难》写作特色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背诵指导
    李白简介
    《蜀道难》课文译文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生字注音
    《蜀道难》知识归纳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赏析4
    《蜀道难》课文导入
    施蜇存:《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5
    古诗文赏析——李白(唐)《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3
    李白《蜀道难》赏析2
    《蜀道难》鉴赏要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