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长亭送别

          (马儿忳忳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3此恨谁知(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为伊消得人憔悴

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以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因此,她把短暂的饯别的时刻,视为最可宝贵的与张生相聚的机会,她希望柳丝能够系住将要远行的马,她乞求疏林能够挂住将要落山的太阳,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幻的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乘骑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情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能厮守片刻也好!(金圣叹说:曲中"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二句十字,真正妙文,直从双文当时又稚小,又憨痴、又聪明,一片细微心地中,的的描出来。)3、赏析[叨叨令]:

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在已到长亭又未与众人相见时,红娘趁空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从而引出了第三支曲子[叨叨令]。此曲与前两支曲子不同,它既是回答红娘的问题,更是莺莺借题表述自己的苦衷。(问:金圣叹说,这是补写来长亭前"家中情事"是否同意?------预拟别后的情景:准备着''从今后''久已后'俱是预拟)

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在道白"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后,尽情倾诉:莺莺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说明了沉重的别情压在心里,是无心打扮的原因。既而设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越想越感到不可忍受,痛极,闷极,于是重复发出"兀的不闷杀也么哥"的"呼喊",以为无奈的渲泄。

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唯一可告慰的将只能是别后的鱼雁传书。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频频叮咛红娘"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总结:[投影]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排比、反复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这支曲词层次分明又流传如珠。它用了一连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 前句有两个带"儿"字的词,后句是双音词的重叠。却如前人所云:"语中每叠二字,正是呜咽凄断说不出处。"它成功地突了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和掩抑诉的声气口吻。

4、总结一节(flash):?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戏眼:愁别离)四、分析第二节:"长亭别宴"

这一节主要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连用八首唱词,体现恨别情怀。[脱布衫]此曲写了"西风""黄叶""寒烟""衰草", 是莺莺座在送别宴席上表述恨别情怀之前的起兴。正是在这"黄叶纷飞""衰凄迷"的氛围里,她看到张生在那里不是正襟危坐,而是像插在那里似的歪歪斜斜地坐着,而且紧蹙双眉,如呆如痴,死临侵地。

2、讨论:[小梁州]对此曲的解释向来有歧义。究竟是谁"阁泪汪汪""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罗衣"一般亦多用于女子,而且"推整"二字所描述的那种假借整衣以掩饰心绪不宁的情态,也显然是莺莺的写照,整个"哭宴"一折主要是写莺莺的别恨离愁,而并没有更多地表现张生的情怀。所以全曲皆为莺莺自谓之说,似更贴切。

[满庭芳] 老夫人已在催促"供食"。所以此曲首句为"供食太急"。全曲又一次表现了莺莺是如何珍视与张生这临别的相聚。她希望慢慢"供食",就是为了与张生再"厮守得一时半刻"。她想,如果没有母亲在座,将为张生"举案齐眉"。但这一切都不能如愿,此时只能"眼底空留意"-----对张生以目传情。这种痛苦,足使她化作望夫石。

4、心绪:[快活三] [朝天子]茶饭无心,酒食无味-----始而感到酒食有如泥土,但立刻又感到酒食连泥土的滋味都没有了。别离之情,已使她完全无心茶饭了。美酒犹如冰凉的白水,而且"多半是相思泪"。至于茶饭,自己难道不想吃吗?只是肠胃里已塞满了愁怨,又怎能吃得下茶饭!此时她觉得这所有的痛苦都源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5、总结:从[脱布衫]到[朝天子]一共八支曲子写"长亭别宴"。别宴开始了。可是,早已"恨塞满愁肠胃"的莺莺,"甚么汤水咽得下!""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她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即将远行的爱人:"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真是肝肠寸断,令人心碎!然而,当着长亭别宴主持者老夫人的面,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长亭别宴"这部分集中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示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

第三课时

一、 分析第三节:[五煞]至[一煞]主要写莺莺对张生的叮嘱

1、 指读[五煞]至[三煞]:莺莺以最富柔情的妻子的身份,千叮万嘱,——让张生要注意适应水土,路途上要节制饮食,在荒村野店之中要"眠早""起迟":一个妻子所能想到,她都想到了;临别时应该嘱咐的,她都嘱咐了。

2、投影:[五煞]表现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最后一句是自忖自语,想到深秋寄旅最需要关照的,自己却不能"扶持"左右,淡淡的内疚,感人至深。

3、[四煞][三煞]预拟别后的寂寞与归家后的情景,虚实重叠,令人心碎肠断。[四煞]临别之际,送行者越叮嘱越动情,越激动,越悲哀,故此曲中有"泪添""恨压"二句。"晚来闷把西楼倚"构成一幅图画;而倚楼远眺所见"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又是一幅图画。 两幅图构成的意境,则是倚楼远眺望人归,惟见夕阳古道不见人。此刻虽是莺莺"预拟",但也正是日后实景。接下来[三煞]中"归家若到罗帷里,……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亦复如此:"预拟"与实景的重叠。

4、[二煞]曲中虽有"你休忧""休要""你却休"诸般叮嘱,但最重要最深沉的是"此一节"!"若见了那异乡花,再休似此处栖迟",这似乎是隐藏在莺莺内心最深处的不安,因此也在送别的最后时刻再一次道出。(背景补充)

5、小结第三节:

  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 关心和担心:既希望他"得官不得官,疾便 回来",又担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这 种心态不仅表现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 而且表现了她对二人前途的深深的忧虑

   二、分析第四节:分手后的场面,描写了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投影1)[一煞]莺莺诅咒青山,诅咒疏林,诅咒"淡烟暮霭",因为这一切"遮蔽"了她目送的张生。张生走了,剩下的惟有寂寞无人语的"夕阳古道"和偶尔传来马嘶的"禾黍秋风"。离别之痛,使莺莺木然良久。她忽然在恍惚之中对自己有些不解:张生已去,自己为什么还不上车归去?

[一煞]"古道烟霭图",写目送远去时凄怆悲苦之情。张生离去,莺莺相送上路,步送不及,以目送之,目送不及,倾耳听之,杳然远去,令人顿生无限愁怅之情。正所谓聚散两依依。(投影2) 赏析[收尾]所写的意境,传达的情感,及所用的艺术手法。(投影3)[收尾]红娘提醒了痴迷之中的莺莺:"夫人去了好一会,姐姐,咱家去!"莺莺此时心目中只有"四山如围,一鞭已远"。经红娘提醒,她看到了将要载她归去的车子,她立刻把自己的烦恼愁怨与车子联系起来,感到这样的小车是装不下她胸中的无限烦愁的。

"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最后一句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投影4)

写"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煞][收尾]两支曲子,便刻了莺莺的这种怅惘情景和依依心情。"夕阳"一句,看似平易,含情极深。夕阳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真实描摹处于"长亭送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案例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长亭送别,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关于相处,需要提醒幸福
    变形记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高一新教材《采访》能力训练示范课教…
    等待戈多(节选)
    百年孤独(节选)
    墙上的斑点

    阿Q正传
    提醒幸福

    济南的冬天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把握幸福(导读)
    短语和句子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
    湖北随州中考优秀作文: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范进中举
    小橘灯
    我与地坛
    《宽容》序言
    五人墓碑记
    病梅馆记
    为了忘却的记念
    拿来主义
    我的叔叔于勒
    古诗
    鸿门宴
    兵车行
    将进酒
    蜀道难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古代诗歌五首
    老舍自传
    寓言四则《画眉与猪》
    白蝴蝶之恋
    初一学生自我介绍与新学期语文课的要…
    为你打开一扇门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过秦论
    幼时记趣
    小作文练习及讲评
    社戏
    《秋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紫藤萝瀑布
    提醒幸福

    纪念白求恩
    少一分束缚,让语文课上出精彩
    《梅岭》三章
    勇气
    七根火柴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琵琶行
    大自然的语言
    鸿门宴
    峡江寺飞泉亭记
    过万重山漫想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不朽的失眠(论坛精华帖)
    麦琪的礼物(论坛精华帖)
    越巫
    我的叔叔于勒
    宋定伯捉鬼
    [初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怀疑与…
    琵琶行
    一场悲剧:两少年争夺女友一死一伤
    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项脊轩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计(第一课时…
    往事依依
    研究性学习教案——错别字的诊治(初…
    报任安书教案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乡愁
    闲情记趣

    我的叔叔于勒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乡愁(论坛精华帖)
    提醒幸福
    沁园春·长沙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小橘灯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提醒幸福》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邶风·静女
    驿路梨花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人生的境界
    在山的那边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挑战者号”追思
    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提醒幸福
    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提醒幸福
    建议初中教材弃用《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关于提醒幸福
    男女分班 学校拒绝采访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时间
    走出消沉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附自己两篇曾经的文字)
    《提醒幸福》综合资源
    始得西山宴游记
    《提醒幸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