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醒幸福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作者独特的幸福观。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训练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3.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学会运用恰当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领悟幸福“无处不在”,树立健康乐观上进的幸福观。 2.“幸福”为什么要“提醒”,正确地领悟幸福。 【教学方法】 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搜求式阅读、比较阅读、话题引读鉴赏等手段,配以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引领学生在体味思考中获得知识,得到教益。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一、采用幻灯片制作课件 二、运用网络布置预习作业 1.运用文字录入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的落实。 运用电脑程序设计技术,教师在课前制作文章基础知识的预习系统,并放在班级公用帐号内,让学生反复操练完成,并记录成绩。 (1)录入注音,让学生填字。(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 ①姗姗(shān shān) ②怅(chànɡ)然 ③踌躇(chóu chú) ④惴惴(zhuì zhuì)不安 ⑤zhūn zhūn告诫(谆谆) ⑥南辕(yuán)北辙(zhé) ⑦瞻(zhān)前顾后 ⑧相濡以沫(mò) ⑨熠熠(yì yì)夺目 ⑩婷婷袅袅(niǎo niǎo) (2)录入解释,让学生填词。(计算机自动改作,并出示成绩) 第一组: ①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姗姗) ②不如意的样子。(怅然) ③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甘霖) ④希望得到。(希冀) ⑤犹豫不决。(踌躇) ⑥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枕戈待旦) 第二组: ①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惴惴不安) ②形容恳切教导。(谆谆告诫) ③比喻心里感受同现实状况是相反的。(南辕北辙) ④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瞻前顾后) ⑤用以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相濡以沫) ⑥形容闪光发亮。(熠熠夺目) ⑦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的样子。(袅袅婷婷) 2.运用因特网搜索技术,学生自主进行网络查询,然后采用合作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1)作者介绍:毕淑敏(提示:查找作者生平、作品等。) (2)网络查找解说幸福的图片或文章 (3)网上布置预习思考题。 阅读课文,运用搜求式阅读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者认为幸福是什么,把有关的语句全划出来。 ②作者认为要怎样享受幸福? ③为什么要“提醒幸福”,“提醒”的意思是什么? (4)对全校学生进行网上民意测评,虽然不可能全部调查,但只要尽可能地调查一大部分就可以了。 调查的内容:你幸福吗——对当前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可自行点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着重解决“幸福是什么,怎样来感受幸福”的问题,先从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入手,我计划安排学生在课下欣赏课文朗读的FLASH动画,体会作者的幸福观;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感到幸福吗?相信同学们都参加了我在网上对全校同学进行的民意调查,你们想知道我调查的结果吗?(用FLASH出示调查数据。) 我很幸福:15% 我不幸福:48% 没感觉:37% 小时候我们曾经唱过的一首歌:“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是多么快乐。”但告别了童年的我们,正如上表中所列的,却很少能感受到幸福。今天我们的朋友毕淑敏告诉我们,幸福是需要提醒的。那么就让她来提醒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吧。 二、幸福是什么 1.比较阅读 这是本课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让大家容易把握什么是幸福,在分析课文之前,我先请大家听一首老歌,比较一下,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幸福与歌中所唱的幸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歌曲是用FLASH动画制作的,运用音乐画面达情法。) 范伟:我饿了,有人比拿了一个羊肉包子吃,他比我幸福;我冷了,有人穿着厚厚的棉袄,他比我幸福;我想上厕所了,只有一个茅坑,他墩在那里,他比我幸福。------需要的满足. 幸福 = 现实 / 欲望 提问: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歌中所唱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呢? 生:幸福在辛勤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里,在晶莹的汗水里,在艰辛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在闪光的智慧里。 讨论后归纳:歌曲要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学习着是幸福的。 引导学生运用搜求式阅读法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毕淑敏幸福观的句子。 学生讨论后整理如下: (1)历经苦难之后的心情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2)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3)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4)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5)丰收的季节,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 (6)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7)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 (8)我很幸福——因为健康的身体、一颗健康的心、曾经生活过。 师:总结:从这一段里对幸福的定义与解说可以看出,毕淑敏所举出的几乎都是平凡的人和事,而她以为幸福就正是被这些平凡的人事所包含的。 生:讨论两者的异同,讨论后归纳: 同:两者都感受到了幸福,而且告诉我们要去把握幸福,珍惜幸福。 异:《幸福在哪里》的作者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勤奋学习,用自己双手去创造幸福,强调的是劳动给大家带来的幸福,其范围相比而言要狭窄些;《提醒幸福》中毕淑敏对幸福的理解要宽泛得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包含幸福,关键是要你自己学会倾听,学会感受。 教师总结:正如一位作家曾说:“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都是不同的。 2.众说纷纭话幸福 师:我在课前布置过一个预习作业,要大家在网上查询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FLASH动画,以加深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同学们都查找得很认真,不少小组动画作品质量很高,现在我选择了其中的两个,请大家欣赏: 播放第一个FLASH动画,主题:幸福小站。 播放第二个FLASH动画,主题:幸福ABC。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道出了自己或众人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请几位同学谈谈看了这些画面之后的感想。 生:讨论后归纳: A.幸福无处不在。 B.关键在于你平时是否用心去感受。 那么怎样才能时时感受到幸福,从而去更好地享受幸福呢? 三、感受幸福 1.对比之中见幸福 师:毕淑敏说,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能更快更形象地感受幸福,请同学欣赏两组画面。(屏幕显示FLASH画面。) 第一组:贫困山区的儿童在破旧的教室上课;我们班同学在崭新的学生机房上机。 第二组:战争留下的废墟;我们学校的校园一景。 师:这是两种生活、两种情景,同学们,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你此时的感受。 生:看到了贫困和战争,对比之中让我感到不经意的平凡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幸福。 师:但是,在战争中的儿童,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没有幸福了吗? (展示FLASH[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案例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提醒幸福,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提醒幸福》教案 |
下一篇文章: 《提醒幸福》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