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拿来主义


陈钢   电子邮箱: rdgjzx@163.com  


教学目的:(1)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
            (2)学习作者的论证艺术,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设想:(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
                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
               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指导预习。
    读课文,思考(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2)勾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二、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外阅读范围比较广泛,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四、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四、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nbs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案例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拿来主义,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关于相处,需要提醒幸福
    变形记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高一新教材《采访》能力训练示范课教…
    等待戈多(节选)
    百年孤独(节选)
    墙上的斑点

    阿Q正传
    提醒幸福

    济南的冬天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把握幸福(导读)
    寓言四则《画眉与猪》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
    湖北随州中考优秀作文: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范进中举
    《梅岭》三章
    我与地坛
    《宽容》序言
    五人墓碑记
    病梅馆记
    为了忘却的记念
    鸿门宴
    不朽的失眠(论坛精华帖)
    幼时记趣
    兵车行
    将进酒
    蜀道难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古代诗歌五首
    短语和句子
    初一学生自我介绍与新学期语文课的要…
    老舍自传
    纪念白求恩
    为你打开一扇门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小作文练习及讲评
    鸿门宴
    社戏
    古诗
    《秋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紫藤萝瀑布
    提醒幸福
    白蝴蝶之恋

    小橘灯
    琵琶行
    勇气
    七根火柴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琵琶行
    大自然的语言
    少一分束缚,让语文课上出精彩
    过秦论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过万重山漫想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麦琪的礼物(论坛精华帖)
    越巫
    我的叔叔于勒
    报任安书教案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
    乡愁
    我的叔叔于勒
    记念刘和珍君
    项脊轩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计(第一课时…
    往事依依
    研究性学习教案——错别字的诊治(初…
    人生的境界
    始得西山宴游记
    “挑战者号”追思
    一场悲剧:两少年争夺女友一死一伤
    闲情记趣

    我的叔叔于勒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初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怀疑与…
    提醒幸福
    乡愁(论坛精华帖)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小橘灯
    男女分班 学校拒绝采访
    宋定伯捉鬼
    《提醒幸福》教案
    邶风·静女
    驿路梨花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山的那边
    长亭送别
    在山的那边
    沁园春·长沙
    在山的那边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提醒幸福
    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提醒幸福
    建议初中教材弃用《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关于提醒幸福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时间
    走出消沉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附自己两篇曾经的文字)
    《提醒幸福》综合资源
    峡江寺飞泉亭记
    《提醒幸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