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长亭送别

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五、分析杂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1、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明确:(1)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2)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于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全折突出刻了莺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突出刻了莺莺的叛逆个性。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她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

3、在描写莺莺心理、刻莺莺性格特征时使用了哪些方法?

直抒胸臆: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情衬景: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典故、比喻、对偶、夸张。

4、《长亭送别》这一折曲词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词《苏幕遮》。作用是: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此外,“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未饮心先醉”:化用柳永《诉衷情》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是“留”“思”的谐音。“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化用原句或手法的作用:以原句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来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

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是民间口语。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最后,全折巧用修辞。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5、《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莺莺“金冠霞披”,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砍去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落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是如此的“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六、朗读课文,感受《长亭送别》之四美

(一)故事之美

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权势为条件的传统择偶标准的违逆。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去赶考,莺莺来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却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精心安排的19支曲词。

这些曲词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的莺莺的心灵作了细腻的刻,多层次地展示了莺莺“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既有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张生的百般依恋,又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万般痛苦;既有对“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科举功名的深深怨恨,也有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之后“停妻再娶妻”行为的不尽忧虑。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体现了莺莺纯净的灵魂美,也突出了她叛逆的性格。

(二)人物之美

1、莺莺的深情之美。

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爱情已经不再停留于“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上了,更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她对礼教的背叛是彻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有过矜持,有过顾虑,有过矛盾和思想斗争,但这不仅没有削弱她形象的光辉,反而在其形象上增添了端庄深沉的色彩,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更为真实动人。这一切在由她主唱的《长亭送别》一折中得到集中表现。

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她只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反复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富贵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她对未来也有深深的忧虑。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就是她的离愁别绪也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礼教的思想光辉,她的叛逆是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仅仅是儿女情长。

2、张生的钟情之美。

张生虽然有时也有软弱的一面,但对爱情却是执著专一的。他毫不顾虑自己的“白衣”地位,大胆追求自己钟爱的女人;他为莺莺而“滞留浦东”,不去赶考,忘了功名也忘了食寝,甚至身染沉疴;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长亭分别之际,他“蹙愁眉”“长吁气”“阁泪汪汪不敢垂”,根本不愿意离去,但为了婚姻,只得忍痛“伯劳东去燕西飞”,就是后来得中功名之后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真可谓是钟情至诚之士。

3、红娘的热情之美。

身为婢女的红娘面对老夫人的汹汹气势,她从容镇静,机敏地为二人辩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案例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长亭送别,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关于相处,需要提醒幸福
    变形记
    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高一新教材《采访》能力训练示范课教…
    等待戈多(节选)
    百年孤独(节选)
    墙上的斑点

    阿Q正传
    提醒幸福

    济南的冬天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把握幸福(导读)
    短语和句子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
    湖北随州中考优秀作文: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教案
    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范进中举
    小橘灯
    我与地坛
    《宽容》序言
    五人墓碑记
    病梅馆记
    为了忘却的记念
    拿来主义
    我的叔叔于勒
    古诗
    鸿门宴
    兵车行
    将进酒
    蜀道难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古代诗歌五首
    老舍自传
    寓言四则《画眉与猪》
    白蝴蝶之恋
    初一学生自我介绍与新学期语文课的要…
    为你打开一扇门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
    繁星
    “诺曼底”号遇难记
    过秦论
    幼时记趣
    小作文练习及讲评
    社戏
    《秋天》教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
    山中访友
    紫藤萝瀑布
    提醒幸福

    纪念白求恩
    少一分束缚,让语文课上出精彩
    《梅岭》三章
    勇气
    七根火柴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琵琶行
    大自然的语言
    鸿门宴
    峡江寺飞泉亭记
    过万重山漫想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不朽的失眠(论坛精华帖)
    麦琪的礼物(论坛精华帖)
    越巫
    我的叔叔于勒
    宋定伯捉鬼
    [初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怀疑与…
    琵琶行
    一场悲剧:两少年争夺女友一死一伤
    项脊轩志——话题式教案
    项脊轩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设计(第一课时…
    往事依依
    研究性学习教案——错别字的诊治(初…
    报任安书教案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乡愁
    闲情记趣

    我的叔叔于勒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乡愁(论坛精华帖)
    提醒幸福
    沁园春·长沙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小橘灯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提醒幸福》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邶风·静女
    驿路梨花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人生的境界
    在山的那边
    《提醒幸福》教案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挑战者号”追思
    毕淑敏的《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
    提醒幸福
    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提醒幸福
    建议初中教材弃用《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关于提醒幸福
    男女分班 学校拒绝采访
    《提醒幸福》教案设计
    《提醒幸福》---毕淑敏
    提醒幸福时间
    走出消沉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附自己两篇曾经的文字)
    《提醒幸福》综合资源
    始得西山宴游记
    《提醒幸福》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