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初中 >> 中考 >> 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正文

 

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

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
泉州市教科所   语文科
一、试题评价
    2008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及《2008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为命题依据,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
    试题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设计而成,考查考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技能,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了解考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发现、挖掘考生语文学习的潜能,同时还关注考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试题力图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突出的学科性
    试题的设置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的灵性和生气。试题分 '积累与运用'、'阅读'(文言文、含课内外三种文体的现代文)、'写作'三大版块。紧扣语文学科特点,注重考查考生语文学习中的'读、写、听、说'能力及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兼顾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字音字形、词句理解、诗文积累运用、语法修辞运用;阅读方面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和创造性理解能力,包括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语言品析、拓展运用等。阅读考本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化品位,可读性强。名著阅读试题设置注意关注考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作文试题符合学生生活、思想实际,有利于考生表达真情实感,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2.真切的生活性
    新课标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试题亦体现了较浓的生活气息。基础知识中'交通安全提示语'让考生感受到温馨的语言魅力。'然后'一词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表达的口头禅、连缀词,运用普遍但极不规范,以此语言现象设题,促使考生在平时交际中更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让考生走进古人的学习生活;《奥林匹克精神永传扬》考本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让考生真切感受了北京奥运的气氛,体会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用'奥运精神'鞭策激励自己奋勇拼搏、自强不息;《走一步,再走一步》考本叙述了'我'的一次冒险经历,设题时,重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对生活意义的认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不经意的细小事情,往往能积淀成为人生的大追问、大体验、大感悟的道理。也让他们认识到平时应多注意观察生活,善于从中感悟人生、生活的真谛,从而积累生活经验。而作文'乐于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的题旨,切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引起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用真情抒写生活。
    3.鲜明的导向性
    '稳中有变'有利于对日常教学的导向。本次试题较以往有了一定调整和变化:知识与运用板块涉及了语法知识,有利于高、初中知识的衔接,暗示着语法教学不可忽视;名著阅读试题由面到点,有弹性,灵活度大,导向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重视,通读作品,从中汲取文学营养;阅读理解板块,选择文化内涵丰富的文本,引导学生重视考本,沉浸其中,细读品味,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并能够运用筛选、理解、概括、分析、运用等能力解题答题,明确地导向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尊重与关注,培养学生仔仔细细读书的习惯,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作文的命题让学生更真切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文体规范'这一作文新要求,将唤起学生规范文体的意识,在初中阶段夯实作文基础。
二、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统计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标准差
最高分
最低分
95248
99.2
74.70%
16.50%
24.72
146.6
0
  
各大题得分情况(平均分)
语 基 (32分)
文言文 (15分)
现代文1 (13分)
现代文2 (13分)
现代文3 (17分)
作 文 (60分)
20.46
9.01
7.85
7.78
10.05
44.6
知识13.49 名著6.97
 
(二)答题分析
1.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题分32分,均分20.46。本部分共设置4道题,检测内容:多音字、同音字字音的辨析,关联词的运用,古诗文的识记与理解,公益广告赏析,名著阅读等。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侧重检测考生语文知识基础、语言运用、文化积累,试题难易适中。但其中语基语用部分考生作答结果很不理想,得分率仅为61.32。
第1题设有三道选择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日常用语与书面用语中关联词的运用。虽然题型常见,考点集中,难度不大,要求不高,只需细心,能加以运用即可,但得分率不及60%,三道题选项都正确的为数极少。特别是第1小题,几乎有50%的考生没拿到分数,很多学生把'倔强'读成'juè',也有一部分考生不能够分辨'拆''差'这组同音字,可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准确读音极不重视。
第2题诗文默写,本题考查识记及理解识记能力。主要围绕'友情'、'景物描写'两个专题设题。考料全是课内名句名篇,其中涉及五诗三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居易的《观刈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晏殊的《浣溪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形式为上、下句填空及理解默写,考生一般能够记诵诗文,但错别字出现的频率极高,几乎是任何一字都有写错的可能,其中以同音字代替的占多数,如:涯--崖,暝--瞑,烛--竹(足),苔--台,阶--街,霏--非(菲),也有字不懂得写的,如:婵娟、窗;失分严重的是第6小题中对'桃林之奇'的理解,大部分考生写成'芳鲜美,落英缤纷'。 说明学生平时对古诗文背诵并未真正落实巩固,只会'背'不会'写'。看来,对于古诗文的教学不能够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次上,否则,学生考时就只有应付之能了。
第3题公益广告词赏析。得分率相对高些,大部分考生选项正确并能够阐述一定的理由。而失分则在于:⑴未能理解题意,真正读懂题目的要求,或思考不够全面,匆匆作答导致失误。'无视' '温馨'二字,所以即使是选项正确,也仅围绕'超载'展开陈述,理由无法说到点子上。⑵语言表述不够完整、不够准确,如:'语气过硬'、'语气直接',有说'超载'与'交通安全'无关,或说'超载只是一部分'; 考虑到'遵守交规'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的,少之甚少。
第4题名著阅读。考点有相关的文学常识、名著的主要内容、典型情节,检测文学常识的识记、内容的理解、情节的概述。选取两部名著--《水浒传》、《爱的教育》,让考生可以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的一部作答。总体来讲,卷面成绩较为理想,相当部分考生作答符合题意,情节概述简洁,内容集中,要点突出(交代清楚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通顺。但也有因对故事情节不熟悉而张冠李戴,更有空白卷,这既说明了考生平时对名著阅读缺乏自觉与主动,同时也暴露了教师对于这一要求的疏忽。文学常识不能准确识记、审题不清、信手填涂、文不对题、书写不工整、乱涂乱者有之。而多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失误:审题不准、原著不明、表述不清(这种题也考查考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2.阅读
阅读板块延续去年的框架,阅读的篇目有4篇(文段),古今结合(文言文与现代文),涉及到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导向平时教学对于'课标'及教材所要求的内容不能偏废,加强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选择的考本文质兼美,文体特征鲜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多为学生所熟悉且感兴趣的。注重生活和语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注重考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与创造性的理解,强化知识板块的相互渗透和综合性学习,在检测考生基本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注意探究精神与开放思维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题分15分,均分9.01分。考本选自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考查面较广,涉及众多文言知识点、能力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翻译、文意理解、成语典故等,考查考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该大题题量、难易适中,但得分率并不高,大部分考生得分在8-12分段。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得满分的考生答题的质量高,词句的理解、翻译准确,语言表达简洁、流畅;而得分少的考生,答非所问、语意不畅、书写糊涂。
三道选择题中,第5小题('而'字用法)、第8小题(文意理解)得分率较高;第6小题因涵盖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考生答题不理想,失分较为严重。
第7题(文言翻译)得分率偏低,直接影响了本大题的得分率。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文言文基础知识极不扎实,主要表现为: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有误,'支'、'舍'、'盖'等关键词翻译不到位,(特别是'支'这个通假字,大多数考生无法辨认)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出现偏差,文意把握不准确。
第9题得分率极低,最主要原因就在于绝大部分考生对题意理解不够准确。大部分考生没能很好把握题意,有的不是从'语文积累'的角度出发,而是照抄选文中的词语;或是没有考虑到'古人好学',而是以'专心致志、自强不息、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等作答;还有的忽略了成语的规范,如'孙康映雪、苏秦刺股';当然更多的答案是论述'古人好学'的名言警句或是成语未含典故,如'学无止境、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议论文阅读。题分13分,均分7.85分。考本《奥林匹克精神永传扬》选自《东南早报》,设置3小题,分别考查信息的提取、观点的理解和语言的品析等。难度并不大,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具体分析如下:
第10题第一个问:奥林匹克精神的含义?大多数同学基本上能把握主要观点、理解含义。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答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含义--'人类的体质会更强,世界的明天会更好',错在阅读文章不仔细,理解够不全面。另外一部分学生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表达不够简洁。第二个问的答案较多样化。大部分考生能用标题作为现成的答案。出现偏差主要是没有抓准关键词'传扬',仅考虑到'奥林匹克'是'永远的','需要'这种精神,如'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全国人民和国家都需要的',或表达不准确'传达、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甚至答为'需要''学习'等;还有的考生读书断章取义,考虑问题不全面,找到的是第二、三、四段的最后一句,这些句子都与标准答案'奥林匹克精神永传扬'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是,反映出考生平时阅读议论文把握不到中心等的缺点。
第11题除了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外,还有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依据题意变换句式,将否定句改为肯定句。有的考生答得很好,能够灵活地从不同角度来表达,如'可以使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使一个人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根本条件,是一个人实现理想的先决条件'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答案。但有些考生答题未能切中要点,语言不够简洁、句子不够完整、句意不准确,有的误用关联词'只有……才……';也有一部分考生仍旧依赖文字中现成的句子--'国家和个人需要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因'而学生找到的答案即第四段中的'一个国家缺乏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无法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一个人缺乏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无法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对句子不作任何的调整,导致失分,非常可惜。这其实也反映考生在审题方面的偏差。
第12题,考查品析语言的能力。从阅卷中发现,品析语言是考生的弱项,很多考生答非所问:①将品析语言与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混淆起来,如'总结全文'、'告诉我们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永恒的'、'突出了奥林匹克的精神'、'这句话富有哲理性'、'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答的内容多,但从中找不到得分点。②虽从语言的角度思考,但对语言特点感觉不出来,分析也欠妥当,套话多,笼而统之,不得要领,如优美、形象、生动。③基本知识欠缺,将修辞、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混为一谈,如'运用排比''运用反复''并列分句''以平实的语句表现出奥林匹克的精神''运用道理论证,使文章更有严密性'等。能够道出语言特点的考生不多,有的能体会出本句语言的特点,但表述不够好,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哲理)'、'句子前后运用反义词,使意思更清晰、形象'等等。
说明文阅读。题分13分,均分7.78。考本选自教材(语文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置4小题,紧紧围绕考本的重点,分别从感知说明的主要内容、提取主要信息、整合句意,检测考生整体感知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强调文本阅读,强调对文体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的实际运用,避免了对文体知识的直接考查。考题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加,其中15题属较难题目,16题属中等题目。因此本大题得分情况不容乐观。根据评卷过程的观察,学生答题主要集中体现以下不足之处:
⑴ 审题不清。
很多考生未能读透理解题意而茫然仓促回答,出现许多答非所问的现象,如14题要求摘抄原文句子一题中却发现许多学生五花八门的个性回答,'关于自然选择的重要作用'却出现断章取义、生搬硬套,出现了诸多'引用诗文,生动形象','语言更通俗易懂'等等不沾边答案。又如16题'下定义',有少数考生则分析起句子的作用,如'为开头设置悬念,引出花的特色'。
⑵阅读能力偏弱。
相当一部分考生文体概念不清,张冠李戴。体现在13题,原题是用简洁语言概括文段内容,结果有不少考生把说明文和议论文、记叙文混为一谈,用到'叙述了……','描写了……''论证了……','摆事实,讲道理地介绍了'等字眼。未能读透文本,理解选段内容,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准确作答。如'风媒花'定义中出现'花姑娘出嫁,找风媒婆'。有不少学生直接把线句子抄下来,懂得写'风媒花是一种……的花'的学生不多。15题要求考生综合具体例子说说人工选择成果时,绝大部分考生未能抓住'进程快','颜色、姿态、品种'等关键词语回答。
⑶语文素养不高。
  ① 写潦,错别字太多,把'媒'写成'煤','姿'写成'资'等;②表达能力不强,病句不少,如'作者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花','昆虫对花的营养越来越好'等;③概括能力欠缺,成段摘录,这问题在第15题中最突出。原题是综合例子,说说人工选择有哪些显著成果,可是考生视而不见,埋头苦抄,把第三段中的例子复制粘贴,占用了宝贵的考试时间却吃力不讨好。还有部分学生虽不抄,但不会找关键语句,结果语言啰唆,表达不连贯,让改卷老师看完不知所云。
记叙文阅读。题分17分,均分10.05分,刚在及格线上;得分率58.94%。考本《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反映的是域外儿童的生活,涉及家庭教育问题。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文字浅显,内涵丰富,让考生在阅读中油然引发情感参与,从中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注重考查考生概括、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试题呈合理的难易梯度,能够很好地检验出不同层次考生的阅读能力。
  17题,要求考生对文章中心事件作概括。答题主要有这几种情况:小部分考生因语文水平低或学习习惯不良,要么空白不写,要么随意摘抄文中原句应付了事。有的考生搞不清'中心事件'和'中心思想'的差别,理解为主旨句或主题。有的考生抓不到中心事件,只是简单地将'起因'当中心事件。绝大部分考生,明确题意,能抓住主要事件,但在答题的完整性或规范性方面有的还有所欠缺,难以言明所述事件,不是过于罗嗦,罗列相关要素,就是太过简略,用词语或短语式陈述,如'爬悬崖'、'上悬崖与下悬崖的感受'。本题还反映出考生阅读上的一个突出的缺漏,在概括事件忽略了事件的主要人物,有的出现'我',却没加引号,有的是根本没出现'我';还有的是将文章的主要人物理解为'父亲'。基本功的不扎实是导致失分的另一个原因,其中用词不准确性,如父亲'引导'我下悬崖,'引导'这个词写成'诱导'、'引诱'、'指挥'、'命令'等等,不合语境,与人物行为的表现不吻合。
  18题考查信息的筛选。题意有两个要点:'心理变化','文中词语'。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题意不明,随意答题。表现为:只关注心理描写的词语,'无视' 题干要求,忽略了选用文中词语答题的要求,不能准确捕捉'拿不定主意'一词作答,另概括为'颤抖'、'害怕'、'迟疑';有的考生则摘抄文中的整个句子作答。得分率较高的是第二格,能够选用文中描写'我''爬上石架'时的心理变化的词语作答,如'恐惧'、'心惊肉跳'、'吓得几乎晕倒''头晕目眩'。
  19、20题,要求考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体验谈个人的感悟,考查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从答题情况来看,这两道的答题整体较之往年规范、完整。不过有一个通病,就是相当多考生前因后果都能答出,但过程分析要么遗漏,要么空泛;或者未能结合文意分析,凭着个人的感觉自由发挥、任意拔高。还有一些考生照抄文中'父亲'所说的话,不加任何分析。从答案可觉察到理解与感悟呈现明显梯度,从中反映出学生综合理解力的差异。好生对问题的把握准确到位,同时能条理清晰地表述出个人的理解与感悟;中等生就稍欠准确,能说明要点,但未能进行具体说明;差生则理解肤浅,难以作更深更细的分析与表述。
21题以名言作选择肢,在检测对文章内涵的领悟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名言警句含义的理解、考查考生的阅读体验与感受。从答案看,绝大部分考生选择B,选 C的仅有32.5%,还有留空的。
  本大题的答题情况折射出学生平时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几个普遍问题:①阅读量少,语感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②能意会,不会言传,词不达意,表述欠准确。③缺乏认真仔细的阅读习惯,匆匆浏览,未明题意,匆促下笔,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当然也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随意答题。这些问题当引起我们注意。
  3.作文
  设题形式为拟题作文,中心内容谈'学习',主要从'乐于学习、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紧扣时代主旋律,'学习'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题目蕴含着教育的价值,给考生以积极人生的导向,增强终生学习意识,并通过作文获着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引发对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思考。'学习'是一个人人都曾经历、有话可说的话题。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筛选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考场时间内从三个角度中果断地选出一个自己比较有把握的并扣紧'学习'内容准确作文。
  考生作文情况分析:
  ·可喜的成绩
  ⑴文风有明显的改进
  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初步扭转了套题作文的恶劣文风。绝大部分考生都能明确地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表达观点和情感,不少学生立足学习生活,在深入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真实地写出了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文。
  ⑵写作基本功有较大的提升
  作文及格率较往年高,在写作的基本功有较大的提高。大部分作文做到审题准确,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文体规范,结构完整,语言通畅,书写整洁。与前两年相比,内容真实,文体规范有明显的大的进步,大家进一步明确初中阶段记叙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写作能立足观察,能展开描写,能恰当地表达真情实感,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⑶涌现大量优秀作文
  一部分考生具有深厚的文学、语言的功底,立意深刻,材料也较真实丰富,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善于运用诗词名句不少篇章,老师们都是不约而同地评为满分作文。今年中考作文高分和满分卷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
  ·不足之处
  ⑴脱离命题和游离在命题边缘的作文较多
  相当一部分考生审题和拟题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本次考试脱离命题和游离在命题边缘的作文较多。完全脱题的作文,如:《友谊之》、《热爱语文》、《成长的饲料--感情》、《学习大爱与团结--上海的高考题目与时俱进》……
  游离命题边缘的作文,从'乐于学习'游离到谈学习的乐趣,从'向他人学习'游离到人物颂。如:《学习的乐趣》、《生活离不开学习》、《我爱你,老师》、《做生活的主人》……
  ⑵仍出现相当数量的套题作文
  写'爱'的文章不少。如:《爱让我们懂得学习》分别谈了'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之爱',主题是'一定要把爱发扬光大';写'挫折'的文章也很多,如《挫折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
  ⑶出现一些盲目跟风、乱挤硬套的作文
  由于今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并将举办奥运会,在文章中硬挤入此类题材的文章非常多,导致主题游离为'感动''感恩'的文章不少。标题《给天堂的一封信》的作文特别多。
  ⑷出现一些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作文
  没有具体内容、只有外在形式的作文仍然存在。写成戏剧、辩论词、演讲辞、书信的作文。有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学无止境先生:你好……(落款)继续深爱着你的人'。
  三、教学建议
  08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难易度与07年基本一样,只不过是阅读部分变换了些许检测的角度,但是前后两年的考生成绩差距较大。为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08考生卷面和日常的教学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重视语文学习基础
  语言基本功有被忽视和削弱的倾向,因此导致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从答题情况可见一斑。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落到实处。九年义务教育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一学段的基础知识。现行教材所设置的各类汉语知识(包括语法、修辞、文体、文化、文言)都属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习与运用祖国语言,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必须学好、掌握好,并能运用它来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但要注意,在教学中,不宜过繁过难,以致让学生懵懵懂懂,产生畏难情绪,而应先教给学生有关的知识,然后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除此而外,有意识地强调:①朗读的习惯。加强训练学生的诵读与朗读,让学生多读、多记、多背,使之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敏锐的语感、实现理性的顿悟。②阅读习惯。重视学生认真阅读、准确理解文本的习惯养成,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的内涵和主旨思想,正确理解文意。③积累习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积累,注意纵横联系,积累字词、篇章。④规范语言表达的习惯。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结合平时课堂口语表达、作业作文书面语言运用,减少错字、语病和乱用标点符号的现象,规范语言表达。⑤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习惯。要看清楚题干,仔细审题,根据要求作答。
  3.让学生学会阅读
  从卷面考生阅读部分答题的失误看,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学生不会阅读。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立足课内,然后拓展到课外。规范文体教学,注意培养学生感悟理解、分析概括、表达运用等能力。必须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深入研究教材,不脱离教材;又要善于利用教材,站在教材之上的高度看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少做题,丰富知识,扩大见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如精读、跳读、略读等。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训练,加强语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训练,杜绝'为考而教'的功利思想和做法。
  4.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⑴努力指导学生做好三种储备:①积淀丰厚底蕴。素材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读经典美文。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②情感积淀:'人间真情最具有穿透和震撼力',平时作文要克服'假大空','伪圣化',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③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要引导学生读经典,赏美文,博览精读。
  ⑵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做平凡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观察也是全方位的,多侧面的,要我们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留心身边的点点滴滴,还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隐含深刻意义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思考,发现事物内在的魅力,发现生活的美,从而去感悟生活的美,同时还要强调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的感受。如果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能观察自己内心,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充满了灵性。应当倡导生活化、真实化,杜绝那些缺乏生活基础的无病呻吟。
  ⑶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要加强对优美词句的积累,鼓励学生背诵经典名篇,对文章中生动的、有意蕴的语句要多加揣摩,对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努力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记叙文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扎实的进行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⑷文无定法,贵在得法。指导学生立意,'要能说别人未曾说过的话、未曾想到的观点;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得出更新、更深的结论;发现与别人的观点相对、相反的看法';指导学生构思,'从别人见惯不惊的事情中去发现新的东西,写别人没写过的题材,用别人没用过的素材,选别人没选过的角度';指导学生选材,'选材要着眼当代,坚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只选深刻的,不选浅露的;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洞的;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中考复习计划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宝鸡市陈仓区周原二中2010年中考语文…
    2010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教学总结
    2010届中考备考体育训练计划
    学生社会实践填写参考
    中考复习计划
    新北区实验中学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计划拿高分的五大步骤
    温州中考(语文)趋势分析及备考建议
    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应考策略
    中考评析及2010年中考备考策略
    陕西中考语文复习策略(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复习进度表
    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
    沙洲中学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历史三轮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生物中考总复习计划
    中考体检工作计划
    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回顾及复习对策
    备战2010年中考复习思路之拙见
    漳河中学2010年语文中考备考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中考考前动员会教师代表发言稿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初三毕业班有效教学如何提高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计划
    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2009-2010学年中考政治复习计划
    中考誓师大会教师发言稿:生如夏花,…
    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
    观摩复习课的课堂教学 有感
    新中考复习计划-----初三年级大会
    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语文复习十法举要
    初三英语中考复习计划
    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中考复习计划?
    2010中考生必读30条宝典
    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百天冲刺计划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仪征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
    当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
    洪山二中2010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豹澥中学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建议
    三中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重庆市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九年级下)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指南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复习进度表
    上海语文中考变化应对策略
    河北省人教版语文中考备考策略
    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英语中考复习计划
    班主任如何管理好调皮学生
    十七中学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计划
    第二学期化学备课组总结
    生化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
    中考复习计划
    第二学期初三化学备课组计划
    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八年级生物面对中考的措施
    关于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复习教学的…
    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策略
    生物复习
    中考复习计划
    化学教学工作年度总结
    英语中考复习计划
    初中各校中考复习计划
    七(4)班班务工作计划
    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
    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进度表
    初二年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化学总复习计划
    化学复习课教研活动总结
    生化教研组工作计划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