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四人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第三、四、五、阶段
第 一 课 时
精读探究·确立专题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导入:今天,我们用专题探究的形式来学习鲁迅的美文《雪》。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可以反复的多读几遍。就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等角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探究专题,准备进行探究。
要求:①专题名称要简洁明了;
②专题要有一定的质量和深度,有探究的价值。 聆听 2 自由朗读课文,自主确立专题名称。 阅读、确立专题 3 老师先看了《雪》,拟出了以下值得探究的专题名称,仅供参考。
☆简洁传神的景物描写
☆“雪”形象的背后
☆“雪”的形象与鲁迅的人格 聆听、 4 比较老师的示例,修改自己的专题名称,向全班提出有价值的专题名称。 比较、修改、交流 5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组合成4-5人的合作小组进行探究讨论。有需要教师帮忙的可以向教师求教。
(教师有意识的激励学生选择有难度、有深度的研究专题。) 合作、讨论、记录
第 二 课 时
撰写论文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再读课文,就选择的专题独立撰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独立撰写论文
第 三 课 时
比较·辨微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导入:昨天,我们写了自己的小论文,这其实是对《雪》文的一种评论,有四位作家也写了对《雪》的评论,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见解是否和你不谋而合呢? 聆听 2 学生细读四篇评论,找出与自己见解相同的内容。 阅读、比较 3 修改自己的小论文,可适当引用评论中的内容。 修改
第 四 课 时
评改·交流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前面我们已经对照着别人的评论修改了自己的论文,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写的论文在班上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别人的发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聆听 2 小组交流自己的小论文,选出最能体现本组探究专题的一篇论文,群策群力修改,润色,推选代表准备发言。 交流、评价 3 全班交流并评价各小组的探究成果。
评价要求:1、探究结果与所选专题是否吻合;
2、语言是否简洁明了;
3、是否还有补充意见。 交流、评价 4 教师总结。 聆听
【课后学习】把本组的小论文合成一本,取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形成“论文专集”,在“学习园地”里展出。
诵读欣赏
延安纺车抒怀
【选文】
纺线也需要技术。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摇车抽线配合恰当,成为熟练的技巧,可不简单,很需要下一番功夫。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急得人满头大汗。性子躁一些的甚至为断头接不好而生纺车的气。可是关纺车什么事呢?尽管人急得站起来,坐下去,一点也没有用,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直等到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者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那仿佛不是用羊毛、棉花纺线,而是从毛卷里或者棉条里往外抽线。线是现成的,早就藏在毛卷里或者棉条里了。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这个时候,就连起初生过纺车的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
——节选自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活动目标
1、用普通话反复诵读,音量适中,感情充沛,节奏感强,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3、引导学生讨论精彩段的诵读方法及技巧,从而领悟作者所表露出来的思想情感。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激
情
·
导
入 1 说到延安,你就会联想到哪些事物? 各抒己见 2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纺车就是延安光辉历史的见证。当时,有人编了首《纺车谣》:“小小的那个纺车呀吱扭扭地转,摇起了那个纺车纺线线。别看这纺车小呀,力量大无边。边区闹生产,打碎了敌人封锁线。毛主席号召哟呼啦转,自力那个更生闯难关。自己动手干哟,有吃又有穿。气得蒋介石,扑闪闪干瞪眼。”欣赏《延安纺车抒怀》,你会体会到那个时代延安军民的情怀。 聆听 调
动
积
累
·
资讯
共
享 1 交流作者信息
一身正气的文化名人——吴伯萧
吴伯萧,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于北京。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潞安风物》、《冰州行》等大量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出版社付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文联委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他的散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影响广泛。吴伯萧人如其文,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他身居高位而不谋私利,在北京工作多年,一直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经常和普通百姓一样,上下班挤公共汽车,他秉性耿直,对人诚恳,从不计较个人恩怨。吴伯萧同志作为一个有高尚情操、一身正气的文化名人,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交流、识记 2 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
1942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我们陕甘宁边区,妄想困死我们。当时边区的经济极端困难: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甚至没有饭吃,其他就更不用说了。为了战胜困难,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边区军民热烈响应,开荒种地,纺线织布,连毛主席也种了一块地。结果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交流、了解 3 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61年 2月,吴伯箫1938到延安,参加了1941—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1961年我国人民正面临着暂时困难、严重的困难考验着每一个人,作者勇敢面对,写了一组以回忆延安生活为题材的散文,多为艰苦奋斗,战胜 困难,发扬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和革命东观主义精神为基本主题,教育鼓舞人们发扬延安精神,战胜暂时困难。 交流、了解 诵
读
·
感
知 1 这两段文字运用诗化的语言将平凡的纺线劳动写得充满诗意,字里行间充盈着因劳动而产生的喜悦之情。放声朗读这两段文字,看看这两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这种劳动的喜悦之情的?
【明确】第一段:写纺线成功的快乐。
第二段:写纺线姿势的优美。 朗读、讨论、交流 2 纺线本是一种原始的手式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在作者的笔下,为何如此优美而快乐呢?
【点拨】作者把艰辛的芳线劳动写得如此轻松愉快,并非有意美化或夸张,因为在当时的延安,人们为解决自己生存和斗争的暂时困难,积极地投入到大生产运动,确实有着一种战斗的豪情,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人们从劳动中获得了物质享受所不能比拟的精神快乐。这两段描写正体现了延安人民“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革命精神。 分组讨论、交流 精
读
·
品
赏 1 教师范读 “初学纺线……对良弓的感情”。同学找出并勾画表现人们在掌握纺线技术过程中先是急躁、生气,后是愉快、自豪的语句。并讨论如何诵读这一节的内容。
【点拨】 “一会儿……一会儿……急得……”多重复句,用反复修辞,写出急躁。“性子躁一些……可是关纺车什么事呢?”反问句,写出生气。”尽管……像……像……”人车相映衬,一动一静,幽默风趣。“人急得站起来,坐下去”,纺车却“总是安安稳稳,一声不响”。两个比喻十分贴切地描摹出纺车“等待,等待”的情状。“等待”什么呢?等待“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等待纺线的人技术熟练了:这是多好的“伙伴”和“战友”啊。
“像魔术家……”比喻句,上一段着眼于“兴趣”,用音乐为喻;这里着眼于“熟练”,所以用魔术为喻。“仿佛不是……而是……”,对照并列句,想象丰富贴切,正扣住魔术的神奇。“像成熟了的肥桃,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连用二喻,贴切而有关联,的确是“收获的愉快”。“那种感情……是……是……”两个并列比喻,饱含胜利豪情,引用诗句,更有文采,更添豪迈气概,的确不愧“伙伴”、“战友”的称谓。
朗读急躁、生气的前半部分,要读出幽默风趣表现纺车的可亲可爱;朗读愉快、自豪的后半部分,要充分体现无可比拟的愉快和豪迈,从而表现对纺车的喜爱赞美。 聆听,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2 自由练习诵读。 练习诵读 3 指名诵读。 聆听、评价 4 齐读。 诵读 交
流
体
验 一个不爱劳动的人,总会把“劳动”与“劳累”“劳苦”之类的概念赞同起来,也因此厌恶劳动,鄙视劳动。其实,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都会热爱劳动,并从劳动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你有过这种快乐吗?请说出来来让大家分享。 畅所欲言 诵
读 诵读选文。 诵读
课外练习课外阅读原文,摘录你最欣赏的句段,并对这些句段作简要赏析。
备课资料
【原作】
记一辆纺车
吴伯箫
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说它普通,一来是它的车架、轮子、锭子跟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没有什么两样;二来是它是延安上千上万辆纺车中的一辆。那个时候在延安,无论是机关的干部,学校的教员和学员,部队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工作、学习,练兵的间隙里,谁没有使用过纺车呢?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
在延安,纺车是作为战斗的武器使用的。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我们。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结果彻底粉碎了敌人困死我们的阴谋。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大家用自己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自己纺的棉纱合线,织布。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自己纺的线织的布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开垦南泥湾的部队甚至能够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纺毛线给指战员做军装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感情。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了一水又穿一水,穿了一年又穿一年。衣服只要整齐干净,越朴素穿着越称心。华丽的服装只有演员演戏的时候穿,平时不要说穿,就连看着也觉得碍眼。在延安,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
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腰酸胳膊疼;不过在刻苦学习和紧张工作的间隙里纺线,除了经济上对敌斗争的意义而外,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那有节奏的乐音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纺线也需要技术。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摇车抽线配合恰当,成为熟练的技巧,可不简单,很需要下一番功夫。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急得人满头大汗。性子躁一些的甚至为断头接不好而生纺车的气。可是关纺车什么事呢?尽管人急得站起来,坐下去,一点也没有用,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直等到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者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那仿佛不是用羊毛、棉花纺线,而是从毛卷里或者棉条里往外抽线。线是现成的,早就藏在毛卷里或者棉条里了。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这个时候,就连起初生过纺车的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
为了提高生产率,大家也进行技术改革,在轮子和锭子之间安装加速轮,加快锭子旋转的速度,把手工生产的工具改成半机械化。大多数纺车是从纺羊毛、纺棉花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木工做的;安装加速轮也是大家从劳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创造发明。从劳动实践中还不断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譬如纺羊毛跟纺棉花有不同的要求,羊毛要松一些,干一些,棉花要紧一些,潮一些。因此弹过的羊毛折成卷,弹过的棉花搓成条之后,烘晒毛卷和润湿棉条都得有一定的分寸。这些技术经验,不靠实践是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
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三五十辆或者百几十辆纺车摆在一起,在同一段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成绩好的有奖励,譬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类。那是很光荣的。更光荣的是被称为纺毛突击手、纺纱突击手。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在坪坝上竞赛的场面最壮阔,“沙场秋点兵”或者能有那种气派。不,阵容相似,热闹不够。那是盛大的节日赛会的场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哪个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飞的气势。那哪里是竞赛,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因此竞赛结束的时候,无论纺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都感到胜利的快乐。
就这样凭劳动的双手,自力更生。纺线,不只在经济上保证了革命根据地的军民有衣穿,不只使大家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而且在思想上教育了大家,使大家认识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意义,自觉地“克服那种认为劳动只是一种负担,凡是劳动都应当付给一定报酬的习惯”。在劳动的过程里,很少有人为了个人的什么斤斤计较;倒是为集体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才感到是真正的幸福。
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工作,学习,劳动,同志的友谊,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把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真是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那个时候,物质生活曾经是艰苦的、困难的吧,但是,比起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来,那算得了什么!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