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
内容简析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
创意说明
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通过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朗读技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技法。整个教学过程,摒弃教师过多的讲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学习诗歌诵读的要领、技巧。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诵读,学习诗歌诵读的要领、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人道主义情怀。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激情·导入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我国是诗的国度,两千年来,许多优美的诗篇为历代人们所传诵。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各抒己见 2 同学们非常喜欢诗,非常喜欢我国古代文学瑰宝,今天,我们一起品味元朝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聆听 3 解题:小令属元散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 聆听 4 我们也有机会浏览名胜古迹,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作者游潼关,心情是怎样的? 交流、感受
初读·感知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大声自由读课文,请两个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朗读、评价 2 正音:峦(luán) 踌(chóu) 蹰(chú) 阙(què) 兴(xīng) 交流、评价 3 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朗读 4 明确诗由三部分构成:写景、抒情、议论。 讨论、交流
品读·探究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写景部分
①【多媒体展示“古潼关地形图”】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②作者是否把潼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③【多媒体展示群山聚拢,黄河奔腾图】组织交流
示例:
A.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B.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
C.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④在读写景部分,重音落在那个词,节奏如何划分?
⑤齐读第一部分。
发言
阅读、交流
讨论、交流
朗读 2 抒情部分
①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要“意踌蹰”?为什么在秦汉行经处,要“伤心”呢?
【明确】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②根据理解,指名学生回答节奏的划分,重音的选择,明确后齐读抒情部分。
讨论、交流
交流、朗读
3 议论部分
①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而踌蹰?
【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点拨】理解此诗与其他怀古诗的不同。诗人刚正不阿、关心民瘼,他远望古都长安时,历史的风云仿佛从他的眼前飘然而过,引发了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本真意义的追问与思考,揭示了封建统治的实质。
②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请用“百姓苦,是因为……”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点拨】大兴木土,徭役繁重;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战乱频繁,血流成河;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田园荒芜,无家可归……
③诗人把下层人民千百年的悲剧命运,凝炼成八字警言,应该怎样处理重音、停顿?
④学生明确后,把全诗连起来朗读。
讨论、交流
思考、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
朗读
美读·领悟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三个部分的语调、语速变化。
【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点拨】有的学生会认为诗人对现状无能为力,议论部分用无奈的语调。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并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基调诵读,肯定他们用心体验诗人的情感。 讨论、交流 2 配乐朗诵。(齐读,个别表演朗诵) 朗读 3 把自己当作张养浩,想象张养浩所见情景,感受张养浩当时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想象、背诵
赏读·延展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思索、背诵 2 【多媒体展示】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⑥运锄耕侵星起,垅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张碧
⑦万人曾战死,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廖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 ——方千
⑧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 思索、交流、评价
备课资料
1、作者简介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数做过高官的汉族人之一。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2、改写《山坡羊·潼关怀古》
残阳如血。
一名中年诗人在蜿蜒峻峭的山路上攀登着,他在赶路。前面不远,即是潼关。
他从哪里来?
一阵茫然,几只暮归的老鸦哇哇叫着,给山间增添了几分阴森、几分凄楚。
诗人走得累了,他靠着青松,解下了背上的古琴,盘腿坐下了。
松涛阵阵,群山回响。风吹动着诗人宽长的衣襟。啊,他的脸上分明落下两颗清泪。
来时的山道依旧,只是路边村子炊烟已不见,狗吠不闻,凭空留下残垣断壁。而古松下潼关客栈的杏花旗依依随风猎猎,但传闻中美丽的杏花女呢?
茅檐跌落尘埃,灶头尘埃半厘米厚了。拂去,灶台有血痕,触目惊心!
诗人血气暴涨,裹紧绑腿,背上古琴,潼关朝他奔来。
壮哉潼关,悲哉潼关。
诗人伫立蝶垛之上,凭长风吹拂,眼前,华山的山峰如从四面八方奔集而来,黄河波涛汹涌澎湃,像是发怒。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白云苍苍,往事悠悠,一股悲壮的感觉袭来。诗人觉得嗓子干渴,他解开酒葫芦,好酒,好景!可是身佩的宝剑已在昨日进了当铺。
古琴铮铮作响,高山流水最知音了。诗人遥望着那西面的长安故都一带,思潮起伏,啊,焦尾琴,你能载得起我的心绪吗?
铿锵的琴声,令风云变色。诗人满腔孤愤,发于心,出于腰,顺于肩,聚敛于指,心手合一,琴声如光如电如虹。
战马嘶鸣,刀剑之声,火暴之声,哀号之声,宴饮之声。三百里阿房宫,奢侈一时,汉朱雀台鼎盛一时,顷刻又灰飞湮灭,化成焦土。
琴声转而高亢,他在说,一个朝代兴盛了,百姓受苦。
琴声转而低沉,他在说,一个朝代衰亡了,百姓也受苦。
铛,琴弦断了,方才的琴音却没有成为绝响。
千年后,我们只能在元曲中一遍遍叩响它的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