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内容简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一首不朽的诗作,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和广大的人民一起饱受了战乱之苦,他以一种深沉的笔调,浓浓的爱国情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朝代的荣辱,人民的悲苦。
创意说明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的诵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诗歌的方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活动方式
1、游览杜甫草堂,感受杜甫的人格魄力。
2、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调诗歌的方法。
3、学生合作,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 一 课 时
激情·导入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今天,老师先带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杜甫草堂。
【视频:草堂诗魂】 欣赏 2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各抒己见 3 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杜甫被尊称为“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居住的这座草堂当然地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今天,咱们就来欣赏杜甫在浣花溪畔的茅屋前写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聆听
初读·感知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教师范读。 注意字音、节奏、大意和感情。 2 学生齐读。 朗读 3 【多媒体显示】注意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俄顷(é qǐng)、丧(sàng)乱、突兀(tū wù)
见(xiàn)此屋、恶卧(è wò) 讨论、交流 4 【多媒体显示】学习重点
探究难解词句,领会思想感情。 阅读
朗读·感悟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朗读 2 朗读指导
①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②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 “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③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聆听、理解 3 【多媒体显示】欣赏朗读录音,领悟。 聆听、思索 4 自由朗读。注意领会。 朗读 5 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朗读 6 齐读。 朗读 7 【多媒体显示】聆听朗读录音,闭目想象诗歌意境。 聆听、想象
第 二 课 时
品读·探究:第一节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学生齐读第一小节。 朗读 2 抽一生说说本节的内容。(若说得不好,其他学生可补充。) 讲述、聆听 3 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本节的内容吗?(教师相机把学生交流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交流 4 谁来说说这些词语中哪一个最恰当,为什么?(教师擦去多余的词语) 交流、评价、归纳 5 抽一生来说说本节所表现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若说得不好,其他学生可补充。) 交流、评价 6 若只用一个字概括,用哪一个字最恰当?(教师相机把学生交流的字板书在黑板上。) 讨论、交流 7 这么多字中,哪一个最恰当,为什么?(教师擦去多余的字) 交流、评价、归纳 8 【点拨】现在十二都不冷,为什么当时八月就那么冷?
联系古今气候的变化思考。那一年成都平原风雨成灾。 思考、讨论、交流
自主探究第二、三、四节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组织以学习第一节的方式,分三组分别探究第二、三、四节。 分小组自主、探究
分组展示探究成果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第一组的同学展示探究第二节的成果:
【点拨】(以下问题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心情的写照,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②“归来倚仗自叹息”,叹什么呢?
【明确】一叹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二叹自己已年老体衰,无能无力将茅草重新拣回来;三叹孩童顽皮,抢走了自己的茅草。
③杜甫为什么将“群童”称为“盗贼”?
【小结】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交流、展示 2 第二组的同学展示探究第三节的成果:
【点拨】(以下问题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①从哪里看出屋破难眠呢?
②讲解:“自经丧乱少睡眠”,这是关键的一句。杜甫回家时,他的一个孩子已经饿死了,妻子抱着饿死的孩子,这是“丧”;另外“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乱”。“自经丧乱少睡眠”,自从经历了丧乱以后,他就常常是长夜难眠。这一节表达什么感情?
③忧什么?
【明确】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
以忧的感情基调读第三节。 交流、展示 3 第三组的同学展示第四节的探究成果: 交流、展示 4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指导第四节的朗读:要读出“期盼”、“盼望”、“祝愿”的激情。
第三组齐读第四节。 聆听、理解
朗读 5 【点拨】(以下问题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①这节里有个“呜呼”,第二节里有“归来倚仗自叹息”,“呜呼”这个长叹与“自叹息”的“叹”,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②“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不可以读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③我发现这首诗中有几组对比,如“漏屋”与“广厦”;“长夜沾湿”与“风雨不动”;“俱欢颜”与“死亦足”,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这三个鲜明的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现了杜甫改革现实的理想以及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和舍已为人的高尚品质。 讨论、交流、评价 6 以上我们了解了这首诗内容的脉络,还理清了这首诗情感的脉络。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应该以“急——叹——忧——愿”的感情基调来朗读。思想感情是在逐渐地升华,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强烈。下面我们再来齐读这首诗,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推荐一个同学来读第三节,老师和你们一起读第四节。我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时候,你们把这一句重复一遍;我读完之后,你们把最后一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再齐读一遍。 齐读
赏读·延展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多媒体显示】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③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垂老别》)
——战乱中子孙亡尽的老汉愤然参军告别老妻的凄惨场面。
④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孝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连年战争重新被征召的士兵的哭诉,这是人亡村衰、空寂萧条的那个社会的缩影。
⑤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756年))
——写安史之乱中逃亡和被俘长安的遭遇,痛诉妻离子散之苦。
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写战斗残酷,死伤惨重,民不聊生,就连老妇人也要被迫上战场。 各抒己见、感悟
总结·升华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诗的体会。 各抒己见 2 诗由事而作,屋凭人而传。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的草堂仍存,供后人瞻仰。杜甫在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在今天也正在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 聆听
课后练习
1、结合此诗,参考下面“镜头一”的描写,自选某一诗节,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镜头一:深秋季节,北风呼呼地刮,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皱纹,皱纹很深,里面还夹着一些泥土,他的眼睛暗淡无光。
2、①有人认为,诗中的“独”字是诗歌的诗眼,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②诗歌的三、四两句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们好在何处。
③诗歌的五、六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
3、阅读下列古代诗词,体会其中饱含的忧国伤时的思想情感:
①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离乱的痛苦)
③白居易《卖炭翁》(同情人民的疾苦)
④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秋风破屋——急
顽童抱茅——叹
屋漏难眠——忧
广厦庇寒——愿
备课资料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现在的草堂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杜甫《浣花溪水草堂梦》
浣花溪,一个充满了诗意与灵性的名字,1200多年前,中国现实主义诗歌从这里高高飞翔。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未卜林塘幽”,公元759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来到成都,在浣花溪畔盖下了几间草屋,他一定没有想到,一千多年后,这里却成为朝拜中国诗圣的殿堂。
杜甫的诗歌音律铿锵,对仗精严,遵守法度又变化多端,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更难得的是,他的诗视野开阔,大气磅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远远超越了同时代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后人评论杜甫和与他双峰并峙的李白时,曾经形象地概括道:“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对杜甫诗作的气象万千做了高度赞美。
诗人来了,又去了,在浣花溪畔停留了6年,他全部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的一千余首、一百五十首律诗中近一百三十首都作于此期。博大的人文情怀浸润了锦官城西一方净土,并为后代提供了寻梦的好去处……
有诗为证: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